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有股不流通,无法实施“国退民进”战略,在竞争行业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地位无法改变,企业经营机制得不到改善;国有股不流通,国有股难以形成合理价格,导致流通股价格泡沫较多,股市波动太大;国有股不流通,国有股大股东侵害流通股小股东利益事件就难以防范,影响股市发展。所以对国有股减持流通讨论直到现在没有停止。随着上市国企增多,国有股数量增多,国有股流通问题形势逼人。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本规模已达到3251.09亿股,占总股本比例51%,国有股所含净资产达到8186.7亿元。再不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随着国有大盘股的上市,积累的问题会越难解决,股市和国民经济发展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  相似文献   

2.
ETFs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志 《资本市场》2004,(8):24-28
通过ETTs实现国有股减持与流通,可以借鉴香港盈富基金的成功经验,以设立ETTs的方式,达到分期分批逐步减持,变国有股流通过程为投资过程、国有股减持由专业机构运作等目的……  相似文献   

3.
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非的主要问题是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比例过大且不能流通,带来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国家股、法人股的逐步上市流通,减持国有股,国有股权转让,以及送配股、转配股的逐步上市流通等多种途径,以实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4.
王胜利 《经济经纬》2003,(6):139-141
国有股一股独大与不能流通是历史造成的。当国有股的减持通过A股市场进行时,减持与全流通才变成同一个问题。反思国有股减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股票市场不能仅为国企服务,股票市场应回归其最基本功能;不能再固守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老路;重新提振机构投资者的信心;适当改变中国证监会的地位;应当停止上市公司国有股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管理者高层转让。  相似文献   

5.
<正> 国际社会对国有股出售的叫法并不一致,有的叫私有化,如俄罗斯,有的叫做民营化,如英国。OECD认为,国有股流通是一种官方释股行为,国有企业上市过程就是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尽管各国对国有股出售的叫法不完全一样,但目标基本相同,即都是通过转让国有股权改进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向本国居民或者其他投资者提供获取国有股权的机会,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因此,本文中的民营化、私有化和国有股流通(出售)含义相同。国有股退出有两种基本的思路:一是减持国有股,二是国有股全部退出现有企业。上市流通是国有股减持的手段之一,但是减持国有股并不是一定要求将国有股上市流通不可。国有股流通一般涉及到  相似文献   

6.
实现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是中国股票市场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目前国有股的减持既面临种种问题与困难。也存在着许多有利条件。上市公司根据情况,选择国有股回购,配售,发行债券,缩股等方式减持国有股。  相似文献   

7.
人们当然有理由期望一个跨度更大延续时间更长的大牛市。但是,这并不是说股市在行情过冷的同时不存在发展过热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至少上市公司圈钱存在过热的倾向,基金发行存在过热的问题,国有股减持流通存在过热现象……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是我国股权结构的一大特征,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高估和市盈率水平的扭曲。本文提出市盈率扭曲度的概念描述这种市盈率被扭曲的情况。研究表明,如果不存在境外股权,市盈率扭曲度与上市公司流通股所占的比例负相关,与国有股和流通股价格的比值负相关。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市盈率的整体水平下降,使市盈率的扭曲状况有所缓解。但国有股的具体减持途径和方式值得探讨,从维护股市稳定和社会公正的角度来讲,金融创新方式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9.
国有股退出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截至1999年11月16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股份已经达到1026.02亿股(不含国有法人股股份),这些股权,按每股净资产值计算,其价值为2607.42亿元;若按1999年11月16日的市值计算,其价值为9570亿元。如此庞大的国有股权价值,不仅标志我国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巨大成功,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积蓄了巨大的经济力量。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国有股不能进入二级市场流通,使这种经济力量很难有效地发挥出来。国家的持股结构不能得到调整,国家投资到上市公司中的成本难以收回,国家进入新的行业缺乏资金。因此,解决国有股权从上市公司中的退出问题(即国有股流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层次迈进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股事评点     
■社保基金如何影响股市?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日前表示,成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工作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周小川指出,不能简单地把社保基金视同于国有股减持。一方面,补充社保基金须适当减持、变现部分国有股,另一方面,社保基金出于保值、增值的需要也会投资于股市。 主持人:从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看,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基金,一直是稳定证券市场的中坚力量。许多人将社保基金入市看作洪水猛兽,认为国有股流通将导  相似文献   

