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即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计提的一种方法,是按直线法折旧率的两部,以固定资产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初账面净值计算折旧的方法。本文就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蒋苏娅 《新智慧》2008,(10):24-25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可以视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方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的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必须每月登记“累计折旧”明细账,这就显得比较烦琐。本文拟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法的速算方法——净值比例法和净值率法。应该说明的是,这两种方法相关速算公式都是建立在有关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的假设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固定资产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针对不同的情况下,应当如何正确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芳城  郭华 《新智慧》2005,(9):41-42
一、现有折旧方法之不足 现有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前后期折旧费用的变化性质可分为直线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减速折旧法等,其中,加速折旧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余额递减法和递减折旧率法。目前,我国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相似文献   

5.
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牟数总和法。根据不同折旧方法下应纳所得税额的不同,企业应当选择适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税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双倍去乘固定资产在每一会计年度的期初帐面价值,得出年折旧额,再按平均法分配到各月的一种加速折旧法。作为我国仅允许采用的两种加速折旧法之一,双倍余额递减法较之年数合计法更难于理解和掌握,易被误解。在此,笔者就目前社会上对该法的几种观点谈点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周清明 《新智慧》2000,(2):46-47
企业选择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时,可以采用年数总和法。而对于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笔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王琳  杨方文 《新智慧》2007,(9):53-54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折测算是一项比较麻烦的工作,尤其是当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大、固定资产数量较多时。本文借助EXCEL,针对被审计单位采用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三种方法计提折旧的情况,分别设计了三张折测算表,以减轻折测算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国家允许技术进步快的电子、船舶制造、飞机制造、化工生产企业等单位所使用的机器设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加速折旧可以使固定资产的成本(折旧费用和修理维护费)在使用年限内大体相等。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去乘以固定资产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初帐面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0.
吕春艳 《新智慧》2000,(2):44-44
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费用法.是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使用早期提得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以使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成本在使用年限内加快得到补偿的一种计算折旧的方法。下面就我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立坤 《新智慧》2005,(9):69-69
会计实务对固定资产的减少一般都是这样处理的:①减少时.及时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②月末计提所有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应提“累计折旧”额=上月“累计折旧”计提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在本月应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在上月已提折旧额。以上每个步骤的处理均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清理和累计折旧计提的规定,也遵循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其实,这种操作顺序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敬国 《新智慧》2005,(1):58-59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笔认为,发生减值后,仍然应该以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作为计提折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之一。作为加速折旧法它应满足两个条件:1)各年折;日额之和等于固定资产原值与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2)折旧额逐年减少。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使用的折旧率为2/N(N为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数),第K年的折旧额等于第K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折旧率(即2/N),其中K<N,使得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成立。一、以上两个条件的矛盾分析假设固定资产原值为A,预计可使用年限为N,净残值率为R。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折旧:第一年初固定资产净值为A,第一年应提取折旧额为A×2/N。第二年初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4.
徐严  宫风杰 《新智慧》2006,(3):28-28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一般应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此规定的目的是简化折旧的计算工作,可以直接在上月份计提折旧的基础上,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后计算当月应计提的折旧,所以本月应计提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本月应提折旧额=上月应提折旧额+上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一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该简化处理方式的确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笔认为此种简化处理方式欠妥,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现有折旧方法之不足现有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前后期折旧费用的变化性质可分为直线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减速折旧法等,其中,加速折旧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余额递减法和递减折旧率法。目前,我国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折旧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直线法。若固定资产各期负荷程度大体相同,采用直线法则比较合理;若固定资产各期负荷程度不同,采用直线法则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取的折旧与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也不相符。固定资产使用后期折旧额不变,修理费用增大,工作效率下降,显然不符合配比原则。2.工作量法。该方法虽然把固定资产的服务能力与使用情况联系起来,但只注重使用时间,没有考虑使用强度、无形损耗的影响。总工作量本身也难以准确估计。3.加速折旧法。采用该方法的根据是:固定资产在前期使用时磨损小,使用效率高,固定资产的产出较大,应多摊折旧;而后期使用时磨损大,使用效率低,固定资产的产出减少,应少摊折旧。这样做似乎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但笔者认为,许多大型固定资产由于有较长的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用偿债基金法计提折旧的原理、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偿债基金法计提折旧的好处,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偿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18.
于立金  于桐 《新智慧》2006,(3):54-54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转回。转回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按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应计提的累计折旧与因计提减值准备而少计提的折旧额的差额.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相似文献   

19.
刘庆志  国凤兰 《新智慧》2004,(5A):43-43
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时间的局限性分析。《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时间是: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此规定依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1993年7月,我国在保留过去直线折旧法的基础上,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和船舶运输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运输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企业允许其采用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又叫递减费用法,是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额,在使用的初期计提得多,在后斯计提得少,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实质上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既不会多提折旧额,也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