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合肥、芜湖2市19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开发区用地经济效率的综合效率较高,平均值为0.896,绝大部分开发区效率值在0.7以上,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等8个开发区达到了DEA有效。(2)整体来看合肥市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用地经济效率显著高于芜湖市。(3)未达到DEA有效的11个开发区均未达到规模有效,合肥瑶海等7个开发区未达到技术有效。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其他10个开发区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4)研究区省级以上开发区用地经济效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质增效空间。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内陆省份,近年来的开发区建设进入发展平缓期,高质量发展用地面临新的挑战和困境。本文初步总结了贵州开发区用地的做法,探讨了开发区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和贯彻新发展理念面临的用地难题,以期为贵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对我国招商引资、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起到了先行一步的作用。希望在总结交流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开发区的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争取把开发区办成集约利用土地的示范区。开发区集约用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济特区、开发区的土地,是率先实行有偿使用的。有偿用地不仅为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更重要的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很多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是很高的,符合集约用地的原则,象天津、大连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将采用卫星遥感技术重点监督国家级各类开发区,监测开发区规划执行情况以及扩展情况、土地利用结构、房地产开发以及闲置用地情况。从国土资源全国厅局长会议上了解到,近期将结合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清理开发区等有关工作,开展全国国家级开发区遥感监测,制作1∶5000遥感正射影像图,监测国家级开发区规划执行情况以及扩展情况、土地利用结构、房地产开发以及闲置用地情况,并结合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全面分析开发区建设用地管理状况。(摘自中国房地产信息网)中国将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监督开发区的用地情况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国务院规定批准兴办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等文件精神,着力推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切实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5年来,国土资源部共组织开展了三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评价工作旨在通过开展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摸清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测算开发区各类土地利用潜力,为促进开发区土地利用由外延扩展转变为外延扩展与内部挖潜相结合献计献策,并根据现实需求和问题对现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开展对于控制开发区盲目扩张,促进开发区低效用地挖潜,提高开发区用地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认识和思考.重点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土地利用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评价指标选取和权重确定以及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期能为其他开发区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完善大环境有土斯有财──辽宁省开发区用地基本情况分析杨旭从1991年开始,"开发区热"席卷全国,"圈地运动"、"开而不发"在当时一度表现严重。经过3年的政革、大浪淘沙,辽宁的开发区及土地利用情况怎样,我们对此做了调查。一、开发区用地及招商情况辽宁省开...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在存量用地上下功夫,使有限的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双保工程"的关键所在.对于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的开发区来说,高效用地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目前一些开发区用地存在的问题,浅析开发区如何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助推"双保工程"落实,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一些开发区用地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一些开发区成立之后,由于政府急于追求规模和速度,尤其在设区初期招商引资门槛过低,"挖到筐里就是菜",往往忽视质量和效益,造成了部分土地低效利用,将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招入区内,且这类企业进区较早多数占据好的地理位置.但良好的区位优势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土地按需而供、征多用少、土地闲置等现象在开发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首个开发区是197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蛇口工业区,之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回顾30多年开发区建设,我国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从理念到实践、从设槛到健全、从政策到规范、从检查到考核、从定性到定量、从试点到全面、从小片到区域政策等方面取得长足地发展。未来我国的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将从探索走向常态、政策将从统一走向差别化、监管将进入国土监测工程系列、信息化将助力差变化用地管理、国土云将实现精细化用地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阐述指标含义、量化方法和评价模型,对广东省开发区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并测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上并不集约,集约用地水平与所属地市的经济发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不同地市、不同类别开发区之间差距较大;广东省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仍然较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