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口问题是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口增长量大,数量众多,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质量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但是中低水平生育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是复杂的和不确定的.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率将有助于经济发展,但是在我国的人口红利空间不断缩小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今天,低人口增长率将对经济产生哪方面影响?本文将探讨人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东省人口流动和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其中,留在城市的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离开城市人口的贡献,且各人口流动指标中,省外流入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途径,之前主要通过依靠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投入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然而,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竞争的时代已成过去,现在主要是以人口素质为前提的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人口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尤其是人口文化素质起着关键作用,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中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用工荒等问题的出现。特别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社会上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推行了近三十年的人口政策是造成人口结构问题的根源。只要放开这一政策以上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对此,本文从不同政策制定时期进行了剖析。认为各个时期人口政策制定虽然当时很适用,但缺乏长期性的稳定。在中国人口数量依然严峻的形势下。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人口年龄结构和区域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主要研究年轻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中国270个城市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最新数据——中国各市年轻指数表示各地区年轻人口活力,该指标既包含了人口年龄结构因素,同时也包含了人口区域结构因素,各市生产总值指标表示经济增长。研究发现:年轻指数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年轻人口活力越大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DEA方法构建评价城市增长绩效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分析我国34个城市1992~2008年间城市增长的静态和动态绩效.根据非参数统计假设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2008年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城市增长静态增长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而西部、中部与东部地区均存在显著差异.从1992~2008年,我...  相似文献   

7.
8.
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人口红利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口红利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随着人口转变阶段的变化,人口红利趋于减弱,建立在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本文采用计量模型、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了延缓人口红利消失时间,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住房泡沫给家庭经济活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了巨大挑战,改变着家庭人口规模和城市人口流动规模.本文在索罗增长模型基础上构筑了住房泡沫与城市人口增长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住房泡沫变化对家庭生育和迁移决策的动态影响机制发现:住房泡沫对人口增长的直接影响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住房泡沫从抚养成本和家庭收入两个方面改变家庭净抚养人口数,进而间接影响人口增长率;住房泡沫通过驱动资本增长率,调整产业间劳动力配置,间接使人口增长率随资本增长率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增长模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模和数量增长的规律性研究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城市化过程,并将城市增长理论与一般的经济增长理论区别开来.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和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城市的收敛性特征和平行增长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92-1999年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着收敛特征,而2000-2007年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特征.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增长不存在平行增长特征.而对于处于同样规模、区位和区域政策的城市,确实呈现出了城市内生增长理论所预言的平行增长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城市适宜性对创新型人才集聚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创新驱动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和区域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集聚与城市适宜性密切相关.在梳理创新型人才和城市适宜性概念内涵基础上,剖析了城市适宜性对创新型人才集聚的影响机理,并从自然、经济、社会、休闲等方面综述了城市适宜性对创新型人才集聚的影响;分析了芝加哥城市适宜性对创新型人才集聚影响的典型案例;从前瞻性视角...  相似文献   

12.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纵观全球,这一现象也存在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从定量测度、机理以及成本与收益等三个方面,通过比较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有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研究发现:国际学术界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而我国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较晚,研究也较迟;国内外研究在研究视角、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研究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研究的广泛视角,加强理论模型的构建,挖掘微观层次的研究,同时要充分把握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差异,谨慎借鉴已有的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群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城市网络外部性是挖掘城市群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城市网络外部性的理论构建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的实证方法,利用2003—2019年中国12个城市群1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网络外部性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相比城市群外的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的劳动力和技术产生更强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且城市群内部的高铁可达性可以强化劳动力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度可以强化技术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根据本文结论,加强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完善城市群内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内城市间产业关联,是中国城市群未来实现城市经济协同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土地供给对中国城市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城市生产活动和劳动力居住提供空间的土地供给,对城市增长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域市产业迅速集聚、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约束逐步放松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土地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对城市经济、人口规模和结构及劳动生产率增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2000年-2006年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土地供给对城市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产业用地供给对城市GDP增长有明显的作用,但其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下降,而技术及人力资本的贡献在不断增大.居住用地供给充足的地区劳动力增长较快.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政府应根据城市自身产业发展与劳动力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土地供给规划.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鹏  魏涛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35-137
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革命和创新。网格化管理的技术是人为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高效能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论文从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角度,综述了其概念特色、管理模式、技术组成等方面的论文,旨在为网格化管理理念推广于社区治理、数字化城市管理、绩效评估等领域开拓道路。  相似文献   

16.
17.
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文化的象征。文化符号是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内容。从文化符号的经济内涵出发,探讨文化符号的扭曲现象,并运用2002—2012年54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以文体娱从业人员和外国游客衡量的文化符号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且有关城市文化符号特征的控制变量,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近代史迹也对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城游名录、对外开放度和革命纪念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而通商开埠的影响又具有不确定性。以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中国大型企业增长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城市制度环境显著影响大型企业增长,国有大型企业从政府干预和市场化中获益,非国有大型企业利用全球化机遇实现提升,但在市场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大型企业较为依赖内部规模经济,对城市产业环境并不敏感;国有大型企业仅能通过提高工资拉动消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非国有大型企业可通过投资和消费两条途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其出口比重则带来负面影响;大型企业创新可能形成垄断效应,不利于城市整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