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曹诚 《甘肃金融》2012,(10):32-33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民营资本投资政策的放宽和金融体系创新步伐的加快,以信托融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小额信贷、融资性担保、典当融资为主的影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从影子银行体系获得的流动性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金融脱媒现象明显。针对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缺失和影子银行与金融体系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型影子银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应积极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各类新型金融创新业务和产品的内在法律结构和对应的法律关系,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随着我国对民营资本投资政策的放宽和金融体系创新步伐的加快,以小额信贷、融资性担保、典当融资为主的影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从影子银行体系获得的流动性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金融脱媒现象明显。为了解当前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组织开展了辖区的重点调查。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影子银行发展重点偏向于融资渠道创新,监管方式侧重于行政手段监管,整体上与美国利率市场化初期相似。对于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资金错配、效率偏低、风险潜存等问题,需要借助市场化改革手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应通过放松管制、增进市场、改善供给等措施,积极构建监管制度完善、竞争环境有序、发展规模适度的影子银行体系。鉴于美国的经验和影子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应主动顺应金融结构变化,监管部门应动态看待影子银行对经济金融的影响,保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静 《青海金融》2012,(6):31-33
目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小、风险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规模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持续深入和我国“金融深化”、“金融脱媒”的迅速发展,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我国原有的金融结构。为此,有必要错鉴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创新和抑制的过程中,影子银行应运而生,其一方面负责对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有效维护金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影子银行中慢慢积累形成的风险也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反作用。因此本文将通过重点分析研究影子银行规模波动对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影子银行及其自带的利弊效用,为金融体系的稳定指明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的视角,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增加银行风险,而影子银行对银行风险有两种不同影响渠道。在影子银行发展初期,正面影响占据主导,银行风险随影子银行规模增加而减小,在影子银行达到一定规模后,负面影响占据主导,银行风险随影子银行规模增加而增大。在对融资成本影响方面,影子银行降低经济中的融资成本,互联网金融增加融资成本,纠正存款利率管制带来的利率扭曲。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需重视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汤伟 《中国外资》2013,(23):14-15
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其给金融体系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它为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它的高杠杆等特性又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将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使影子银行的规模保持在合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正>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在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解决"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影子银行作为金融抑制和金融创新的产物,游离于监管之外,其经营不规范,市场投机性强,弱化货币政策效果,风险交叉感染等潜在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因此,高度重视影子银行的风险状况,加强规范管理,合理引导其健康发展,对于维护普洱市金融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普洱市影子银行的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规模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与其融资结构的关系存在差异,国有、大型企业外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占比高,影子银行化动机强烈。但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上升,影子银行化行为会因股东关注和社会舆论受到一定的约束。最后提出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伴随着金融脱媒,传统银行功能减弱而直接融资渠道功能增强,国内影子银行逐渐兴起。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亟须加强金融监管。本文通过对影子银行涵义、现状及存在的风险进行简要分析,试图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田丰 《时代金融》2014,(1Z):148-148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伴随着金融脱媒,传统银行功能减弱而直接融资渠道功能增强,国内影子银行逐渐兴起。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亟须加强金融监管。本文通过对影子银行涵义、现状及存在的风险进行简要分析,试图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在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解决“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影子银行作为金融抑制和金融创新的产物,游离于监管之外,其经营不规范,市场投机性强,弱化货币政策效果,风险交叉感染等潜在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因此,高度重视影子银行的风险状况,加强规范管理,合理引导其健康发展,对于维护普洱市金融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体制改革以及融资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在融资需求与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以金融创新为特点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急剧增长。然而,影子银行体系的固有缺陷及脆弱性使得我国金融市场面临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是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中在阐述影子银行及金融审计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在审计视角下提出规避我国影子银行风险,促进影子银行体系有序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谢鉴  黄儒靖 《时代金融》2013,(11):128-129
在利率管制和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影子银行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积极影响,但随着其规模的急剧扩大,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广泛的渗透和脆弱性引起了普遍的担忧。本文从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界定出发,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风险隐患及其对金融环境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分别从宏观调控层面、微观银行层面以及金融创新视角,对如何有效的实施风险监管,构建与优化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体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影子银行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三方面估算影子银行规模,并构建四维动态金融稳定指数。利用2010-2019年数据,基于TVP-VAR模型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同期来看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持续向好,但提前期冲击于2016年转变为负,2018年负向影响最大;(2)影子银行不利于金融体系有序发展和平稳运转,但对金融防御有积极作用,且规模可控时有利于金融恢复;(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影响与影子银行总规模更接近,影子银行机构的影响更积极,互联网金融则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的战略顶层设计和金融创新活动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深化金融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道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进入21世纪以来,涉及多方面的金融改革政策陆续落地,频频触及金融体制中的深层抑制性因素,这也意味着我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与此同时,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也由此应运而生。中国的影子银行在传统银行体系外进行信用创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也给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因此,本文拟通过简要介绍我国影子银行的起源、发展及构成,来讨论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价值及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姚璨璨 《时代金融》2015,(5):113-1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的战略顶层设计和金融创新活动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深化金融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道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进入21世纪以来,涉及多方面的金融改革政策陆续落地,频频触及金融体制中的深层抑制性因素,这也意味着我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与此同时,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也由此应运而生。中国的影子银行在传统银行体系外进行信用创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也给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因此,本文拟通过简要介绍我国影子银行的起源、发展及构成,来讨论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价值及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8.
《银行家》2014,(7)
正20世纪70年代,得益于金融自由化的环境,美国的影子银行开始兴起,并在之后的二十年间平稳发展。进入90年代后,美国经济环境转好、催生了大量的融资需求,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也层出不穷,推动影子银行走上飞速扩张的道路。在短短十几年间,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从90年代初不到4万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初的20多万亿美元。1996年,美国影子银行的负债规模开始超过传统商业银行,至2008年3月,美国传统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为13万亿美元,而同期影子银行的负债规模高达21万亿美元,是传统商业银行的1.61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信贷调控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军  葛新峰 《金融纵横》2011,(10):11-14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体系多样性的发展和社会对资金需求的增多,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逐渐得到发展壮大,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规模不断提高,甚至超过了人民币贷款增速。虽然影子银行为企业、居民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极大丰富了我国的金融体系,但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特点必将影响信贷调控效果,给防通胀、调结构留下隐患,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非正规金融体系票据融资交易是典型的影子银行交易行为,容易成为影子银行的交易对象,票据理财产品的业务属性应在支持票据业务创新发展中逐步厘清。融资性票据是影子银行的投资对象,票据融资存在着套利空间和承兑与贴现业务不相匹配是其重要原因。中国应把影子银行纳入整体性监管框架,加强对票据业务合规监管,并以制度创新促进票据业务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