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农地产权制改革的思路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竹转 《经济师》2003,(2):180-181
如何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稳定农民的长期预期 ,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的关键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理论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思路 ,大的思路主要有三个 :土地国有化、土地私有化、稳定和完善集体所有制。文章就稳定和完善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 ,如何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户独立土地产权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沉重的土地     
土地与农民是一对天然的结合体。在中国过往的历朝历代,有多少侯王将相为了争夺土地(食邑之地)而挑起事端,燃起战火。又有多少农民为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揭竿而起、浴血沙场但终究毫无所获。时代在更新,历史在前进。今天,农民们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是欢欣鼓舞,还是无动于衷,甚而是忍辱负重?其间酸甜苦辣,惟有农民们自己明白。  相似文献   

3.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首先阐述了本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情况,其次分析了当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完善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期望能给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基础作用、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的体会三个方面时测绘如何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土地征收”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传媒、专家、学者再到城市市民都对“土地征收”表现出了空前的关心。不难看出,关心的背后各有其原因所在。然而,作为土地上的“主人”和“主角”的农民,由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滥用,对此基本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没有自己的话语权。针对此种现状,为切实维护农民自身的权益,可从政治组织创新、传媒等的亲民性及“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地租之我见     
董晓红 《经济论坛》1996,(11):19-20
地租之我见董晓红我国人多地少,土地浪费却十分严重,其根源在于地租理论上的缺陷。本文拟重新解释地租及其公式,并针对西方经济学的地租学说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研究地租,需首先搞清土地租赁双方的经济关系。土地租赁主客体双方具有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属性。土地所有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撰写缘起于作者回到老家时发现农村的变化非常大,进而引出了对土地流转的思考和调查.土地流转这一政策其背后体现的是新型的土地产业模式和新型生产关系,本文试图结合数据分析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生产关系,对政策背后的农村面貌的改变进行分析梳理,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云斌 《经济师》2004,(10):248-249
城市经营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 ,文章主要探讨了福建省泉州市东海新区的开发建设 ,对如何做好城市经营 ,实现城市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漫谈经营城市和提高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正 《发展研究》2002,(11):5-8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化之后,城市主要是各种服务业的聚集地,成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文化教育医疗中心、旅游娱乐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二、三产业的发展,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一个城市所拥有的二、三产业的竞争力。但城市的竞争力又要求每个城市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有自己的产业链,有与众不同之处。城市竞争力是“独树一帜”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的多数城市,  相似文献   

10.
贫困地区农村土地租赁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地改革实践的启示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初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承包被认为是农业经营体制的一种“搞活”。所谓“联产承包”,即农民必须保证产量,保证上缴“公粮”(可视为“实物租金”),只是不再由集体组织生产、分配产品,而是由农民自己组织生产,分配时“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归自己”。这从租佃模式上看,是一个产量相对确定、信息完备、基本不存在经营风险的固定租金契约,即在产量相对确定的情形下,土地承包方向发包方交纳固定数额的租金。这种固定租金契约模式的家庭联产…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思路主要有农村土地的公有制、私有制和多元及复合所有制三个方向,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近年来,基于农民视角的实证调查为研究土地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部分学者的调查显示,多数农民对土地承包制比较满意,农民土地私有的意愿近年来在增强,同时大多数学者的调查显示农民比较赞同土地承包关系三十年不变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使用权资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从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以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为目标,提出通过土地使用权资本化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实现"工业下移"和城乡双向互动,当前以农村宅基地的资本化流转率先突破最为可能,在分析成都市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此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正努力从温饱走向富裕,但现有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流转效率过低和浪费严重现象使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为解决此问题,文章首先拓展了制度变迁与产权理论,并运用拓展的理论对现有土地制度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完善的目标、途径及评价标准,提出完善土地制度的具体措施:给予农民永续承包权,提高被征地农民权利与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多,农村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农村土地纠纷事宜也呈上升趋势,为此,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即成为基层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人就目前农村基层的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正努力从温饱走向富裕,但现有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流转效率过低和浪费严重现象使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为解决此问题,文章首先拓展了制度变迁与产权理论,并运用拓展的理论对现有土地制度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完善的目标、途径及评价标准,提出完善土地制度的具体措施:给予农民永续承包权,提高被征地农民权利与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6.
何青 《经济论坛》2002,(8):50-50
近几年来,关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探讨一直没有间断过。目前,被誉为“第三次上地革命”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短期优势已见端倪,长期成效尚拭目以待。 土地流转制度的核心,便是转让土地的承包权也即使用权,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操作方式,主要有土地折股和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土地析股,是指农民以自己的土地为股份,成为农业企业的股东。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则是指农民把土地承包权有偿转让给土地经营大户。 毋庸置疑,不管哪一种上地流…  相似文献   

17.
都市农业的发展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是西安郊区农业发畏的必然选择。农户作为行为主体,具有一般行为人的特征,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和自己面临的约束下,会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行为导向。单纯从经济效益来考虑,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是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在商品化的经营条件下,不可能取得利润(考虑到工资支出)。西安地区人均土地面积决定了农户不可能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对土地使用权分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问卷中的农户数据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土地使用权分配的影响。通过计算农地流转前后的土地分配基尼系数,测度了农地流转影响土地使用权分配的结果,研究显示:农地流转促进了土地使用权的集中,但集中的速度并不快,各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在市场化农地流转中,土地较少而又贫穷的农民缺乏能力和优势转入土地,导致土地使用权集中。农地流转难以解决公平问题,农民获取土地仍然主要依靠村组集体的初次分配和二次调整。在符合农民认同、规则明确稳定的条件下,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能做到公平与效率相容。因此,村庄集体需要积极培育民主、发展农民自治组织;基层政府需要抑制自己调整土地的冲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支持和监督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  相似文献   

19.
明晰的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有序、高效、积极流转的前提,进而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服务。但目前中国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尤其是主体制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改革》2011,(2):20-21
作为一个与土地打交道的洋博士,他想利用广西的阳光、空气、温度去赚欧美国家的钱,实现亩产净利润1万元的目标。同时,他要将自己的经验教给更多的乡亲,让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