11.
邱龙广 《经济论坛》2005,(22):106-107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公众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结构。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股权分置的问题十分突出:约2/3的股份尚未流通,仅有1/3的股份流通,尚未流通的国有股约占股份总数的一半,占全部非流通股的七成以上(敬景程,2005)。股权分置不但导致股权结构扭曲、  相似文献   

12.
近4个月的国有股减持,留给市场两个显著的变化,其一是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选择方面更加偏爱可转换债券;其二是以国有股权为标的的并购业务备受关注。对可转换债券的偏爱原因,除了市场利率较低的刺激以外,避免10%募集资金的上缴是又一个主要原因;并购国有股,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使国有股权数量下降,可供减持的基数下降,上市公司在控制权方面可以少受些损失。产生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控制上市公司的人(代理人)追求控  相似文献   

13.
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论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建立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 :国有股权在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作用是什么 ,以及国有股权比重应该如何调整。以截止 1 998年底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我们首次考虑了股权结构内生性可能 ,以及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过程中面临的逆向选择问题 ,即在上市前业绩较差的公司 ,由于其较差的初始业绩导致较低的可流通股发行额度 ,政府不得不保留更多的国有股 ,从而表现为上市前业绩越差 ,上市时国有股权比重越高的反向关系。给定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独特制度环境 ,我们有以下发现 :( 1 )公司上市后 ,国有股股东有助于改善公司业绩 ;( 2 )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 ;( 3 )公司上市后 ,国有股权比重内生决定于公司利润最大化过程 ,上市后的业绩越差 ,国有股比例越低。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 :政府减持国有股不能“一刀切” ,而应以公司业绩为依据 ,首先在上市后业绩较差的公司进行减持。  相似文献   

14.
占沪深两地股市总量近三分之二的国有股与国有法人股不得上市,是我国股市目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之一。首先,这种状况不符合公司法关于公司普通股可流通的一般规定,违背了同股同权的原则,本身就构成股市运作不规范的重要表现;其次,国有股与国有法人股的不能上市使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无法改变,政企分开的改革目标不能实现;最后,在国有股长期不能上市情况下,它的潜在市场价值与流通股市价之间的差异有扩大趋势,这对股市健康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未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与国有法人股年复一年积累起来的巨大数量,已经成为悬在我国股市头上的达摩斯剑,如果不能适当处理,随时可能对股民心理与股市行情造成发性灾难性后果。解决国有股上市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刘伟四 《当代经济》2006,(18):58-59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而导致的"同股不同权不同价"现象.不同的利益导向造成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置,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对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极其不利.截至2004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的总股份为7149.43亿股,其中非流通股数为4542.91亿股,占63.54%,而其中国有股份占74%.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股市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有着最现代化外套的股市却从一开始就植入了计划经济的心脏,它的存在演绎了中国股市不知多少的"悲欢离合".因此,股权分置改革期望通过非流通股减持流通来优化股权结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余秀荣  余波 《经济师》2001,(11):113-113,120
文章深入分析了国有股减持的原因 ,指出国有股减持方式设计应围绕国有股减持的出发点进行 ,并比较了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回购、配售、股权转债权的条件 ,进一步提出了两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陈颜 《经济师》2001,(11):107-108
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证券市场只有 5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是全部流通的。其余上市公司股权中 ,约 1/3是流通股 ,2 /3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是非流通的。如何顺利地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的问题 ,已成为管理层和投资者都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全面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并着重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国有股减持的相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股份回购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遗留及证券发行制度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同股不同权、股权分割、国有股难以上市流通等问题。据统计,在公布2000年中报的深沪两市A股公司中,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超过50%的公司有498家,占全部1040家公司的47.88%;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比例超过75%的公司有40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9.04%。这不利于社会公众股东  相似文献   

19.
李丽 《经济管理》2003,(17):31-35
国有股减持是改善公司治理和充实社保基金的重要举措。国有股减持必须贯彻公平、稳妥、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国有股减持必须明确国有股减持的性质,设计合理的减持措施。补偿流通方式、缩股流通方式、场外竞价方式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找到一个能使各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国有股减持的可选择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信为国有股减持有三种思路:国有股流通、国有转让和注销。针对不同的国有股减持思路,目前学术界、决策层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减持方案,但这些方案,即便是曾被市场公认为最好的国有股配售,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国有股减持的进程也因此受阻。本重点构架了三种国有股减持的可选择方案:股份回购与配股相结合、股份回购与增发新股相结合和国有股有条件折股上市,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市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