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状况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补充养老方式,在国外已成功运行20多年,引入“以房养老”的新模式将有效缓解我国的养老危机。本文对国外“以房养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其经验教训并提出对我国“以房养老”模式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务院和中国保监会近期发布若干意见以保证"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试点推广。美国作为"以房养老"模式发展最成熟、最完善的国家,其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文章通过"以房养老"模式的中美比较,归纳出美国"以房养老"模式的三个特点,并结合我国前期"以房养老"模式的实践情况,得出了完善我国未来"以房养老"实践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房养老”,无疑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养老生活水平,但将其作为一种模式,并想通过政策手段强力推动,除了存在所谓的观念障碍,技术操作难题外,诸多的现实问题表明“以房养老”作为国家的养老政策加以推广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苏丽蓉 《时代金融》2014,(7X):13-14
我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为了保障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要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住房反向抵押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西方国家取得较大成功,但是在我国却遭遇诸多障碍。本文中笔者偿试将信托独有的制度优势和利用价值运用以房养老理念中,创造一种新型的以房养老模式,该模式可以实现养老服务、投资理财和财富传承等功能,其优势和功能远大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目的在于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这种模式在我国推行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没有起到解决我国养老难题的作用。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对"以房养老"模式的推行风险与政策应对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阐述了"以房养老"模式的相关涵义,重点分析了"以房养老"模式推行风险与政策应对的内容,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养老机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房养老”或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是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养老保障压力的新思路。“以房养老”在国外发展良好,但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其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几个城市进行了试点,运行状况不甚理想。广州市也提出推动建立延税型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发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文章根据广州市的基本情况,以相关调研数据为基础,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居民需求意愿等方面,对广州市推行“以房养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养老保险风险释散方面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今天,我国的社会养老负担正持续加重,如果仅依靠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和传统的家庭赡养模式将很难应对.然而直接采用在西方国家有很大接受度的,可作为多支柱养老体系一员的“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目前状况下却屡屡碰壁.综合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及政策现实,本文分析了“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推广时遇到的三大障碍,并提出相应的破解策略,以期为我国“以房养老”模式的推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售房养老模式中金融运营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养老制度安排历经千年,形成多种养老模式.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即售房养老.并在探讨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金融机构在售房养老模式实施中的运营机制,以及目前要推行这种新型养老模式金融机制的尚存缺陷.  相似文献   

9.
郝灏 《时代金融》2012,(24):274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道路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突出,现有的社会养老方式还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基金来源模式,在中国实行"以房养老"政策,是对中国现有养老方式的补充,但此政策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更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郝灏 《云南金融》2012,(8X):274-274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道路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突出,现有的社会养老方式还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基金来源模式,在中国实行"以房养老"政策,是对中国现有养老方式的补充,但此政策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更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以房养老”的提案在两会期间引发极大关注,目前在我国上海、重庆等地已先期试行。以房养老是否真能养老,能否成为我国养老保障新的模式,专家们对此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推行“倒按揭”的必要性和意义,认为“倒按揭”养老模式既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减轻了国家社会保障的压力,并且有助于形成一种新型的“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养老制度安排历经千年.形成多种养老模式。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即售房养老。并在探讨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金融机构在售房养老模式实施中的运营机制,以及目前要推行这种新型养老模式金融机制的尚存缺陷。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有限的养老资源难以满足多样的养老需求,我国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方式,即能够发挥房产的作用,又能够为子女减轻养老负担。虽然已经对“以房养老”模式在全国几座城市进行试,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国外对“以房养老”的发展有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为我国“以房养老”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寻找新的补充养老途径迫在眉睫。从长远看,以房养老这种新型养老途径,可以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本文通过比较借鉴国际上以房养老的发展模式及保险业参与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开展保险业支持以房养老业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即便从发达国家实施的情况来看,无论何种形式的“以房养老”都不可能是主流,仅是一种辅助补充性的养老选择,绝不能也不会代替基本养老。“以房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实际上只是为有意愿、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费韵宇 《时代金融》2012,(21):269-271
为应对老龄化浪潮带来的养老问题,就"以房养老"这一新兴模式展开可行性的探究。通过实证分析、建立函数、引入模型等方法,来论证当今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以及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房养老"在中国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通过政府积极支持、完善金融体制、运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应对"银发浪潮",并引领老年消费市场,化危机为动力。  相似文献   

17.
费韵宇 《云南金融》2012,(7X):269-271
为应对老龄化浪潮带来的养老问题,就"以房养老"这一新兴模式展开可行性的探究。通过实证分析、建立函数、引入模型等方法,来论证当今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以及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房养老"在中国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通过政府积极支持、完善金融体制、运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应对"银发浪潮",并引领老年消费市场,化危机为动力。  相似文献   

18.
以房养老,也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起源于荷兰,发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它可以作为我国现行养老体制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对我国的养老问题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外实施以房养老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及需要突破的障碍,并最后对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房养老,也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起源于荷兰,发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它可以作为我国现行养老体制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对我国的养老问题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外实施以房养老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及需要突破的障碍,并最后对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为一些有房无钱的老年人解决了养老难题。本文就有赎回权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赎回权的定价进行讨论,将赎回权看作是一种欧式看涨期权。同时,选择TGARCH模型拟合短期利率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短期利率动态模型改进B-S期权定价理论中关于无风险利率的限定,进而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期权进行数值计算,得到赎回权的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