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企业救助(corporate rescue)是最近20多年来发端于美国,很快就通行于西方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新的经济与法律现象。其直接起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条件恶化带来了西方国家企业破产率的大幅攀升。例如,英国,1974年企业破产7466家,1985年上升到18844家,1992年则上  相似文献   

2.
1986年8月3日,全国第一家国有企业破产试点在亏损已久的沈阳市防爆器材厂进行,艰难地掘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亏损破产之先例。两年之后的1988年11月1,《企业破产法(试行)》颁布实施,企业破产被纳入有据可依的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3.
金宰贤 《商周刊》2014,(12):21-21
十年前,谁也没想到三星电子取代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手机厂商。那么十年后,华为会不会超过三星电子?2009年1O月,三星电子营业利润超过日本9家电子企业合计营业利润的报道在韩国与日本备受关注。当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营业利润约为3260亿日元,比同期索尼、松下和日立等日本9家企业营业利润总额(1519亿日元)高两倍还多。当时,这使得日本电子产业为之震惊并对三星电子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的大型集团公司陷入困境。1996年韩国的破产企业达16万家,居前3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中,有7个相继破产。去年日本破产企业达2万多家,破产债务在1亿日元以上的企业达16365家,诸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如山一证券集团、北海道拓殖银行、八百...  相似文献   

5.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长期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制,一直延续到战后高度经济成长时期。但在日本迈入经济成热期后,由于没有经济增长的支持,企业破产增加、工作岗位减少、经济效益下降、劳动力流动加剧,这套制度已经不适用了。日本企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日本企业对传统的长期雇佣制、年功序列等进行了根本的改革,打破了长期雇佣的思想,提倡能力主义和竞争性地选拔人才,引进美国的职能资格制度,这些改革正在动摇和突破日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据外经贸部外资统计表明,今年1-5月,全国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421家,其中,日本734家,比上年同期增长42.80%;韩国1062家,比上年同期增长32.92%;台商1550家,比上年同期增长48.18%;港商2840家,比上年同期增长11.37%。今年前5个月,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合同金额259.70亿美元,其中,日本25.6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71%,占全国同期吸收外资合同额的9.89%;韩国11.3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46%,占全国总量的4.37%;台商27.0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78%,占全国总量的10.43%;港商72.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  相似文献   

7.
朱秀福 《经济师》1997,(8):44-44
银行如何面对企业破产●朱秀福近年来,企业破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企业破产给社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企业破产浪潮,银行作为企业的最大债权人,既要支持配合企业搞好优化资产结构的改革,又要维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最大限度地控制贷款风险,肩负的任...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从我国《破产法》实施至今8年来企业破产力度不够,步履蹒跚的主要原因。尽管企业破产有诸多困难,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国家不愿让企业破产。但无可置疑,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现象,是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必然,是我国经济法制化的重要标志。因此,长痛不如短痛,对病入膏肓、扭亏无望的企业必须让其破产,这样方能制止亏损、负债恶性链的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9.
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88年发表的《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趋势与展望》文载,1986年全球50家最大的跨国银行中,日本占22家,美国和联邦德国各占5家,英国和法国各占4家,其中第一至第五名均为日本。1989年6月26日美国《商业周刊》载,1988年全球50家最大的跨国银行中,日本占24家,前8名分属日本。日本跨国银行的海外资产增长情况是:1983年底为3530亿美元,1984年增至5179亿美元,到1988年达16933亿美元。1984至1987年,日本跨国银行海外资产年均增长率为44.4%,而同期美国只有0.5%。  相似文献   

10.
宋鑫陶 《商周刊》2014,(18):24-26
12.35亿元只是到目前为止的最大罚单,也许不久,发改委就会开出更大的罚单。谁会是下一个?在公众纷纷呼吁要彻查的水电、石油、天然气、银行、房地产等领域,许多人已经在翘首以盼。2014年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向12家日系企业零部件供应商总共开出了12.35亿元的罚单,原因是它们操作产品供应价格。这是我国自反垄断法实施6年来,所开出的最大罚单。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住友等8家日本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合计被罚8.3196亿元,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4等4家日本轴承生产企业被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企业破产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关于企业破产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国工商银行企业破产问题课题组199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实施十周年。近来,我们对实行“资本结构优化”试点的50个城市的企业破产问题做了专门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感觉,成绩是基本的,问题是严峻的。现将调...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县工业达到了最好水平: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51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37.7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家,亿元以上企业达到6家。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特点、问题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呈良性发展态势,截止6月底,我国已累计批准外资企业293556家,合同外资金额4922.59亿美元,实际使用1979.38亿。就其来源着,日资迅速上升,仅次于香港居第二位,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一1、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其海外投资重点。80年代,中国尚不是日本投资的重点,少数企业来华也只进行“试验性投资”,多数则持观望态度,而到了90年代特别是1四2年后,日对华投资剧增,表现在:(1)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对华投资明显增加。gi]1996年底为止,日本对华实际投入金额达141.96…  相似文献   

14.
苏珊 《经济纵横》2004,(10):26-28
很多人都有创办自营企业的想法,但只有少数人真正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而最后小企业得以做大,成为大型企业和著名公司的就更少了。在一般情况下,一家小企业在5年之后还在经营的可能性小于20%。根据美国小企业局的资料,美国每年诞生几十万家自营企业,同时又有几十万家自营企业破产或关闭。中国的情况也很相似,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饭店、理发厅、制鞋厂、小型电脑公司、网络公司在开张;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倒闭或易手。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海盐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0亿元企业有6家,总产值达190.57亿元,同比增长49.1%。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20家。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企业破产的运行状况企业破产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企业破产制的功能是实现优胜劣汰、剥夺浪费资源的企业使用社会资源的权力,将有限资源转给效率高的企业使用,从而实现资本的优化组合。实施企业破产制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本结构功不可没。从微观上看,企业破产具有以下三个功能:一是使现有的索取权(债权、股权)持有人所获得的价值最大化;二是通过适量的惩罚企业经营者,保持债务的约束作用;三是保持索取权的绝对优先顺序。也正是因为企业破产制在理论上所具有的上述重要功能,理论界对…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25家,同比下降10.0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17.16亿美元,同比下降3.7%。12月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22家,同比下降7.7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95亿美元,同比下降4.47%。2012年,亚洲10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9890家,同比下降10.82%,实际  相似文献   

18.
祝姚玲 《经济月刊》2014,(10):128-130
近期,中国《反垄断法》利剑出鞘。科技巨鳄高通、微软,车坛大亨奥迪、宝马和奔驰,均受到反垄断执法,更有12家日本车零部件企业再创罚单新高,被罚12.35亿元。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据外经贸部外资司统计,今年1-6月份,欧盟在华新设立的投资企业为599家,比上年同期增长14.75%,协议外资金额23.899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4%;实际投入19.552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6%。截止到2001年6月底,欧盟15个成员国累计在华投资企业共计11983家,协议外资金额528.1795亿美元,实际投入280.0523亿美元。按实际投资金额排列,欧盟对华投资已经超过日本、美国和东盟,居香港之后的第二位。欧盟成员国中对华投资前5位依次是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和意大利,它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额占欧盟15个国家对华实际投入额…  相似文献   

20.
2月17日从商务部新闻办公室获悉,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年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到279家,累计出口1728.2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9.2%;其中,首次出现1家企业年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4家企业年出口额超过50亿美元;38家企业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