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雨林 《中关村》2012,(6):39-39
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创新都是最重要的支撑。用友公司是一家高科技软件企业,多年来,我们在创新方面积累了一些实践和思考。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的创新,最关键的有三个要素:第一,要结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第二,要把握产业的发展趋势;第三,要结合公司的基础和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08,(11):86-87
以“立足中国,服务全世界,打造国际一流企业”为愿景,以“行者科技,成就未来”为口号的行者集团历经了名牌战略阶段(1991.7—1999.10)、多元化战略阶段(1999.10-2005.6)后,从2005年6月起,迈入了国际化战略阶段,并初步打通了通向国际的战略道路。  相似文献   

3.
明星 《中关村》2012,(6):92-95
伴随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的诞生和发展,海淀园高科技企业党建工作从无到有,党组织和党员数量从少到多,持续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自中央领导习近平、李源潮同志2009年对园区“科技精英”入党增多做出重要批示以来,海淀园工委抓住全国开展创先争优工作这个契机,在海淀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09,(9):54-55
历经14年的发展,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一家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业内领先的调度与指挥通信系统提供商。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公司董事会审时度势,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细致的准备,于2009年7月26日,创业板发行申请受理首日向证监会提交了发行上市申请。  相似文献   

5.
企业要能够从自身价值链的角度来思考CSR工作,在企业创造价值的每一个环节考虑是否符合CSR要求,以最终减少企业运营的风险与企业危机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09,(6):14-14
时下的民营中小企业仍然存在很大困难。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当前银行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指出,“由于政治风险、商业风险、交易成本风险,银行对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确实不够积极,这是客观的原因。”他以成本风险为例,“银行和大企业签合同,一个亿的合同一次签完;如果和小企业签,500万的一次合同要签20次;而且贷款要跟踪企业情况,大企业跟踪一个就可以,而小企业要跟踪20多个,成本变得非常高。”日前读到中关村海淀科技园的一则消息: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05,(5):117-117
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发端于1991年,是全国第一家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术产业基地;堪称“中国硅谷”——中关村的“一颗明珠”。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作为我国第一个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工业园,历经14年的经营擘画,已从昔日的一片村庄,变成今日人文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备、  相似文献   

