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资金瓶颈,这束缚了其发展并带来风险隐患。本文分析了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瓶颈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及其局限性,认为资产证券化可以很好解决其资金瓶颈问题,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作为企业融资手段之一,不仅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推动SPV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和进一步深化改革。文章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的渠道之一,首先介绍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从其成本、风险和收益方面进行讨论,然后结合我国的金融体系现状对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的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与互联网金融深度融合,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化解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部分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因复杂的基础资产构成又引发了许多新的风险.本文在介绍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创新与监管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以蚂蚁金服为实例,分析了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之一。发展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我国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基础设施筹集建设资金。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着规模小、基础资产种类和发行模式单一等问题,应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规体系,规范信用评级制度,制定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税收政策,对资产证券化活动进行系统性、全过程监管,使之成为一项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融资工具。  相似文献   

5.
杨璐 《电子财会》2005,(3):35-39
资产证券化是化解金融体系积累的风险尤其是银行体系内积累的风险的流行方式,它一方面实现了金融风险的分担与转移,但另一方面也因自身技术结构、构造过程的复杂与关系方众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加紧防范,才能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开展。本文对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进行了重点讲述,并初步提出了风险防范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是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卖方)将其流动性差,但预计未来有稳定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转让给特设主体(Special-purpose Vehicle,简称SPV),通过一系列信用增级方式,使被转让资产转换成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出售、流通的有价证券,发起人获得所需资金的一种创新融资工具。因为资产证券化使发起人获得所需资金的同时又有效地分散了风险,所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最流行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但我国当前条件下,推行资产证券化存在不少障碍。以下首先介绍一下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流程,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对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管理、控制是金融监管的客观需要。本文拟运用CreditRisk+模型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最主要风险--信用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此模型管理与控制信用风险的建议,希望能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发起人为主体,资产证券化会计主要包括确认、计量、核算、披露等几个方面。所谓资产证券化发起人风险的会计防范,就是通过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对其中的风险做出定量反映,从会计视角及时、充分反映整个证券化业务过程。本文将主要从会计核算的视角分析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杨斌  董玲 《会计之友》2013,(8):31-34
资产证券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资产证券化包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使得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并不能消除风险,而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文章建立了一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进行评价,最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的创造性结合。正如传统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活动,知识产权证券化也是围绕着风险隔离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是一个风险分配和控制的过程。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设立具有破产隔离功能的特殊目的机构(SPV)和实现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两个手段来实现。本文对特殊目的机构(SPV)的实现方式和"真实销售"的判断标准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征 资产证券化是以资产所产生预期现金流为支撑,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割与重组的过程或技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征:一是资产范围,资产证券化不是以某单个企业的整体资产为支撑的,而是将其中适合于证券化的部分资产“剥离”出来(这种剥离与现在所说的企业重组的资产剥离是不同的),然后将其真实销售给一家特殊目的载体,由该载体来进行证券化。而且,证券化资产的范围也不仅限于单个企业的资产,而可以将许多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资产组合为一个证券化资产池。二是破产隔离由于资…  相似文献   

12.
专利资产证券化是推动企业的专利资产能够与金融资本有效融合、促进自主创新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的良性循环的一种新兴融资方式。在专利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对被证券化专利组合价值的评估是其核心步骤。在实践中,为了降低交易风险,被证券化专利资产池一般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专利组合所构成。为对专利资产证券化中被证券化专利组合价值进行评估,本文针对被证券化专利组合的特点,构建了一个模式转换算法下的三叉树模型。经过算例分析,该模型的运用能够实现对该类专利组合价值的准确评估,从而保证专利资产证券化交易的顺利进行,推动我国专利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国际和国内间的激烈竞争,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下,资产证券化产生并且迅速发展.资产证券化解决了商业银行贷款流动性的问题,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然而,资产证券化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存在问题和风险.文章以资产证券化为切入点,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契机和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以美国次贷危机的实例分析了其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警示与启示,最后提出了规范资产证券化、防范资产证券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的一些对策,总结出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性思考,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风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换成为流动性好的债券,借以融通资金。文章将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知识,以及世界各地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着重分析了中小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方案,以此来比较我国中小企业和国外的中小企业,以及国内大中型企业在资产证券化解决企业经营活动中融资问题应用的差距和差异,从而选择适合我国现有经济体制下和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的漠式,以更好的使资产证券化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中发挥最大、最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巨灾风险证券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缪淼 《集团经济研究》2006,(25):188-190
一、国外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及发展意义 (一)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品种介绍 所谓巨灾风险证券化是指将巨灾风险进行证券化处理,利用从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化解巨灾风险的一种融资方式.主要形式有巨灾期货、巨灾债券、巨灾期权等.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是PPP项目的一种退出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模糊之处.本文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征和运作模式切入,探讨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真实出售"的会计核算、对税务的影响和会计报表披露的要点以及相应的风险,指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基础资产是否实现了"真实出售",并提出了促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宏观经济变化莫测、资金市场趋紧、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急切需要通过"盘活存量"的方式以提升抵抗风险的能力。国务院2014年5月9日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已提出:推进符合条件的资产证券化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具有极大优势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已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经过多年的试行和论证,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通常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由央行和银监会审批;另一种是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由证监会审批;第三种是资产支持票据(ABN),银行间市场协会主管,发行仅需注册。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种资产证券化并结合两个案例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李勃  陈虹 《四川会计》2002,(9):18-19
产证券化最早产生与美国,起初主要有两种形式,资产支持证券化和居民抵押贷款证券化。它的推出改变了银行传统的“资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者”的职能,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资产证券化可以使贷款成为流动性的贷款,使这种证券成为具有贷款信用风险的证券,有利于增加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改善资金质量,增加资金来源,缓解资本压力和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一、资产证券化的本质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换为可转让工具的过程。为了进一步认识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可以从会计角度…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是要加强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风险监控与管理,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对数最小二乘法求解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一些主要基础资产的证券化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所得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具有很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结构融资手段之一的资产证券化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即提高流动性、拓宽融资渠道;转移风险、改善财务报表.因此,资产证券化成为一些国家解决银行体系不良资产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受到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不良资产证券化与正常资产证券化相比,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本文将深入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治理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出风险控制手段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