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的建筑的历史、文化做一次简单的概述,结合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修缮理念展开论述,随后具体分析在古代建筑遭遇损伤之后的修缮工程如何完成.  相似文献   

3.
杭州灵隐寺前的冷泉亭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历经 1 200多年变迁,从一座山中路亭演变成为一处著名的人文景 点。它的演变极具代表性,反映了中国古代风景建筑的文化特 征和风景营造中的审美嬗变,具有研究价值。梳理了冷泉亭的 景观变迁历程,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总结各时期发展特点。 重点辨析了冷泉亭变迁过程中的建筑选址、体量、存废三方面 的权衡关系。认为在长期发展中,风景建筑受人的审美和环境 作用,其形式和位置不断被调整,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该案 例的研究,对于理解古代风景建筑的营造逻辑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教建筑是我国古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域性道教建筑特色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解剖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结构,都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从老君洞建筑发展特色角度,分析地域性道教建筑发展的现状以及影响,探讨道教建筑更深层次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山西省万荣县飞云楼在古代县域人居环境规划中的意义.通过研究飞云楼与古代万泉县的泉、山、河等山水形胜的空间关系,从县域规划角度对其重要标志性建筑进行了解读分析.并进一步扩展思考了中国古代县域规划方法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书史,以图书的内容、形式、作用为图书分期的依据。把古代的图书事业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图书事业的萌芽时期;二是图书事业的初兴和发展时期;三是图书事业的壮大和兴盛时期。中国古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人类文化和整个社会进步的进程。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具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提倡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生活居住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这也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师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有苏州园林,是中国典型的建筑物的代表.现代建筑设计中,像一些公园、楼房、小区、亭台的设计等,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学语言元素的影响.因此,传统文学语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显而易见,其重要性也可见一斑,故传承中国传统文学语言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知识观念为人们立业、修身、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发挥着实际的指导功能,同时它又与指导人的社会实践、揭示各种社会关系连在一起,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中国古代的知识体系是在人类对事物的分类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学术分类与图书分类是支撑中国古代知识系统的一体两面,二者共同推进了中国古代知识体系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知识阐释以天人合一为起点,以人们观念中的大"道"支配知识的外在表现方式,以追求人的身心和谐统一为目标。这些观念的形成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传统知识体系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封建王朝的发展,中国的"重农抑商"虽然时紧时松,但却一直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主流经济思想.而在经历了群雄政权,战火纷扰的民不聊生时期,随着秦朝的覆灭,由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也迎来了中国商业史上的第一次高峰.汉代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其商品经济的发展,冶金业、 制盐业相当发达,陶瓷和纺织业也蓬勃发展,对外贸易较为频繁.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建筑要想在世界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话,首先要形成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内在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相一致的体系,寻找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共识点、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空间形式的多元交汇点、建筑内在生命与外在形式的契合点,推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大会计"理论为基础,按照以维护产权完整的角度概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各时期的会计思想.现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在面对困扰我国经济学界和政府会计信息失真、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及这一时期会计准则的制定等一系列会计问题时,不要忽略中国自己的会计思想的发展逻辑和演化路径,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建筑的实例分析,从城市规划、建筑构件和建筑空间方面分析,研究并总结实物模数对古建筑的影响,以期对现代的建筑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旭 《经济师》2010,(8):72-72,78
郡县制自建立以来,对中国古代以至近现代城市体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对于郡县制的系统分析,总结了郡县制对于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包括城市布局、城镇体系等五方面的内容。并就郡县制对近现代城市体系发展造成阻碍的原因进行解析(监督、财政、城乡统筹三个层面),以期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又称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自海上丝绸之路出现后,其繁荣程度及其历史影响远远胜于陆上丝绸之路。当代法国著名东方学家阿里·玛扎海里教授曾经对陆上丝绸之路倍加称道,  相似文献   

15.
常德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林德 《经济地理》2000,20(1):57-62
本文将湖南省常德市域城镇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划分6个历史时期,分别揭示了各时期其发展和布局的基本特征,并对各时期其发展条件也作了必要的阐述,最后作了规律性总结.旨在为今天进行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供必要的历史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筑图案种类繁多,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既记录着时代的发展轨迹,也传承特定的美学文化。伴随建筑行业的发展,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图案引入图案设计教学尤为重要。在图案设计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图案特点,重新设计图案设计课程的内容与结构,采用灵活启发与思考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讨图案设计的风格与艺术表现手法,在反复临摹、体味中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7.
建筑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从最初的穴居和巢居,发展到后来各种形式的楼宇和房屋,我们可以说建筑与人类密切相关.人们在建筑围合的空间内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活动,遮阳避风雨、休养生息、会客娱乐等等,建筑空间因此而被赋予了人的属性和特征,成为了满足人们多样需求的场所.本文主要从中国明清宫殿建筑空间中探究其人性化因素,将其放入中国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中,结合为新时代建筑人性化因素体现,再用以指导中国新时代的建筑空间营造,才是中国建筑空间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每年建筑总量,而民用建筑发展更为迅速.民用建筑暖通工程主要包括通风与空调、热水、建筑围护结构和照明等等.本文将对民用建筑中的暖通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出发,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源头——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从中归纳出先秦之世,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已初步形成,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可以更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20.
公元618~907年是中国与阿拉伯古代贸易往来的重要时期。当时的中国处于唐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地区则从穆罕默德传布伊斯兰教开始,历经四大哈里发时代、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这段期间可谓中阿古代贸易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文章着力探讨了唐王朝与阿拉伯之间的贸易交流,包括双方的陆路与海路贸易交通路线,贸易主体和主要贸易语言,进出口商品构成以及双方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