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具有完整的人文景观体系和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因而以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与自然长期互动所形成的独特的人地关系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所具有的突出属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社会性、非社会性两大属性和核心层、战略层、外围层三个层次,同时也存在政府主导的激励机制和多方互动的反馈机制。在适应性管理模式下,本文结合对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构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内核心利益循环与外动态利益循环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适应性管理的动态管理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应对策略以适应外部的复杂情况,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工业城市的战略转型中,旧厂区的改造更新,使城市中环境恶劣、日渐衰败的工业地段得以复苏,可以产生新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唐山市为案例,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具体路径。伴随着传统产业活动的重组改造或搬迁升级,留置在唐山中心城区的大量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以通过经济功能的再开发,转化和延展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工业遗产面临本体认知、保护方式、公众参与三方面困境.遗产区域作为新兴遗产保护理念,在提高遗产价值认知、合理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和加强公众参与方面具有综合效益,有利于解决工业遗产时间连续性模糊和空间完整性破碎问题.以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为例,通过探讨工业遗产资源保护、遗产区域生态修复、遗产游憩系统构建和遗产管理维护体系四个方面,意在探索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最终形成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村落文化景观是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类型,也是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在美国圣菲(Santa Fe)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上,与会专家提出,将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对游客满意度的调查和据此提出的有关建议,是对旅游景区了解游客所需、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景区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结合游客满意度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相结合,为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杭州西湖龙井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拥有上乘的质量是不够的,追逐品牌已经成为现代消费者的购买本能,因此西湖龙井茶品牌营销的研究就成了重要并且现实的问题。此课题从品牌营销的角度出发,在大量阅读中外学者文献的基础上,同时对一些茶农和茶商进行实地走访,通过对本文的写作,研究杭州西湖龙井茶的品牌营销策略,并从中获得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为例,利用GIS作为分析工具,对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遗产分布与运河位置相对关系的规律性,即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遗产靠近运河分布比远离运河稍有密集的趋势,且与运河紧密相关的文化遗产此种趋势更加明显.基于上述分析,从遗产保护的高效性原则出发,认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理想宽度应为单侧2-2.5公里.  相似文献   

8.
公共性,以公平为自己的价值内核,但在现实物质条件下,它所代表的公平、公正的价值核心却受到经济理性无情的冲击,造成公共性的当代失语。公共性的价值与指向如何得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语境下,运用唯物历史观,从异化劳动入手,建立起真实的普遍交往形式,从而达到公共性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公众对社会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准确定位与规范政府在社会保险中的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工作中,政府应强化责任,加大财政社保支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并且建立民生本位的绩效评估体系、调整社保制度保障结构、关注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0.
11.
在分析国内外已有保护地规划实施评估框架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风景名胜区性质特点、价值特征、系统构成,初步提出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案例,从规划适应性、规划与建设情况、风景资源保护状态、管理与政策4方面对总体规划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西湖风景名胜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由风景资源保护转向社会经济人口调控,下一轮规划编制应着重关注交通、业态、居民点、土地利用以及景区单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彭焱 《价值工程》2013,(36):324-325
湖泊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探寻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通过介绍富营养化成因的两种理论,解释其产生的机理,并归纳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及其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危害。并根据实际情况从外源污染控制和内源污染控制两个方面总结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丁少波 《价值工程》2014,(25):291-292
文章分析了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及保护工作主要措施和存在问题,阐述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蕾 《价值工程》2010,29(13):252-252
论文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其内涵,然后就保护策略依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袁苏琼 《价值工程》2014,(12):306-307
利用2000-2010年大纵湖地表水监测数据,运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规定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确定水质的轻度富营养化污染状况、主要污染因子、影响因素。提出总氮评价、评价局限性和水质预警完善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三大类型引导下,立足中国风景名胜区杰出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借用文化景观分类办法及其价值阐释途径剖析了中国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类型、价值及其与世界遗产杰出普遍价值标准的关联性,进而提炼出中国风景名胜体系潜在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贡献,将为未来遗产提名申报及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遗产资源的价值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性,受环境影响评价理念的启示,对我国开展遗产影响评价进行了思考。首先,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遗产影响评价开展近况,阐述了我国开展遗产影响评价的应用逻辑。最后,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遗产影响评价的缘由、内容、对象、时间、机构、程序等六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我国全面开展遗产影响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建国以来进行社会主义城乡空间实践形成的遗产对于我国当代文化认同的构建极为重要,但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知。基于城市形态学理论,辨析了城乡遗产价值的形成积累与城乡景观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产保护与城镇景观演变的微观过程各阶段的关系。选取了新中国第一个自主规划设计的居住小区——百万庄作为案例,将城市形态学康泽恩学派的地块循环理论与我国遗产保护实践相结合,分析其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利用的困境。基于城镇景观过程的分析,百万庄最重要的遗产价值在于它为社会主义中国初期对居住空间在形式内容以及设计方法上的最初探索提供了独特的见证,然而,城市化过程中区位的改变以及长期的内蕴使得百万庄面临拆迁的威胁,亟待实施保护干预。  相似文献   

19.
关于把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产品质量现状以及将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给出了质量指标及其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20.
工业建筑(设施)遗产保护和工业景观遗产保护是两种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相互联系、递进发展的不同理念及路径,它们在时空尺度选择、核心内容、价值取向及其参与学科或理论指导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特点。保护工业遗产重在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业文化精神为核心,通过优化工业景观遗产保护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社会结构,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从历史到现代、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从宏观到微观等多层面的整合与协调,促进工业文明的传承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