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寇宗来 《南方经济》2009,(12):44-55
本文假设创新知识具有“隐含性”和“生产性”,将商业机密作为保障创新成果可占有性的一种替代方式引入最优专利设计分析。专利制度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政府向潜在创新者提供的机密交换契约,具有克服公共品效应和鼓励信息披露的双重功能。分析表明,专利制度的建立必然提高社会总福利,而最优总保护度由创新知识的平均生产性所决定,并随之递减。  相似文献   

2.
利用各国在美国的专利授权统计以及各国对美国市场的产品出口数据,文章分析了专利数量对出口价格的影响,从中发现,海外专利具有双重创新效应,一方面通过增强产品创新提升产品价格,另一方面通过过程创新降低产品价格,双重效应叠加后,专利的产品创新效应占主导。然而,分样本的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的专利以产品创新为主,新兴国家的专利以过程创新为主;专利密集型产业具有产品创新主导的特点,而非专业密集型产业则没有该特点。这意味着专利对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具有提升创新活动的作用,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想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重视专利的"质",提高专利的产品创新效应,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3.
专利保护宽度、非侵权模仿和垄断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宗来  张剑  周敏 《世界经济》2007,30(1):60-68
本文探讨了最优专利保护宽度的决定机制。在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中:社会计划者首先制定专利保护宽度,然后各厂商进行专利竞赛,最后市场对专利产品进行非侵权模仿并导致Salop垄断竞争。模型分析表明,在创新阶段,专利保护宽度对应于专利利润,决定了市场的创新激励;但在垄断竞争均衡中,它又对应于非侵权模仿成本,决定了总的模仿成本和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交通成本。这两种功能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相互冲突的,而最优保护宽度正是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比较静态分析表明,垄断竞争均衡下的最优宽度是创新难度、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函数,是消费者多样性偏好的减函数,但与市场范围的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4.
结合全球石墨烯产业发明人和组织的联合申请专利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网络结构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深入讨论组织内部发明人网络密度、地理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心性与技术创新存在倒"U"形关系,过度的中心性对组织创新产生不利影响,发明人网络密度提升既可以增强中心性的积极作用,也可以降低过度中心性带来的负向效应;结构洞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U"形关系,且网络密度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地理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均在网络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上具有调节作用,且前者的效应显著更强,即地理距离越近,越有利发挥网络结构带来的优势,加速异质性创新资源在网络的流动,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有效转化,提升组织技术创新能力.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通过动态调整组织内部发明人专利网络和组织间合作网络进而提升石墨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专利回购是对专利制度的一种补充,指政府向企业支付费用,购回专利并公布于众。本文采取对社会剩余的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完全竞争性市场上专利回购带来的效应进行分析。进一步的,由于创新行为的成果在公开前往往是企业的私人信息,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工具讨论了政府如何制定政策工具,从而在不对称信息的假设下甄别企业的创新成果类型。  相似文献   

6.
在特定经济空间集聚及带来的出口信息外溢是贸易中介推动企业出口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异质性理论框架下,文章通过匹配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及其沟通外溢性对出口边际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中介空间集聚优势降低了出口企业生产率门槛值下限,并对高生产率出口企业选择间接出口方式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不同行业贸易中介的多样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出口扩展边际,而同行业专业化集聚则主要在于扩张企业出口规模;出口信息沟通外溢效应是集聚影响出口发展的核心中间传导机制,相对而言,基于面对面接触和交流的非正式信息外溢方式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提升,而通过培训等可编码化的正式合作方式则促进了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增长;一般贸易企业主要通过集聚型贸易中介拓展出口扩展边际,而加工贸易企业则主要利用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外溢性促进出口规模增长;由于固定贸易成本较高,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及其沟通外溢性对进入中低收入目的国的企业影响更为显著,而进入高收入目的国企业则对双方是否签订自贸协定更为敏感;成立年龄越小和所在城市规模等级越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贸易中介集聚及信息外溢效应促进出口规模扩张。文章不仅改进了新新贸易理论有关出口企业生产率门槛值的固有结论,也是对国际贸易是否会"去中介化"的初步回应,同时对中国企业优化出口方式与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7.
反公共地悲剧:一个捕鱼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反公共地悲剧(the tragcdy of the anti-commons)的含义是,如果很多人都对一种资源具有排他性权利,则有可能导致该资源的使用不足.在累计创新过程中,一项后续创新往往必须同时利用多种基础创新.本文考察了不同专利许可方式下可能导致的反公共地悲剧(效应).首先,如果基础创新的专利所有者数目是公共信息,则入门费和利润分成不会导致反公共地悲剧,但数量抽成则会,因为它提高了后续创新者的实际边际成本.其次,如果引入R&D过程,则只有入门费方式不会导致反公共地悲剧.最后,如果基础创新的专利所有者数目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则后续创新者有可能掉入公共地陷阱,即进入市场,但最终获得负利润.此时,如果后续创新者具有不完美预期,则公共地陷阱的存在有可能会导致反公共地悲剧.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9个城市为例,结合2004-2014年的专利授权量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及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创新活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门槛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创新活度波动上升,地区间的差异平稳扩大且具有收敛趋势,区域间的创新活度趋于不均衡,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活度远远大于中三角和成渝两大城市群的创新活度之和;创新活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呈现"V"字空间形态,强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其外周城市;创新活度的空间指向性较为明显,其呈现"北高南低,东西两头高中间低"的空间趋势特征;创新活度存在显著空间组团分布的地理特征,其空间自相关程度的变化呈"N"字型态势,热点区和次热点区基本稳定集中在长江下游地区,具有扩散的趋势,次冷点区和冷点区分别集中在长江上游地区和中游地区;经济基础和市场导向对创新活度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三门槛效应,经济基础对创新活度具有"U"字型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导向对创新活度的负向门槛效应则呈现倒"U"字型。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主阵地,然而高校专利重数量轻质量、专利转化率低等问题仍是阻碍我国创新战略发展的实践难题。鉴于此,文章基于高校专利运营现状,以高价值专利的评价维度为视角,从技术、法律和市场3个层面分析高校专利运营现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构建"产学研"科研模式、改善科研评价体系、设置独立转化机构及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等建议,以提升我国高校专利质量和运营能力,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了累积创新环境下许可证形式的内生决定机制。我们考察的是成本降低型的过程创新,其中后续创新者的类型是其私人信息。如果发生专利诉讼,法院判决后续创新者是否对先期创新者构成侵权,侵权概率依赖于专利保护宽度的大小。根据专利保护宽度和后续创新者的类型分布,我们给出了相应的贝叶斯精炼均衡。我们发现如下重要结果:第一,对先期创新者而言,事前许可证的重要性在于维护效率,即防止L类型创新的退出,而事后许可证的重要性则在于掠夺租金。如果不存在退出问题,则市场结果和社会福利都与是否存在事前许可证无关。第二,诉讼可以出现在博弈的均衡路径上。诉讼行为和是否存在事前许可证无关,而发生诉讼时先期创新者获胜的概率随专利保护宽度先减后增。第三,如果存在退出问题,则事前许可证对社会福利至关重要;专利保护宽度同时影响市场总利润和利润分配。此时,若仅有事后许可证,先期创新者的利润可能随专利保护宽度的增加而下降。第四,给定存在事前许可证,则依赖于诉讼的成本和反垄断效应,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专利保护宽度可能对应于内解,也可能对应于边角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