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的三项经费是指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的各项经费,分别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14%、2%、1.5%计算扣除,是企业所得税计算中准予扣除的项目。在企业日常的所得税申报中,按照新《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虽不提取职工福利费,但也可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的比例进行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处理。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执行,三项经费的税前扣除在计税依据、提取比例、扣除限额及结转扣除等方面与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上有着差异或新的适用情形,因此,在企业所得税日常申报中应予以关注与区分。  相似文献   

2.
2014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九号———职工薪酬》明确了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内容,进一步规范了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方法。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企业职工薪酬在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福利费的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国税函[2009]3号和财企[2009]242号这两个文件对职工福利费的处理方法存在很多的差异,这既影响了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又影响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关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对职工生活诸多方面以多种形式另外给予补助,由此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现象,特别是大型企业尤为明显,企业普遍办有医务室、洗澡堂、幼儿园等五花八门的福利体系.会计核算上应付福利费就应运而生,职工的生活相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和补充.从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取消了福利费的计提,这对企业各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应付福利费的会计核算与纳税管理入手,从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该项政策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2007年新制定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处理和要求,仍存在一定差异,而且这是税法与会计准则间最主要的差异之一.引发固定资产折旧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税法和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基数方面的差异、折旧年限以及预计残值等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都将影响企业会计做账、纳税等工作的开展,所以如何对这些差异进行调整,并在未来政策制定中尽量避免这些差异的存在的,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本文正是在此意义上,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差异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对企业的影响和未来可以进行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2012年修订发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本文对我国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涉及的单位价值标准、分类内容以及账务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新旧制度衔接中涉及的账务处理问题,以便更好的做好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职工福利费 1 职工福利费的提计。 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要依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要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要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相似文献   

8.
潘华林 《时代经贸》2013,(18):118-119
财政部于2012年修订发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本文对我国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涉及的单位价值标准、分类内容以及账务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新旧制度衔接中涉及的账务处理问题,以便更好的做好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在原准则基础上作了许多重要调整,这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财务和会计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新准则对煤炭企业的在职工薪酬、维简及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的重大影响详细分析,指出了新、旧会计准则在实施中对企业会计核算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条企业会计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以下简称旧制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取代“时间性差异”,同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暂时性差异进行处理,并对计量、列报做出了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维护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国家、股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等有关精神,财政部于2009年11月12日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从财务管理角度明确了职工福利费的定义、列支范围、原则和要求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振选 《当代经济》2008,(4):118-119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职工薪酬的规定与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有了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与国际接轨上、理念上、内容及核算方法上以及薪资信息的披露上等。对这些差异的理解与与领会有利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施行。  相似文献   

13.
一、新准则要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后简称新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  相似文献   

14.
邹俊 《大陆桥视野》2012,(18):68-68,70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职工薪酬》规定,“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不仅包括过去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以及主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如何进行新旧账务处理进行解析,使会计人员对此变化部分引起关注。确保新旧制度顺利衔接、平稳过渡,促进新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如何正确解读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以及主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如何进行新旧账务处理进行解析,使会计人员对此变化部分引起关注。确保新旧制度顺利衔接、平稳过渡,促进新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如何正确解读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升阳 《时代经贸》2010,(22):225-226
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2007年新制定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处理和要求,仍存在一定差异,而且这是税法与会计准则间最主要的差异之一。引发固定资产折旧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税法和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基数方面的差异、折旧年限以及预计残值等方面的差异。雨这些差异都将影响企业会计做账、纳税等工作的开展,所以如何对这些差异进行调整,并在未来政策制定中尽量避免这些差异的存在的,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本文正是在此意义上,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差异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对企业的影响和未来可以进行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体系已经形成.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以及规定的主要内容:研究了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特点,并时新准则职工薪酬会计核算进行了具体解析;最后,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使新准则的相关规定在会计核算中能够得以深刻的认识和更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新准则中的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中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也就是说,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等而给予职工的一种补偿或报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结束了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模式的历史,统一并调整了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征管要求等等,本文将在介绍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同时对新旧所得税制主要差异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