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及其梯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胜生 《中国农史》1994,13(2):19-31
耕地结构研究是我国农史界的空白领域,本文是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首先它对明清载籍耕地类型做了探讨,统计分析了湘鄂赣地区150多具的水旱耕地结构,其次它对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做了阐述,指出其耕地结构在空间上呈明显的梯度分布,而自然条件制约是这种梯度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且土寺开发程度赵深刻,自然制约也越清晰;最后它探讨了耕地结构与商品大米输出的关系,认为水田比重是影响湘鄂赣地区明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生态养殖系统及其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系统主要包括"农副产品—猪—大田"系统、"蚕桑—羊—桑田"系统、"虫草谷—鸡鸭—田鱼"系统、"稻鱼共生"系统和"桑基鱼塘"系统。这些传统的生态养殖系统不仅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国传统生态养殖系统的精华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对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进入高度城市化阶段,面临土地与空间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发展局面,耕地作为城市发展储备用地和生态环境用地,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保护模式,探索适合社会高度发展的耕地利用方式和保护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核心提示本文总结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保护的主要做法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深化平原地区耕地保护转型升级等建议。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基础。黄淮海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以下简称“两大平原区”)是我国农业资源条件优越的粮食主产区,进一步巩固这两大平原区的耕地保护成效,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为此,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围绕耕地用途管制、耕地利用优先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新增耕地管理、恢复耕地安排、耕地保护激励约束以及耕地保护典型模式等方面,总结梳理了两大平原区的主要做法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农业也在进行深化改革。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各个地区均致力于最大化利用耕地方面的研究。而对于耕地进行质量评价,全面掌握耕地的整体情况是合理利用耕地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该项工作是合理利用耕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结合某地区的实际情况简单分析了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内容,包括该地区的耕地面积统计、分布情况、适宜性评价,并结合上述几点要素提出了农作物结构调整,包括粮食作物调整、经济作物调整、饲料作物调整等,为进行农业耕地管理规划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耕地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公共物品,决定了耕地保护具有外部性.本文在提出耕地保护外部性概念的基础上,对耕地保护外部性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耕地保护外部性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栽培兴盛,苏州府、常州府、湖州府、嘉兴府等都形成了菱的著名产地和优良品种,菱的传统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方法也趋于完善。这一时期太湖地区菱角等水生作物生产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其直接原因是菱的种植可以增加菱农收入,还可代粮充饥,对维持水乡农民的生计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菱种植的扩展与当地的水环境变化和市镇经济繁荣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江汉平原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它在历史上的大规模开发是在明朝立国以后,其特点表现为以江西籍移民为主的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促进了以围垦湖荒为主要特色的垸田经济的发展,堤垸的兴废与农业生产的丰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量湖荒的垦殖使江汉平原的水稻生产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崛起为全国新的米粮中心,同时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的发展亦并行不悖,形成粮、经兼重的作物格局;米、棉等农产品大量进入流通领域又促进了该地区商业活动的发展与城镇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市镇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依能 《中国农史》2000,19(3):57-64
  相似文献   

10.
吴滔 《中国农史》1999,18(3):32-42
本文对明清时期南京地区市镇的数量、规模和经济功能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这些市镇对活跃农村市场、繁荣商品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当地商品经济尚限于自然经济的补充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其地襟江带淮,上接九江江西之灌输,下引吴会浙闽两粤之朝宗,贡赋甲于天下”①,是南北东西交往的必经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该地区在明清两朝涌现出一批商业性市镇。与太湖流域相比,这些市镇的规模、数量和繁荣程度无疑要逊色得多,但其特色和对当地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略。研…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耕地破碎化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破碎化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阻碍农业机械的采用,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极大浪费。有数据表明:中国2003年末户均地块数5.722块,其中规模不足0.033hm^2的有2858块,规模在0.033-0.067hm^2的有1.194块,在0.067-0.133hm^2的有0.813块,在0.133-0.2hm^2的有0.342块,规模在0.333hm^2以上的仅有0.233块,可见中国耕地破碎化程度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兵团1990年~2012年的耕地资源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兵团的耕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认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及农业技术因素是影响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了耕地面积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便于未来耕地数量的预测,最后从促进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针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提出保护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葫芦岛市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8-2007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葫芦岛市近1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葫芦岛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三大驱动力;据此提出了葫芦岛市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1998-2007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葫芦岛市近1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特点,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葫芦岛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三大驱动力,并据此提出了葫芦岛市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重庆市的统计资料,分析了1997-2005年该市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和各区县耕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通过对影响重庆市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得出影响重庆市1997-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人口因素、农业发展因素和三峡工程、退耕还林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目的:对陕西省1990—2008年期间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状况及其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采用DEA-Tobit两步法,运用BCC模型对陕西省耕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通过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各地区间的耕地利用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咸阳、延安、汉中、安康4市和杨凌示范区耕地利用效率常年处于有效或高效状态。(2)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引起的。(3)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率、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政策虚拟变量等因素对陕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影响显著。研究结论:1990—2008年陕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省内各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耕地利用效率同时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清杭嘉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农村经济的主要变化。在农业种植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农民将生产的重点由粮食作物转向了经济作物,商业性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经营结构上,为了交纳赋税,维持再生产,农民将重点由农业经营转向了副业和手工业生产。这种生产主要不是传统的男耕女织,以副补农,而是以交换为前提的小商品生产。在这种生产中,两极分化不断出现。由此反映了明清时期杭嘉湖农村经济已开始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作为商品交流、交换中心的市镇,就是在这种生产前提下产生和扩大的。市镇繁盛的程度、分布的密度与当地经济发展大体成正比,也反映了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8.
明清至土改时期,苏州、松江、太仓地区稻田区耕牛一直广泛存在;棉区以吴淞口为界,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域:沿江一带耕牛甚少被使用,沿海一带则被广泛使用。太平天国战争之前和之后,耕牛数量的上述地理分布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造成这种时空分布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吴滔 《中国农史》1998,17(4):30-38
在传统社会中,生存无保障是人们面临的最大危机,自然灾害的频仍是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苏松地区以比较发达的乡村救济活动弥补了地方合储积累的不足,并在很大程度上使当地人们的生存危机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分别建立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从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等4个方面及耕地生态资源利用、耕地生态环境压力、耕地生态安全响应等3个方面共确定18个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方法]运用频度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协调发展度与相对发展度模型计算,分析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发展水平均呈逐步上升趋势,整体来看前者发展状态要优于后者,两者协调发展水平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2009年为变化转折点,原因是该时期耕地生态安全的严重滞后性。[结论]整体看来,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受到当地人口、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