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北部(华北地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中宏观藻类化石分布广泛,己在十个省区二十多个化石点都有发现。计有3个科(或类),16个属和31个种。根据其垂直分布和共生组合关系,可划分为六个生物群组合,即:长城纪高于庄期桑树鞍生物群;蓟县纪洪水庄期下花园生物群;青白口纪早期(下马岭期)赵家山生物群;青白口纪中期(长龙山期)龙凤山生物群;青白口纪晚期(景儿峪期)至震旦纪早期淮南生物群(刘老碑生物群)及震旦纪晚期文德带藻生物群。这些生物群特征的不同及其在地层层序上的变化,可以作为晚前寒装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参考依据。某些特殊分子可能成为潜在的标志化石。目前对宏观藻类的生物分类尚有争议,己初步证明与蓝绿藻和褐藻似乎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燕山地区青白口纪宏观藻类》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晚前寒武纪炭质大型化石(carbonaceous megafossils),即本书所称“宏观藻类”化石的专著。杜汝霖和田立富著,全书约16万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前寒武纪古生物学是古生物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也是当前古生物学中最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炭质大型化石或“宏观藻类”化石是前寒武纪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探讨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演化和解决晚前期寒武纪地层对比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自60年代初在安徽淮南地区青白口纪刘老碑组发现炭质大型化石Chuaria以来,现已在许多地方的晚前寒武纪地层中找到这类化石,而且层位也比较稳定。最近几年,河北地质学院杜汝霖同志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对燕山地区青白口系的“宏观藻类”化  相似文献   

3.
1979年,笔者等曾在冀西北怀来龙风山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中,找到了肉眼清晰可见的、小型的Chuaria等多种藻类化石。这些化石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时代较老,层位较低,个体较大,种类较多,产量较丰富,保存又完好的藻类实体和印痕化石. 其中有一种含量较丰富又具代表性的分子,就是笔者鉴定的一个特殊类型:龙风山藻属(Long-fengshania)。它的最大特点是化石体分为叶状体和似叶柄两部分。叶状体基部边缘都有一似叶柄  相似文献   

4.
冀北辽西一带分布着一套火山喷发和沉积相间的陆相侏罗—白垩系地层,负有盛名的“热河群”是该套地层的典型代表,其中含有相当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即通常所称的“热河生物群”。陆相侏罗—白垩系界限的划分,实质就是对热河生物群时代归属问题的讨论。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大地层古生物工作者一直在寻求合乎客观实际的正确划分方案,然而至今对该地层的侧分对比和时代归属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特别是侏罗—白垩系界限的划分更是不统一。笔者在参加编制华北地区区域地层表和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的过程中对河北燕山地区的介形虫化石做过一些较系统的研究,全部化石已在华北古生物图册(微体分册)中进  相似文献   

5.
在华北震旦亚界中能否找到肉眼清晰可见的藻类化石,一直是地质界和古生物界长期关注的问题。最近蓟县井儿峪组 Chuaria 的发现和笔者等在怀来长龙山组 Chuaria 等多种藻类实体化石的发现,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资料。怀来发现的化石的是目前所知我国时代最老、层位低、个体最大、种类较多、演化较快、而且保存完好,产最较丰富的藻类化石,有着重要的生物演化和地层意义。现仅就初步成果作一报告。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河北侏罗—白垩系火山—沉积地层,在燕山地区十分发育,地层齐全,分布广泛,动植物化石丰富,闻名于世的“热河生物群”就发源于本区,冀北燕山地区是研究我国中生代地层重要地区之一。自19世纪末期国外学者庞佩利(Pumpelly.R.1866)及李希霍芬(Richthofen B.F.,1869,1871)对燕山地区中生代地层开始研究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总部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新兴公司--朱尔生物技术公司(Joule Biotechnologies)透露了一个生产工序的细节,据说这种工序每年每英亩(1英亩=6.07亩)可以生产2万加仑(1加仑=3.785升)生物燃料.如果这一收益率证明是切实可行的,那就有可能用生物燃料代替所有用于运输的化石燃料.该公司还声称,这种燃料的售价与化石燃料相比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蓟县地区长城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地层和生态环境研究工作,初步发现和证实在长城系中含有宏体化石5科(类)、5个属、6个种,其中1个新种和1个相似种。通过区内长城纪宏体化石的分布、层应、类型、特征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初步研究,同时结合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如化石固定炭、有机炭、红外光谱分析,电镜扫描、稳定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等,初步探讨了化石成分、时代、生态环境、生物归属和地层意义等问题。长城纪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和高于庄组宏体化石,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400Ma 之间,它们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宏体化石,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宏体化石之一。从高于庄组宏体化石与北美及印度宏体化石对比,具有大致相同时代、相同类型,表明了生物在演化上的同步性和阶段性,具有较大的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伴随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化石能源出现了严重短缺的局面。那么,化石能源短缺的具体表现形态如何?造成短缺的结构性成因是什么?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探讨了高耗能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中国经济对高耗能产业的高度依赖是造成化石能源短缺的结构性成因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杜汝霖教授,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曾任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前寒武纪地质与矿产研究室主任。 现为中国地质学会35届理事,全国地层委员会晚前寒武纪专业组组员,全国藻类化石专业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国际合作研究项目(ICCP)261项和344项中国专家组组员,地质矿产部地史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委员,国际叠层石专业组组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编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7年和2008年的山西省统计年鉴数据,通过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山西省2008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与赤字,并与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化石燃料用地占用的赤字最大,盈余最大的是耕地。(2)2008年的经济发展在化石燃料上出现了较大的赤字,远远超过了化石燃料的承载力。(3)2008年耕地、草地、化石燃料地、水域面积及赤字有所降低,赤字下降主要是煤炭产量下降导致的;林地、建筑用地面积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岩管中各类岩石(金伯利角砾岩、含岩球—粗碎屑斑状金云母金伯利岩、斑状镁铝榴石金伯利岩、细粒金伯利岩)特征、分布及相互关系的宏观现象,结合镜下微观现象的研究,证实该岩管金伯利岩岩浆具多次脉动(三个相四次侵入)的特点。根据岩管的产状近直立、金刚石晶体保存完好、岩石呈卵斑结构和流动构造及围岩未受爆破影响等特征,认为该岩管应是浅成—超浅成侵入形成的。橄榄石的卵斑多(>50%)、富含深紫色的镁铝榴石、富含铬铁矿及深源捕虏体数量多、种类多的金伯利岩,则富含金刚石。  相似文献   

