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潍坊市作为山东省农业重点发展地区,近年来以下辖县级市为主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因此面临着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增加的压力,而与此同时,建设用地的侵占,使得耕地面积逐渐减少。顺利引导农村宅基地退出,把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耕地,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指标进行挂钩,是缓解压力的重要举措。而其中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这不仅能够引导农村宅基地顺利退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民权益的保护。本文以潍坊市为例,由点及面,探索如何通过补偿这一引力来实现农村宅基地的顺利退出。通过对农村宅基地利用、退出现状和相关政策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信息化建设,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研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系统。采用校验录入和复核录入的信息录入方式,准确提取项目信息并存储到数据库;设计具有高级逻辑性的信息查询、统计系统;运用OLE技术无缝链接多种格式的文件;开发基于网络的web应用程序及数据自动化采集功能扩展模块。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信息电子化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网络信息共享等规范、科学、便捷的项目管理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特有的土地财政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在扩大经济建设的同时侵害到农民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权益。为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被提上日程。本文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必要性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对策,为保护农民财产权益,振兴乡村经济提供更好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汉中市为例,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入手,通过对汉中市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汉中市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系列汉中市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利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土地财政"加剧了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影响到城市扩张.因此.土地财政和城市扩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土地财政与城市扩张的相关性,提出随着城市的扩张,土地财政收入呈下降趋势,并最终导致地方财政支出加大这一结论.最后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解决我国地方财政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形成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中提出,“要通过挖潜,改造旧镇区,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之后,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的落实性文件,土地挂钩政策逐步形成。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正式明确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自2005年起,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布了多个文件,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做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乡土地二元体制下,城乡土地产权关系对集体工业用地更新的影响深刻,而当前珠三角集体工业用地普遍面临产权分散、利益分化严重等问题.通过从土地产权视角出发对顺德梳顺德集体工业用地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顺德区集体工业用地更新呈现出政府统租流转、社会合作流转和一次性卖地分成三种更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土地产权变化,逐步集中集体产权,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是实现集体工业用地空间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胡绪泥 《湖北审计》2014,(12):44-4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我国当前采取的一项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手段,通俗的说,就是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后,所腾出来的土地数量用于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保持耕地总量平衡,质量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增减挂钩政策出台的背景,阐明了增减挂钩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增减挂钩工作在地籍管理、拆迁补偿、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土地利用以及收益分配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为完善挂钩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增减挂钩政策出台的背景,阐明了增减挂钩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增减挂钩工作在地籍管理、拆迁补偿、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土地利用以及收益分配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为完善挂钩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理想的城市群是一个在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体系,在空间边界、资源配置、产业分工、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功能互补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发育较为成熟的城市群主要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等,但从总体上看,东部四大城市群尚未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与世界各大城市群相比,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和重点方向。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视角出发,运用ARCGIS10.2、SPSS软件,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的层级性,得出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处于第一层级;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处于第二层级;第三层级为滁州、安庆、铜陵、池州、马鞍山、宣城、芜湖;第四层级为舟山、镇江、常州、合肥、盐城、南通、台州、湖州、泰州、绍兴、金华、嘉兴、扬州,并对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前的城市群层级性,通过与规划前城市群层级性的对比,更能清晰地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滇池流域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遥感影像资料解译出1988-2008年的6期滇池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控制自然资源因素,比较分析了经济发展因素和规划政策因素对滇池流域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影响.认为尽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增长对于区域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解释更好,对于区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从智慧民生、城市治理、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建设创建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使用Stata计量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变量卫生机构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绿化覆盖面积、污水处理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城市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创新的系数为负,卫生机构数、绿化覆盖面积、污水处理量对城市创新表现不明显。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长三角地区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长三角26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莫兰散点图对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东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分布不均衡,但是空间集聚特征整体上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各地级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明显,HH型、LL型和LH型城市分别集中在长三角的东部、西部和中部,HL型的城市主要为南京和杭州,并且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在逐渐减小.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就推动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响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80-85
城市群网络化发展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内16个主要城市经济联系为实证,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网络结构属性及内部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间已互动形成紧密的网络状关联,但网络内各城市结点间中心性不均衡、枢纽型城市较少,区域多中心、网络化协同发展格局显现...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动态识别三大典型城市群空间范围,探讨中国城市群空间扩展的驱动机制,建立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一般过程模型。研究发现: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不仅扩展到苏北和浙南地区,而且沿长江扩展到安徽的沿江区县,江淮城市群已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组成部分,区域性、网络化的城市群正在形成;在行政分割的制约下,成渝城市群实际上是由相互分割的成都城市群和重庆都市区组成;武汉城市群受到更多的政策性引导,正以武汉、宜昌、襄阳为支点形成初具规模的城市群。尽管经济力量是城市群空间扩展的核心驱动力,但制度因素、自然条件等对于中国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影响同样极其重要,在城市群发育的不同阶段,城市群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也在发生变化。基于城市群空间扩展模式建立了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的五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两套回归模型:无空间相关变量的单向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空间相关变量的单向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内部的确存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珠三角"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略大于"长三角"区域,但两者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两个地区都存在经济增长的β收敛,但"珠三角"地区呈现出更强的收敛性;对于影响"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些相同和不同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谢守红  邓玉茹  傅春梅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3):中插44-中插48
利用的面板数据,测定各市其市场一体化指数,1996-2018年长三角26市探讨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结果 显示:近20多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其中安徽8市市场一体化指数最高,江苏9市次之,浙江8市最低;从城市群整体来看,市场一体化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显著促进了市场一体化,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测度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整体功能最终表现为"1+1>2"的系统效益,其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区域发展命题:多区位资源配置的系统效益评价。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首次提出集合能效的创新概念,将中心地结构作为判据和数据包络分析作为模型构建分析框架,继而以长三角、京津冀与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实证案例,借助DEAP2.0软件,对6个年份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进行双维测度,研究发现:(1)珠三角城市群结构能效为(中高,中高)型、长三角城市群结构能效为(中,中高)型、京津冀城市群结构能效为(中低,低)型,三种类型反映出三大城市群在核心城市作用、外围城市群体发展态势及两者联动作用下所产生的综合效益的客观状态;(2)城市群发展规划,可根据特定阶段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自身需求,通过调控核心城市、外围地域的资源配置模式与联系组织的多样性及创新来优化城市群整体效益;(3)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与整个区域的中心性效应具有密切关联:一是区域核心城市的空间位置与所产生的空间关联正效应;二是区域虚拟的群体重心的空间位置与其所反映的区域发展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20.
何育静  杨晨萍 《价值工程》2010,29(10):58-59
本文在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深入地调查和研究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通过波特的钻石理论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并提出提升长三角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