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李朝晖 《开放时代》2005,2(6):134-139
日本人的语言表达忌明了、喜暧昧。日语中有很多含义模糊的表达,而且日本人也喜欢使用具有模糊功能的词语,日本人的这种表述习惯时常会引起跨文化交际的误读。不可否认,语言背后隐藏着人们的处世哲学和行为价值观念。通过分析这些文化因素,可以看出日本人使用模糊表达与日本人崇尚“以和为贵”、强调集团观念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冲绳虽然在地理上处于东亚中心,但与日本的关系依旧暧昧,其独特的意义在东亚中还未被定位。“知识的亚洲和现实的亚洲·冲绳会议”呈现出试图理解冲绳和他者的姿态,营造了尊重思想的自由空间。与会者的发言中有意识地贯穿着关于“现场”和“现场性”的主题,支撑他们讨论的是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统治的经验,“不在场”的朝鲜成为编织语言的原动力。冲绳人、中国人和日本人,当天在朝鲜殖民地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人看来,网络游戏是一个暧昧的字眼,因为它是带着暴力、色情的原罪诞生的.一些媒体关于有些青少年因为沉溺于网游而荒废学业、滋生暴力、触犯刑律的报道,让许多人认为网游是社会的精神鸦片,青少年的健康杀手,甚至有些IT老记对网游也都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4.
赵苗 《经济研究导刊》2010,(16):232-233
在漫长的中日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日本出现了大量的汉文学作品.所谓日本汉文学作品是指日本人用汉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的语言艺术,包括汉诗、汉词、汉文小说、汉文散文游记等.汉文学是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汉文学史则是20世纪初在西洋史学影响下的新兴产物.主要梳理了20世纪日本汉文学断代史及分体汉文学史,并对未来日本汉文学史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王娟  张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187-188
日本人长寿不是什么秘密,然而日本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日本人的饮食习惯解析了其与日本人健康长寿的关系,并展望了日本人饮食的未来走向,相信这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将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 文词固定简练的俗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其必定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国民性的特点.岛国根性作为日本人最具代表性的国民性之一,其特点必定能在谚语中得以体现.本论文旨在以谚语为切入点,通过岛国根性的特点在谚语中的体现来深入认识日本人的岛国根性.首先,对谚语与岛国根性从定义及其关系上进行探究.其次,从对照的角度出发,先从谚语分析岛国根性的协作性、 危机意识、 缜密性和勤劳坚强等积极的特点,再从谚语分析岛国根性的排外性、 不安、 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等消极的特点.然后,从地理环境、 历史原因、 农耕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探究日本人岛国根性的形成原因.随着当下全球化的发展,日本人自身应该正确认识岛国根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7.
日本内阁改组 9月14日,菅直人在民主党代表(党首)选举中击败竞选对手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连任民主党代表.根据日本首相选举机制,国会中多数党领袖通常自然成为日本首相,菅直人因而得以继续担任首相一职.  相似文献   

