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形成过程,是会计核算的理论依据.由于现行会计等式是静态的,而企业经营活动是动态的,显然用一个静态等式反映企业动态的经营活动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并且也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因此会计最终计量结果失去意义.本文认为,考虑客观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影响,会计等式应变革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  相似文献   

2.
龙银州 《上海会计》2011,(10):42-43
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教材都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作会计恒等式,从而得出企业经济业务只有四种类型、九种情况的结论。本文认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为会计恒等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够成立。真正的会计恒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因为这一会计恒等式在任何时点都能成立,因而经济业务种类也远不止四种类型、九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取代“资金占用=资金来源”是当前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资金占用=资金来源”会计恒等式适应公有制条件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这一会计恒等式及由它所引伸的资金平衡表,重点体现于加强国家对企业资金的管理。由于企业经济资源所有者的单一性(全部归属国家),因而毋须体现财产的归属关系。  相似文献   

4.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已充分暴露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弊端,即公允价值变动对所有折权益产生的影响,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不同的会计理论对价值变动影响所有者权益所持的观点,同时我们认为,在市价计量模式下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对所有者权益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预算会计的恒等式邵传厚,蔡萼英1993年7月1日执行的新财会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基础性财会改革工程,自然也为预算会计改革创造了基本条件,打下了基础。其中,采用了国际通行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李立平先生说:"这一会计恒等式,以此作为我国社...  相似文献   

6.
资产基础法是股权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它所依据的模型是:股权价值=资产-负债。这一模型来源于会计恒等式: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但是,笔者以为,简单地把所有者权益替换为股权价值,混淆了两者的概念。下面首先来分析一下股权价值、所有者权益、资产和负债四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一、会计要素权益即权力和利益。权益有各种各样的权益,例如:财产权益、自由权益、名誉权益、管理权益等。企业会计学中的权益,指的是企业的财产权益。是指企业中能够用货币可靠计量的归股东所有的所有者权益和归债权人所有的债权人权益的统称,但通常仅仅是指归股东所有的所有者权益。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有的能够用货币可靠计量,例如货币资金、应  相似文献   

8.
会计报告、会计方程与会计误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会计方程是会计报告的理论基石。现行会计方程以资产恒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为核心。会计科学的本质是计量科学,计量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存在计量误差。会计对资产的计量是估计与判断的结果,而估计与判断必然产生会计误差。但现行会计方程没有反映会计误差,从而影响了以会计方程为基石的会计报告的科学性和有用性。本文引入会计误差的概念,对会计基本方程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会计误差的内涵、产生与影响、会计误差与托宾q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对会计报告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会计理论中资产定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要素是会计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由于负债可认为是负资产,所有者权益可认为是净资产,全面收益及其组成要素———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可以看作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它们的定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资产的定义,因而在会计要素乃至在整个会计理论...  相似文献   

10.
唐瑾 《会计师》2011,(12):19-19
<正>一、关于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其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  相似文献   

11.
会计要素是会计研究的基石,是会计计量、确认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地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强调是会计要素更具有现时价值,从而产生了公允价值变动的差异,如果该差异在当期不能归属于权益或损益的话,则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的差异这一要素,并相应地影响资产、所有者权益、利润等会计要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企业的股权账面价值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之间,有一个恒等式,因此,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应随之变动,以体现股权的实际价值。本文从论证权益法下股权价值的恒等式的确立和维系入手,分析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发生非正常调整时,投资企业如何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会计要素是会计研究的基石,是会计计量、确认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地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强调是会计要素更具有现时价值,从而产生了公允价值变动的差异,如果该差异在当期不能归属于权益或损益的话,则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的差异这一要素,并相应地影响资产、所有者权益、利润等会计要素,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发,结合所有者权益内容,探讨小企业对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意在指导会计人员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做好所有者权益核算的会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冯梅 《云南金融》2011,(5Z):95-96
本文从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发,结合所有者权益内容,探讨小企业对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意在指导会计人员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做好所有者权益核算的会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会计要素是会计研究的基石,是会计计量、确认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地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强调是会计要素更具有现时价值,从而产生了公允价值变动的差异,如果该差异在当期不能归属于权益或损益的话,则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的差异这一要素,并相应地影响资产、所有者权益、利润等会计要素,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所有者权益属于企业的净资产所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几乎贯穿企业筹资、生产经营撤资全过程。因此一个企业对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是否科学、合理、会计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等显得十分重要。及时的所有者权益审计能发现净资产在会计核算中的错弊,本文就此从四个方面,通过举例方式剖析企业所有者权益存在会计处理的错弊,并说明相应的更正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建煌 《上海会计》1999,(9):46-47,45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受到不同合并观念的影响,而不同的合并观念源自不同的权益理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两种主要的权益理论:所有权理论和主体理论,以及基于这两种权益理论所形成的三种合并观念:所有者观、主体观和母公司观。然后结合合并财务报表的国际惯例及其发展,对权益理论和合并观念的发展加以探讨。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三种合并观念(一)理论渊源:所有权理论抑或主体理论。在所有者权益会计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即所有权理论和主体理论。所有权理论的基本立论是: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ultimateown…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以工业经济时代"资本雇佣劳动"的产权制度为出发点,从而使理论缺乏系统性、理论间存在较多冲突.在知识经济环境中,人力资源逐渐成为核心生产因素,相对于非人力资源它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优势,并且人力资源所有者意愿也有能力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这就给"劳动雇佣财富"的产权制度提供了可能,也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在新的产权制度下,人力资源会计应当采用双重核算模式,即根据人力资源进入企业的方式以及其存在属性,分别采用所有者权益核算模式和债权人权益核算模式.这种核算方式解决了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争论,将原本相互割裂的人力资源的成本确认、价值计量等理论融入到同一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0.
对使用“所有者权益”这一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使用“所有者权益”这一概念的探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刘菊珍《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笔者认为,对“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要素名称的使用,似可探讨。在当代会计文献中,可用于取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