13.
对发展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的认识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未来替代化石能源最有发展潜力、最具发展空间、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由于 Chuaria 类化石体为炭质薄膜。不易浸解制片.致使对其研究只停止在宏观研究阶段.本文重点阐述 Chuaria类化石的移离撕片技术以及镜下观察对其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和生物分类归属问题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脉羊齿属(Neuropteris)是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种子蕨纲(Pteridospermopsida)、脉羊齿类(Neuropterides)的形态属,脉羊齿属的小羽片较大、易脱落,常被单独保存为化石。在对秦皇岛市柳江盆地石门寨地区采集的脉羊齿属小羽片化石鉴定过程中,发现使用"脉羊齿属检索表"的局限。结合前人学者对脉羊齿属鉴定的方法和过程,参考相关文献、书籍及其中的图版和复原图,利用数值分析及统计方法,改进了脉羊齿属小羽片化石的鉴定方法,称为"脉羊齿属小羽片化石的数值特征鉴定法"。继而使用"数值特征鉴定法"鉴定石门寨地区的脉羊齿属小羽片化石标本,对比相关书籍和图册中脉羊齿属小羽片化石后,确定了"数值特征鉴定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在海南岛石碌的寒武—奥陶纪赤铁矿石及新疆莫托沙拉的下石炭纪赤铁矿石中发现了铁细菌化石及铁细菌的铁鞘堆积而成的赤铁矿石,作者称之为菌藻赤铁矿(菌赤铁矿)。铁细菌化石有铁球菌属(Siderococcus)、铁线菌属(Sideronema)及球铁菌属(Siderosph aera)三种类型。菌赤铁矿是生物成因的。根据含矿岩系的岩相特征、矿石的化学成分及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区系规律等分析,认为在氧化性大气环境下,过渡沉积区是菌赤铁矿最理想的形成环境。其形成条件是较温暖的气候及清澈而安静的水域环境,并具有较弱的定向流水动力条件。在其形成过程中,气候和水动力因素并非始终稳定不变,其表现在矿石中铁细菌铁鞘的纹层堆积及纹层中铁鞘的局部密集以及三氧化二铝含量曲线特征等。前者是季节更替的反映,后者是水动力作用的局部微弱变化的结果。两矿床除菌赤铁矿外,并有胶体化学成因的赤铁矿石,均属化学沉积及生物沉积成因矿床。菌赤铁矿是一种取决于一定环境因素的特定沉积产物,具有良好的指相意义,同一类型的沉积铁矿显然是受环境因素的严格控制。两矿床虽处于不同的地质时代和地理位置,但其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则是一致的,因而沉积了同一类型铁矿床。作者在粤东大顶等地的磁铁矿石及赤铁矿石中,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在东鞍山赤铁矿层中均发现有铁细菌化石,多与本文论述者类似,这对研究我国铁矿成因及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球发展的历史中,早自太古代末期(33亿年前)就开始有菌、藻出现,从而在地球上开始了生物沉积作用。以致于在各个地质时期都可以找到生物岩和生物成因的沉积矿床,并在许多地层及沉积矿床中广泛分布有菌、藻化石。虽然对生物碳酸盐岩的研究有不少文献报导,而对生物沉积矿床的发现和研究国内则颇为少见。作者自1976年及1977年相继在海南岛石碌及新疆莫托沙拉古生代沉积赤铁矿石中,发现有大量的菌、藻化石,其与铁矿床的成因关系很密切,常成为菌藻赤铁矿。本文试图根据石碌及莫托沙拉的菌藻赤铁矿及菌、藻化石的研究,对菌藻赤铁矿的形成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介电常数是描述介质在外电场中电极化行为的宏观物理量,它不仅与介质特性有关,还依赖于频率。水是一种有极分子组成的电介质,它具有比一般物质较大的介电常数(静态时为810%左右)。因此,岩石土样中含水量不同,它们的介电常数也就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文本类型学在翻译评估中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功能语言学在翻译质量评估中可具操作性和微观层面的具体分析作用。文本类型学和功能语言学相结合可为酒店文宣英译文本质量评估提供一个更为客观、更具有操作性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不但发现了拉玛古猿化石,还发现了距今170万年以上的元谋人化石。云南之所以成为人类的发祥地,这与其气候、物产和地理因素是分不开的,同时,这也与云南的盐矿储藏有着丰富的关系。云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井盐产区,其盐业发展不但历史悠久,且极富地方和民族特色,对云南的历史进程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就滇盐发展的历史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支撑点。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仍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对这些宏观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推动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