8.
赵苗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213-214
日本是世界上现存汉文学作品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汉文学作品是指日本人用汉字创造的汉诗、汉词、汉文小说、汉文散文游记等.对于日本来说它是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来说,这些用汉字记录下来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情感上令人亲近,而且通过对日本汉文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宽中国文学的研究视野.主要对20世纪的日本汉文学通史进行总结与评析.并对21世纪日本汉文学史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日语学习中我们最初面对的问题就是日本人的姓氏问题。日本是由许多岛屿组合而成的发达国家,土地狭长,人口不多,但却拥有为数不少的千奇百怪的姓氏。日本是受汉文化影响而用汉字取姓的国家。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日本人姓氏的了解并不能用传统的中国思想去概括。在古代汉文化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人自己的文化思想已有了雏行,之后与汉文化相融合,便形成了现有的日本文化。在这种影响下日本人的姓氏文化更为复杂。本文试从日本人姓氏的由来、类型以及日本人姓氏的特点三个方面入手,浅谈日本人的姓氏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住了很长时间的英国人比特·塔斯卡,是德赖斯纳·卡赖斯奥特证券公司战略分析师.在他看来,现在日本中产阶层的生活非常寒酸."几年前,以年收入300万日元(约20万人民币)为主题的书(在日本)非常流行,而这种书在英国是绝对卖不出去的.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怀着对美好前程的向往,来自中国南方的文燕东渡日本求学,1996年毕业于日本中野商务学院.带着樱花国度的芬芳、带着日本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理念,文燕回国投身到火热的经济建设中,最终成为一名江西省修水神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2.
石云平 《经济论坛》2001,(12):34-34
日本人有自己独特的谈判方式。有人认为日本人是很难对付的谈判对象;但是,如果了解了日本人谈判风格中的文化因素,并熟悉他们的社交和商务习惯,在与日本人谈判过程中,就会减少困难,这对促成谈判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关注的是日本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过程中的“风俗改造”,以及“公德建立”和小学修身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所带来的“人”自我精神的近代转型,即传统社会向近代精神文明的转型.一切社会改革需要人的新风尚、新思维,需要人自身的整体改造去实现.日本近代社会转型的经验说明:一个自信的民族对传统的改造与更新是不应该感到畏惧和恐慌的.同时,明治二三十年代小学修身课本中,以儒家为核心的“忠君爱国”与日本的“皇国”、“皇民”结合为一体的教育酿成的军国主义,不仅危害了日本本国人民,更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仔细、深入分析正反两方面的利与弊,也许会给当今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孙歌 《开放时代》2002,(3):134-139
正是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中国社会所通行的那个“日本人为什么不认罪”的问题是抽象的和缺乏力度的,因为中国市民并没有把自己的愤怒与日本国内进步人士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相反,却在事实上把“日本”处理成了铁板一块。而在现实中,不仅很多日本人为了揭示历史的真相而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而且当“日本”关起门来的时候,日本人之间的较量并不比“中日之间”的较量逊色。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6月7日在东京见到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这是两人3个多月来的第二次会面.这次中曾根大臣是中日高层经济对话的日方议长,杨部长则是陪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访日本,王岐山副总理为中方议长.用日本外务省的话来说, "眼下的国际社会直面各种问题,不透明的感觉也日益加深,此时日中两国发挥各自的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服不但富有日本传统的文化特征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它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和服的发展史和和服的基本文化,由此阐释了和服中的日本文化和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代日本,在旧有的世界霸权结构分崩离析而国际政治秩序发生重大重组的20世纪30年代,作为帝国主义的一极深深介入到称霸世界的进程中.与此相呼应,日本知识精英就现代性问题,发表了极具后发展地区和国家特殊经验的见解.1942年召开的“近代的超克”座谈会,其议题不仅传达出二战前日本人对现代性的矛盾体验,还在战后一再被重述.然而,这个“超克”论式的叙述,并没有跳出叙述对象所规定的现代性思维架构,因此未能对日本的现代化道路本身给出根本的反思.本文以“超克”论的话语史为分析对象,透过对日本国家“脱亚入欧(美)”现代化战略的批判性省察,尝试反思“东亚现代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善颂是个谦虚的人,他喜欢用"学习"来描述自己的工作迁徙. 出生于台湾的他曾经在日本、美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工作过.大学毕业后,他到了日本东芝工作. 江善颂回忆说:"1986年的时候,日本的半导体业很强,到那里去也是学习."  相似文献   

19.
钱静 《经济导刊》2007,(11):76-77
货币一直在升值,市场里的资金在泛滥,钱太多了,源源不断地拥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在急剧膨胀,股价持续攀上新高……这是当下中国市场的写照,不过,这也正是学者对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描述.很多人认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如同当年的日本,由此中国股市正在重蹈日本覆辙的呼声甚高.市不是真正产生了这种危机?我们需要认真将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比较.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在3年里对美元升值一倍,加之日本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曾疯狂一时,然而,在股市和楼市不断跃上新高后,泡沫最终破灭,日本经济陷入萧条,股市和楼市一蹶不振,并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企业和金融机构也接连倒闭,历经十余年经济停滞,至今难以恢复元气.这就是所谓的"失去的十年".  相似文献   

20.
黄俊杰 《开放时代》2004,2(3):29-42
本文以日本据台前后日本驻华外交官上野专一、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与汉学家内藤湖南三位日本人,在十九世纪末期发表的论述台湾的文字为中心,分析当时日本人的台湾观,并探讨他们的台湾论述中所反映的日本知识界"脱亚入欧"的思想倾向及其问题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