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章远双 《金卡工程》2010,14(5):288-288
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以并购为主的企业资产重组。中国的海外并购由于起步较晚,深受国际跨国并购影响的同时,也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本文在阐述了中国海外并购的现状、概念以及类型之后,简要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趋势,借此希望给予后续中国海外并购实践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深度观察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渐入佳境 在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联合并购方式兴起、民营企业并购增加、品牌和知识产权并购升温等新动向很值得关注,显示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企业自身的规模效应。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虽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也频频出现。应对海外并购风险,提升并购成功率是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及风险进行分析,从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等视角剖析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出持续活跃的趋势,然而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却并不高。在海外并购出现热潮的情况下,以TCL集团并购汤姆逊公司的经典案例来剖析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持续活跃,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回顾中国企业走出去征战海外的历程,可以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分为不同的阶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也从初始注重自然资源获取逐步向获取技术等优势无形资源转变。基于无形资源的视角,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演化特征与动机意图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于促进中国企业更好地实施海外并购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鞍钢 《时代金融》2013,(18):303-304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跨国投资、迅速实现国际化的首选方案。在全球掀起并购浪潮、中国"走出去"战略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热情逐年上升,但并购的成功率却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对近几年中国海外并购的现状和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海外并购的风险并指出了这些风险的根源,阐明海外并购受挫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行为无法避免的现象,但同时也提醒中国企业必须吸取教训、沉着应对。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刚  黄旭 《金融论坛》2006,11(6):41-46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和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增长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拓展银团贷款、外币等相关业务,并为开展综合经营和建立全球化网络提供了良机.在宏观上,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持谨慎乐观态度,警惕并购风险,重视海外并购但不忽视本土并购市场,力争将其他企业海外并购与银行自身海外扩张相结合.在具体策略上,作为融资者应注重考察收购价格的合理性、不同并购方式的风险差异和贷款保障体系;作为并购顾问应注重企业文化融合、经营管理理念和国家风险等问题,进而以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赢得客户,实现国际化、综合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态     
《投资与合作》2009,(12):13-1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跃 11月5日,德勤发布《中国崛起:海外并购新领域》报告指出,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依然相对活跃,且并购活动将开始转移至金融服务界资产。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6,(2)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讨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和风险,以万达企业近年来实施的几个海外并购为例,阐述其海外并购的动机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规避海外并购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国外技术与资源,以及消化我国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外国法律、法规的限制;缺乏专业人才;融资困难;并购后整合不理想;以及我国国内对企业海外并购还没有系统的法律支持与制度保障等.最后,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和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增长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拓展银团贷款、外币等相关业务,并为开展综合经营和建立全球化网络提供了良机。在宏观上,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持谨慎乐观态度,警惕并购风险,重视海外并购但不忽视本土并购市场,力争将其他企业海外并购与银行自身海外扩张相结合。在具体策略上,作为融资者应注重考察收购价格的合理性、不同并购方式的风险差异和贷款保障体系;作为并购顾问应注重企业文化融合、经营管理理念和国家风险等问题,进而以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赢得客户,实现国际化、综合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秦征旋 《时代金融》2014,(3):234-23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在"走出去"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海外并购进入国外市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中国海外并购遭遇政治风险的可能性也大幅升高。本文在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海外并购的主力军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政治风险,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并购背景分析
  跨国并购是国际市场重要的经济扩张行为,也是发展中国家和企业与国际接轨、掌握先进技术的重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并购浪潮不断加剧,跨国并购已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了海外并购的步伐,并且逐渐在海外并购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上汽集团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汽车集团,其并购韩国双龙汽车被称为“中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第一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和现状,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邻国印度做比较分析,得出我国海外并购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竞争地位.同时利用财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7年问我国A股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帮助中国企业顺利扬帆出海,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和现状,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邻国印度做比较分析,得出我国海外并购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竞争地位。同时利用财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7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帮助中国企业顺利扬帆出海,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16.
并购下半场     
《新理财》2012,(9):46-47,10
并购风起云涌,并购整合成"战后之战"。7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若最终完成,该笔交易将成为中国最大金额的海外收购案,也必将在央企海外并购的业绩中写下浓重一笔。自上世纪末中国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十余年间,央企在中国海外并购市场上一直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尤其是实力强劲的"三桶油"和矿产企业,频频在海外并购市场上出手,刮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中国风。除央企和"准国家队"国资企业(除央企之外的国有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外,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带来了机会。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诸多境外卖家为解决债务危机纷纷寻找下家,同时,海外并购也为中国企业寻求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张提供了机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资源需求量持续增加,能源和矿业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主要对象。伴随国内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拉动,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出现新动向。  相似文献   

18.
周竞 《时代金融》2013,(21):296+317
海外并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一国跨国性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直至整个资产收买下来的行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已经走过二十多个年头,从开始的零星并购开始走向世界,走上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并购之路。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从中找出潜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措施,是中国企业今后海外并购活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李留宇 《国际融资》2014,(12):14-15
根据普华永道的最新数据分析,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势头,交易总数量为176宗,较2013年同期上升31%,创历史新高。交易总额为408亿美元。就投资行业、并购目的地、融资渠道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显著增长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关注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并购的同时,我们也要对中国企业开始的海外并购给予关注.本文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