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房保障》2007,(4):33-37
根据对抚顺城市居民住房状况的调查,现居住条件亟待改善,二次置业人口占多数且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41~60岁人群是购房主体且消费大于投资,潜在需求大。城市人付发展、家庭结构变化、棚户区改造、住房消费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居民住房需求。今后一段时期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住房较受欢迎,购房区位呈现多元化,居民住房需求由生存型向舒适型发展。相应的对策应是控制房价,调整供应结构,完善配套设施、政策扶持和金融服务体系,关注老年人住房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数据,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比较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住房需求偏好,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及收入等因素与居民住房需求偏好显著相关;居民居住区位选择时关注的公共服务配套受年龄、婚姻状况、有无中小学生等因素影响;无住房公积金、非本地户籍人口通常选择租房,并且在城市居住时间越长其购房意愿越强烈;租房或拥有保障性住房家庭的居住面积普遍小于拥有商品房的家庭。提出应加大对居民住房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及有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等相关对策建议,为城市住房有效供给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1.实现2000年小康居住目标,旧房成套改造是关键1.1 旧住房成套改造的定义《上海市旧住房成套改造暂行规定》(沪建研(95)第0666号),对旧住房成套改造定义为:旧住房成套改造是指在保留旧住房原有建筑特色和结构前提下,通过调整布局、改善设施、增加设备,使之独立成套的城市房屋修缮行为。  相似文献   

4.
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有利于民生改善,助力幸福城市建设。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住房与交通调查问卷》和Python抓取的城市经济地理大数据,探讨居住环境、通勤时间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进行群体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居住环境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居民幸福感随通勤时间增加而降低,居住环境与通勤时间之间补偿关系显著,且对本地居民、有住房产权者及个体商户作用更强。不同年龄阶段群体、不同户籍类型居民幸福感受居住环境和通勤时间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有住房产权者偏好教育资源以及适宜的居住面积;个体商户更偏好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基于此,从改善交通环境、优化社区生活圈等方面给出增强居民主观幸福感,促进民生改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世界环境变化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居住,各国开始强调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本文对低碳经济下的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低碳经济下的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城市人口规模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住房分化作为经济利益分化的重要标志,影响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基于《2017年天津市住房与交通调查问卷》数据,构建潜在类别模型及嵌套回归模型,刻画城市住房分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天津市居民住房分化已形成"三阶四级式"的橄榄型结构;(2)住房分化层次与年龄呈现倒"U"型关系;(3)户籍、单位性质、受教育程度对住房分化层次有显著影响;(4)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对住房层次的提高影响显著。因此,应针对城市内特定人群,进行分层分类的政策扶持、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将外来人口纳入保障体系、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国外"空间失配"及相关研究为基础,根据国内日益显著的"职住分离"和通勤量上升现状,提出了"居住粘性"这一观点。本文认为居民在面临居住选择时,会因为与特定场所之间的联系而在居住行为上产生一种"粘性",从而造成其居住流动性受限,最终发生"空间失配"现象;同时,利用调研获取的杭州市微观数据实证支持了这一论点,得出居住时间、产权性质、家庭结构、归属感、接送小孩、对自有住房的偏好等是影响"失配"的主要显著因素。本文揭示了城市"空间失配"的微观机理,对指导个体行为决策、完善城市管理及制定公共政策等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影响城市居民碳排放的空间形态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交通、建筑碳排放都具一定影响,是一定技术条件下居民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成为低碳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从居民碳排放源头出发,厘清了城市空间形态与居民碳排放的逻辑关联,明确了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建成区形状、中心区状况及邻接性这五个空间形态要素是影响居民碳排放的关键。从理论上看,多数空间形态要素对居民交通及建筑碳排放有着不同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综合影响亟需具体的量化研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城市增长和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居住-就业"空间关系逐渐由"职住合一"向"职住分离"演变.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及区住选择的经典理论和最近的理论创新,结合中国城市的制度环境特点,建立了对通勤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利用北京市的两套就业者微观样本实证研究了各种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分为就业机会、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机会三大类)对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相关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北京市的"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工作机会、住房机会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和通勤时间的三个重要因素.同时中国城市中特有的历史路径依赖性和制度转型特点.增加了"居住一就业"空闻关系的复杂性.论文认为,应致力于减少对劳动力自由选址的制度性约束,在促进产业用地充分集聚的同时,调整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改变其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心的现状,同时在交通便捷的区位提供符合当地劳动力住房需求的住房供给.  相似文献   

10.
住房、交通与城市空间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归纳了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框架下居住模式和交通体系空间互动关系的基本理论,之后对国际学术界相关的定量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讨论了住房与交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效应,包括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中低收入者福利和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住房和交通相协调的城市空间规划的三个目标,并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