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改善农村老人生活条件,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和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农政策。从2009年试点以来,我国新农保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基于对湖南省茶陵县实施新农保试点的调查,发现新农保制度在贫困地区试点中存在着缴费档次低、集体补助缺失、年轻人参保率低和出现退保现象等问题。提出加大对贫困地区新农保的资金支持和宣传力度,制定适合农村居民特点的缴费制度,以提高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09,(17):30-30
(8月16—31日) 一、8月18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指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中央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3.
吴莉 《品牌》2013,(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惠农政策的重大举措,本文试图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西部地区推行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西部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推行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致富天地》2009,(9):8-8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从2009年开始试点,今年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广大农村读者对此十分关心,现根据指导意见将有关政策要点解答如下。问:哪些人可以参保?答: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相似文献   

5.
李宝平 《商》2014,(28):190-190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不仅关系到新时代下每一个农民的社会福利,同时也对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保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取得更好的效果,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基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本文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策略及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正式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筹资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但在各试点地区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新农保试点之一的山东省莱芜市的新农保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莱芜市新农保筹资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莱芜市新农保筹资制度的完善,及其他地区新农保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之前政策相比较具有的优势,分析制度存在的缺陷,为今后新农保的普及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9年9月,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简称"新农保")正式进入了试点阶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重要惠农政策。湖北省宜都市是首批新农保试点之一,本文以该试点为视角,分析新农保政策的试行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新农保在试点地区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出现参保的逆向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经历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从1986年开始积极探索,由于缺少国家财政的支持和低水平的保障待遇,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实施效果不理想,1999年开始进入停滞搁浅阶段直至2002年。从2002年开始,为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各地开始进行由地方政府主导,有地方政府财政介入的新农保探索,创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具有地方自主性,但缺乏系统性。2009年底提出的新农保试点是由国家主导的,有国家财政介入,对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支持、筹资机制、覆盖范围、待遇水平等方面进行探究,指出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对其他地区农村养老保养制度的发展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1.
储宇奇  高岳 《中国市场》2013,(32):90-91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是我国推行的解决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的一项惠农政策,但是新农保要能够顺利的实施,并能真正地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政府除了要有强大的财力作为保证外,还应当明确在构建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本文从政府责任的缺失方面来谈政府责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商》2015,(29)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口基数使其毫无疑问成为农业人口之最的国家,同时也日趋成为一个老龄化大国。考虑到国家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会对农村稳定、社会和谐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首先深入剖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法律关系的构成,然后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社会分析,就完善新农保提出自己的建言,希望能够为推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选取陕西省西安市七个非城区县农民为典型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际需求、参保意愿、模式选择意向作了实态调查.西安市农村家庭收入较低,养老需求日益增长,农村居民开始认同并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养老保障作用."新农保"模式的选择,在经济条件约束之下,表现为低水平的期望缴费标准和高水平的期望养老金发放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修正、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东省寿光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试图从制度的实施操作层面论证评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示范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中国的国情和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面临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民政策。但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推进这一重大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亟须明确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平 《商业研究》2012,(4):193-198
老有所养、农民社会保险权、中国农民的特殊性、统筹城乡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别构成新农保立法的伦理基础、权利基础、社会基础、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新农保立法具有相应的根本法律依据和一般法律依据,保障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构成了新农保的立法原则。立法可以提升农民对新农保的良好预期,可以明确新农保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为新农保提供基本的法定标准和法律制度框架,可以妥善安排好不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可以为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张萌 《商》2013,(17):223-223
旧的农保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间仍存留着给付待遇、覆盖范围、筹资方式等区别。新农保更佳地处理了一定量的养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养老保险福利经济学效益,探讨实施新行农存养老保险制度前后,社会的福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讨需求弹性对于政府补贴成本与消费者刺余所产生的影响,换而言之,即社会总福利收到农民对于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所以我们运用了弹性指标。从而从深层次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学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王辉 《现代商业》2014,(2):188-189
本文以1998年到2008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建立社会保险支出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固定效应模型作为基础理论;再运用我国27个省1680个县和县级市2008年和2010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引入DID模型分析我国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评估结果发现,新农保政策对农民消费的增长贡献率达35%以上,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弱化,导致农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基于怀化市会同县500户农民的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显示,农民的参保影响因素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政策认知的综合影响。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收入能力等对农民参加新农保影响显著。为了提高农民参保率,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教育,优化缴费制度,提升新农保服务质量,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保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暴露出许多弊端,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进一步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应迅速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通过法律规制防范资金流失或滥用,以确保新农保资金流动的充足、高效,保障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