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3,(6):114-118
文化产业是推动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吸引了许多机构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以A股市场26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为来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成果表明,A股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所建立的框架分析结构和数学模型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咨询。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13):3-5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国家发展新形势、新战略要求下的郑州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等内容,以期对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首先,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进行界定。其次,以郑州城市为案例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最终,分析郑州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现状基础上,评价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3.
吕美  国亮  姬浩 《价值工程》2012,31(18):157-158
城市金融是构成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的重要资源与核心,其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内涵、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关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金融可持续发展含义和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矿业资源城市是伴随着化石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矿业资源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典型的矿业资源城市大庆市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大庆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庆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的智能和潜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新的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描述和定义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并从不同角度对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城市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生态网络建设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等问题的对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探索.最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趋势与前景做了总结,并对我国在实践中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杨可静  冯梓洋  陈涛 《活力》2022,(17):94-96
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但由于贫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话题,贫困概念已经从绝对贫困转型到相对贫困,进行返贫防范与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而乡村文化产业以其资源性、公益性与盈利性的优势,可以挖掘乡村潜在价值,促进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以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为研究视角,通过深入开发和打造文化IP实现文化赋能乡村,借助乡村文旅融合拓宽发展渠道,利用新媒体为乡村品牌蓄力,从而达到返贫防范与脱贫成果巩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商洛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商洛的文化艺术取得了瞩目的发展。在戏曲音乐发展领域,商洛花鼓戏是作为"活化石"的存在,极具文化资源优势;商洛作为花鼓戏的发源地,极具文化产业优势。在花鼓戏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的开发。从剧目、演职人员、传承、政府、市场及互联网方面出发,研究商洛花鼓戏产业化开发与运营对策,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也为提高地方戏剧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各地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省内各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针对河北省各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所产生的结果作了评价与探讨,以期为相关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被看作是新兴产业的文化产业,在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被看作是国家经济动脉。而国内的文化产业处于发展时期,相比较外国来说缺少国内市场的整合能力,在世界竞争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政策科学的根本构成,而公共政策中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着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在本文中对公共政策中的财政政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了问题对策,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