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由于环境的破坏以及常规能源储量的不断下降,能源需求结构急需调整。GDP、人口总量及产业结构等因素均会对能源需求量产生影响。为减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在制定能源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节能二者的关系,控制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实现能源构成多元化,确保总体能源供应安全,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环境。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支持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浙江省2005—2016年能源消费等统计数据,以LEAP模型为研究工具,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浙江省2020—2050年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浙江省能源需求及碳排放将会持续增长;在充分挖掘浙江省节能减排潜力的条件下,浙江省能源需求及碳排放未来能够实现缓慢增长甚至有所下降。研究发现:短期来看,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是浙江省降低能源需求总量的最有效动力;长期来看,经济转型即产业结构优化,是降低浙江省能源需求总量的最有效路径。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是浙江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未来十年,全球资源能源格局将呈现三大新趋势:需求增长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这些变化对中国而言将是实施全球资源能源战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再工业化"周期带来机遇。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因素将持续影响全球资源能源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债台高筑、消费萎缩、人口老龄化,以及总体增长低迷的趋势不会改变,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和人均消耗量也将趋势性下降;另一方面,未来十年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能源相对稀缺的国家,而运输对能源的需求量则十分庞大。传统的运输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在能源稀缺社会中,要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运输系统进行改造,抑制其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现代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费雪指数分解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我国能源强度指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诸因素中效率份额的贡献占绝对主导,结构份额的影响较少,产业部门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的累计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从时间演变的角度看,能源强度下降幅度呈现明显逐年放缓趋势,产业部门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逐年减低。(2)1981—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ΔTFP)每提高1%,能源消耗强度(ΔI)相应地降低约0.33%。作为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能源强度不断降低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耀彬 《财经研究》2007,33(11):72-81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协整分析来实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出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联系,且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的短期纠正力量并不很强;现阶段城市化对我国能源需求的贡献作用尚比较小,而且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推进模式是中国降低能耗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选取1987—2009年中国工业部门能源需求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修正的AES模型和MES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工业部门中生物质能对化石能源的内部替代问题。结果显示:中国对生物质能的需求量会随其自价格弹性的降低而增加;传统化石能源(石油、煤炭)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同向变化表明,不能依靠价格诱导降低其需求,但价格诱导可促进生物质能对石油和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据此得出:中国的石油和煤炭两类化石能源呈现出"吉芬物品"或"低档物品"的特性,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生物质能则表现出"正常物品"的特性;生物质能是传统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品。  相似文献   

8.
分析预测我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是制定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各国制定能源战略的传统出发点和基本目标,一般都是为实现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能源需求是什么,对制定我国的能源战略和政策有根本性的影响。不同的能源需求,对应着不同的能源资源要求、技术要求,相应产生的能源安全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对202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2020年的能源需求有多种可能性目前各方对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  相似文献   

9.
杨军 《经济论坛》2011,(9):61-63
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能源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不断加大。由于河南能源资源的单一性和有限性,河南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果能源供给增长速度滞后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河南经济必将受到重大影响。能源需求的满足程度、能源供给的安全问题甚至比人力、资本、技术更为重要地决定着未来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加强规划,寻求对策,加快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应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套期保值资金需求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介绍Blank的套期保值短期资金需求量模型。给出了套期保值长期资金需求量的模型。并简要的分析了套期保值资金的需求量对套期保值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21世纪我国能源需求预估和我国能源现状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能源需求的增长量将会很大。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见表1)可以看出,2000年的能源需求量约为1980年的两倍多,2030年则接近1980年的6倍。从人均能耗来看,我国人均能耗很低,1985年为0.8吨标准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日本的1/8,苏联的1/10,美国的1/20。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代社会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12.
基于SDA法的能源消费影响关键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因数分解法,本文分行业研究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关键要素,将影响能源消费变动的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变化、技术系数变化、国内最终消费比例变化、资本形成总额比例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以及最终需求总量变化等6个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技术系数变化是影响中国能源需求量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能源强度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也是影响能源消费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在影响中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各行业中,电力、蒸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等6个行业对中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能源供求形势分析及改善能源短缺状况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对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省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吉林省属于能源资源短缺地区,近年来能源储量与生产情况不容乐观,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能源短缺将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辽宁省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VAR模型,并应用辽宁省1978—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辽宁省能源消费与各类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其中,重工业比重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长期影响最为显著,第三产业比重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中都可以看出,人口因素对能源消费的扰动与其他因素相比是最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大。本文运用指数因素分解法,根据“联合产生和平等贡献”原理,研究了中国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耗能产品进出口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宄认为:1980—2005年进出口能源强度的下降,是由于出口商品能源效率变动的推动,贸易结构变动反而促使能源强度上升,对总能源强度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出口商品。同时认为,在中国国内市场对高耗能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时期,高耗能产品净进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ARDL模型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长期弹性是0.51,而短期内影响关系不显著;而且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到能源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及分解过程中,针对区(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必要构建一套公平、科学的指标用于测度各区的能源需求。文章应用LMDI方法选取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城镇化率等9项因素对城市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获得各因素的贡献率,依据9项因素贡献率大小确定影响能源消费的7项关键指标及其权重值,构建指标评价模型。进而根据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指标评价模型测度各区能源需求的综合指数,通过对比分析各行政区综合指数值大小和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将广州市11个行政区的能源消费分为高、中、低速三类增长区,可作为分解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能源和水资源存在相互依赖的纽带关系,文章利用水资源评估和规划工具(WEAP)与长期能源替代规划工具(LEAP)的连接定量地核算了两者的纽带关系。通过对现状情景、能源转型情景和节约用水情景下能源生产的水资源需求量分析,利用基尼系数和不平衡指数对能源生产的水资源需求量和水资源总量分布的匹配程度进行了分析。针对水资源供给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从水资源在提取、输配和处理三个环节进行了核算和分析。基于以上单向关系分析,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三种发展情景下,鄂尔多斯市的能源生产和水资源总量匹配程度较差且部分地区不平衡指数较高;2015年能源生产的水资源需求量占全市水资源供给量的10.54%,水资源对能源的需求量占能源消费量的3.35%。区域间能源用水强度和水资源用能强度存在差异,导致区域间节能和节水的协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需求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何科学地预测我国能源需求量,对于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是处理多个相关经济指标的分析和预测最容易操作的模型之一,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能源需求量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消费量组成,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应用VAR模型对我国中长期的能源需求总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进行预测,为科学地制定能源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未来2015年和2020年能源强度目标出发,首先,通过构建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将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工业化程度、城市化率等因素纳入到了模型当中.其次,通过合理的能源影响因素未来值的设定,预测出未来即2015年和2020年的人均能源消费量,进而得到了预测能源强度值,其略高于政府计划值,说明我国未来能源节约的压力还较大.再次,考虑到影响因素未来值设定的偏差,通过微调这些因素,进行单变量敏感性分析,我们发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将成为实现我国未来能源强度目标或资源节约的首选.最后,能源的相对价格和贸易结构的改变.据此,我们提出能源节约的政策建议,必须实施能源的强制节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