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于2008年12月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国公布第一批违法食品添加物名单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于2008年12月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热新闻     
食品非法添加剂全单公布 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目前已经发现的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质全名单,意在提醒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不要存侥幸心理,鼓励任何单位、个人举报其他非法添加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监管,山西省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小店区分局从增强食品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认识人手,通过建立“非食品用物质实物展示柜”的方式,加大对企业和公众的教育力度。为此,该局广泛收集了国家公布的各种食品中可能使用的非食用物质进行实物展示。  相似文献   

5.
部分无良食品生产者为牟取经济利益,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成为近年来危及我国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社会公众经常误把非法添加物当作食品添加剂,从而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恐慌。本文首先梳理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体系,介绍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的区别,并总结我国食品中常见的非法添加物及其危害,最后,对如何监管非法添加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大众标准化》2011,(5):57-59
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有报道称,某些地区出现“黑”米线及其黑作坊.那些黑作坊里充斥着刺鼻的酸腐臭味,地上污水横流;工人们投放添加剂全凭经验“用瓢舀”,从不称量.为了让生产出来的米线、卷粉等够筋道和更白净,这些作坊在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了不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导致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制造出“黑”米线.那么,不该添加的到底是何物?商家为何如此宠幸它?非法添加后的“黑”米线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相似文献   

8.
从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具有造成大范围、系统性危害的风险。因此,今年食品安全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快解决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的问题,这也是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技术监督》2011,(5):12-13
从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具有造成大范围、系统性危害的风险。因此,今年食品安全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快解决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的问题,这也是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小企业》2010,(9):93-93
20余种食品禁止添加食用香料卫生部《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征求意见稿)》列出了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这些食品包括:纯乳、原味发酵乳、稀奶油、植物油脂、动物油脂、无水黄油、无水乳脂、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介绍,“十二五”期间,北京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数据库、应急毒物库数量将扩充,纳入鉴定的物质分别增加到3000种和1600种。  相似文献   

12.
这些貌似药品,实则为普通食品、消毒用品和保健食(用)品的“山寨药”,没有任何有效成分,要么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不仅容易欺骗消费者使用其治疗疾病,严重贻误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和风 《上海质量》2009,(1):72-75
被视为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食品添加剂,近几年屡屡惹祸,其中还有一些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被非法添加.……  相似文献   

14.
卫生部于2010年7月26日公布(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列出了20余种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  相似文献   

15.
《江苏企业管理》2011,(5):37-37
当前.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布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实施方案。将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列为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16.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在官网发布了今年3月被拦截的224批次不合格进口食品名单。来自德国的两款用了“金箔”的洋酒、墨西哥的“好时”袋装迷你巧克力、澳大利亚的“爱薇牛”中老年人奶粉等,均因违规使用某些物质而上了黑榜。  相似文献   

17.
甲醛次硫酸氢钠俗名吊白块,国家明文规定严禁在食品中使用。在本次抽查中,由洪洞县华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新牌腐竹,甲醛次硫酸氢钠检出值为30mg/kg,属非法添加。  相似文献   

18.
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发布后,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各基层局结合当地食品生产加工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新办法新措施,使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食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抽查范围 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对小麦粉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家企业生产的120种小麦粉产品. 抽查依据 本次抽查依据《小麦粉》GB1355-1986、 《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8]3号)、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9]5号)以及《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2011年第4号)等标准的要求,对小麦粉产品的灰分、脂肪酸值、铅、镉、汞、无机砷、六六六、滴滴涕、黄曲霉毒素B1、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甲醛次硫酸氢钠、二氧化钛等13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地沟油”、“毒奶粉”、“毒豆腐”等事件频发,不法商贩与不良商家通过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的化学添加剂来非法牟利.尤其是三鹿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更是造成了新生儿患上了肾结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食品接触产品中的三聚氰胺的转移量也是需要注意的内容.如何通过一种实验方法来快速测定食品接触品种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迁移量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主要对一种快速检验三聚氰胺的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