8.
夏颖奇 《中关村》2004,(6):25-26
近日,由于留美博士胡晖在中关村以15万美元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 两年增值120倍,一时被称为“胡晖现象”。这其中所引发的种种思考,说明中关村高科技研发由于海归企业的加盟进入了一个标志性的新阶段。“胡晖现象”很简单,就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被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按照美国的游戏规则一举收购。这种现象在硅谷每天都在运作和发生。一个小公司通过自己的高科技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或者上市或者被大公司收购,进而实现投资高度增值,这是每一个创业者的梦想。胡晖的公司在中关村首开先例,其意义不仅在于胡晖们的成功,也在于中关村众多的创业者和两千多海归企业,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在中关村的土地上走出来又一个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报道》2004,(12):26-27
虽然无论是电视广告还是烟厂本身宣传都无时无刻在强调这样一个概念——吸烟有害健康,但是烟草的魅力对于很多人来说依然是无可阻挡的。在步人2l世纪的今天,很多人类的梦想都已经实现。作为传统行业之一的烟草业同时面临着数字浪潮的冲击。目前烟草行业有140多家卷烟工业企业、50万职工,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既行使政府职能,又具有中国烟草总公司的企业行为,这就要求我国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在考虑电子政务需要的同时,又要兼顾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的宏观调控及电子商务的规划,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必然也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邓中翰 《中关村》2008,(10):89-89
对于中关村这个“星光中国芯”的诞生地,中星微人怀有深厚的感情。中关村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不拘一格引入和培养科技人才,并承担起国家重大项目的研发和推广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关村就像一架承载着创新使命的飞船,在二十年的历程中,不断创新、突破,跃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二十年中关村的发展,新型的“车马炮”的组合为她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FM365的彻底失败,正凸现出联想企业文化的那块“短板”。如今下定决心要作“百年老店”的联想,也许缺少的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廖翌湘 《中关村》2004,(1):75-75
中国企业,你的名字能否写进世界百年?像美国的“通用”、“吉列”、“柯达”和日本的“松下”、“丰田”公司等声名赫赫的大企业一样!它们的成功给世人带来了深层次的思索,那就是一个跨国界公司的历史性命题:生存与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3.
张睛 《中关村》2004,(11):61-61
2004年10月15日,以“创新与超越”为主题的2004中国石油高层管理论坛在北京召开。适值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建院20周年,石油企业的经理人与国资委所属企业的领导一起探讨企业特色,共同追求管理创新与超越。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院长李玉平在致辞中说:“目前欧美跨国公司经营战线的收缩体现出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而经济大国日本的企业仍在多元化经营中展现着辉煌。今天,我们将在众多演讲中感受到特色经营的独特魅力。”确实,作为国有企业比例最大的石油行业,有特色的企业思想、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与交流十分重要,尽管各个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14,(9):18-18
“创新型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一定要插上技术和金融的两只翅膀。”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如是说,道出了科技企业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而言,科技型企业无论大小、无论发展到哪一阶段,都改变不了其创新创业的本质属性,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而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资金补给,让科技金融的力量撬动科技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5.
关村 《中关村》2010,(2):13-13
清华科技园历经15载春秋的风风雨雨,如今许多自主创新项目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许多孵化后的企业已然成长为行业中的领军者。清华科技园作为国家实施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骨干成员,一以贯之地坚持“国际化、支撑平台、辐射发展”三大战略,以“聚集、聚合、聚焦、聚变”为发展方式,整合“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多方创新资源,努力营造卓越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08,(6):14-14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思想解放”撞击耳鼓,引发国人的回顾和思考。1978年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冲破计划经济僵硬的模式,走上改革开放的征途。1992年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制止了“左”的思想回潮,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人们更加关注“思想解放”,该具有怎样的新内涵呢?专家们概括为“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7.
江川 《中关村》2014,(11):68-68
这不仅仅是一次金融和科技的联姻,更是银行服务现代科技企业新模式、新机制的积极探索。 当互联网金融以波涛汹涌之势袭来的时候,传统金融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为现代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李政 《中关村》2004,(1):15-19
古巴的卡斯特罗在参观深圳一家著名的IT企业时,忽然转身对江泽民说,中国一定要搞好农业。卡翁的话不是凭空而发,以中国年粮食消费量(约5亿吨)的巨大数字,如果粮食发生严重短缺,在大量进口之际,会抬升国际粮价,这对古巴这样的粮食进口国而言几乎是致命的。显然,中国的农业问题不仅是自家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仅是对国民负责,也是在对国际负责。因此,中国的“责任”怎样才能“尽”到?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政策,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诉诸企业行为可能更有利于政治与政策层面问题的解决。在此前提下,作为一个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制度、团队与农业科技产业建设的大北农,正在从古老的中国农村深处解放与释放着巨大的潜力。它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使大北农成为一个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生活为一体的“小社会”,这个“小小社会”对于探索新型的现代中国农村很具有启发性,加上大北农的几何级数发展,让人们对它抱有一种期望。而这期望的一个负载者,就是大北农的老总、人称“中关村农民”的博士邵根伙。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产业报道》2005,(3):29-31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公司企业热衷于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游戏是其中一个项目。其实,培训游戏可不单单看游戏者的各方面能力,它可间接地传递企业哲学。下面将以宝洁小小的培训游戏为例,打开一个深入看待“培训游戏”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马文良 《中关村》2006,(11):68-69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企业间的全球化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应该说,这是中国企业成长壮大的表现。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似乎并不好走。以10年前即已走出国门的海尔为例,时至今日也未能建立预期的国际市场地位和企业形象,其主体市场依然是在国内。其他采用“蛇吞象”模式的几起大型跨国并购案也基本上都是乏善可陈。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全球化合作是否有其他路可走?国际化与全球化总体来看,除华为之外,中国企业能称得上国际化成功的几乎没有。大多数走出去的企业,不仅未能实现社会期待的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