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09年的5153元。在看到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民收入整体上还比较低,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在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农民收入的增长不仅是农民整体收入的提高,更是不同地区农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2.
李金叶  钱娟 《特区经济》2012,(2):186-188
本文通过衡量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等不同资本投入对农民收人的影响,说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需要通过金融深化消除妨碍农民收入增长的金融抑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评价2008年不同地区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受灾情况、农民就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农民收入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农作物受灾对农民收入影响为负,其他因素影响为正。山东、安徽地区呈现高高的空间集聚,内蒙古、宁夏地区呈现低低的空间集聚,而上海、海南两地和四川分别呈现异常的低高、高低的空间集聚状态。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航  王庆 《乡镇经济》2007,(12):36-40
农民收入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新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文章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并探讨了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乡村旅游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1995~2011年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交通运输业、邮电和仓储业)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分析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建立VAR模型来刻画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民收入相互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在长期,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发展具有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3)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农村物流发展能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这种联系在长期的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及空间差异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到惯用的可分解组合的锡尔系数的缺点,故用独立锡尔系数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理空间单元的农民收入差异情况进行测度。研究认为:农民收入差异在拉大,大部分省域农民收入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值,农民收入水平从东向西呈阶梯状分布;1995年以来.不同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农民收入差异具有分层现象,差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西部、南部、全国、北部、东中部、东部、中西部、西部、中部;中部、西部、中西部的省际差异不大,其余层次的省际差异突出。全国、南部、北部、东部、东中部、东西部省际差异的演变轨迹高度相关,它们与中部、西部、中西部省际差异的演化轨迹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通过对不同阶段农民收入情况的深入研究,把握规律,创新思路,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促进新阶段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农业投入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了1990—2004年统计资料,对财政、信贷和农户对农业投入的资金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安徽省农业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投入与农民增收有很大的相关性,指出安徽省目前存在的农业投入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对农业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工作》2006,(2):34-36
一、我区农牧民收入的几个特征 一是地域的不同.农牧民收入有所不同。从普遍来看.纯农区的农民收入比半农半牧区的农民收入高,半农半牧区农民收入比纯牧区牧民收入高。从地区来看.盟市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和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设施好的地区农牧民收八比较高。二是同一地区由于经营规模不同,农牧民间的收入不同。三是引入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多的地区农牧民收入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王娟 《中国集体经济》2007,(27):159-160
文章通过对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实证分析,得出宁夏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宁夏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成同方向变动,也就表明提高宁夏城镇化水平,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赵建东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16-19,129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安徽省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通过对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规模、效率、结构等因素的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结构呈正相关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民收入与其他几个因素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计量经济学的一般线性模型运用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首先通过计量模型--对数一线性模型证验农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的事实,然后再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综合1985—2004年的具体数据对农民收入的三个影响因素:产量,捉业人口,财政对捉业基础设施的影响大小进行严密的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产量和投资对捉民收入的正影响非常大,而捉业人口的负影响相对要小。根据短期和长期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组织南京师范大学寒假返乡的研究生,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问题,对不同地区的32名村干部(其中苏南9名,苏中6名,苏北17名)进行了访谈。受访村干部以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为主,年龄大体在30—50岁之间,具有一定的化基础知识,部分村干部任职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400.5元,增加到2001年的1015元。增长2.5倍,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之间的收入水平在继续扩大,出现贫富悬殊拉大的态势。贫富差距的扩大,将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效应,同时降低社会稳定程序.  相似文献   

15.
对江苏省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永坤  张红兵 《特区经济》2007,216(1):51-52
本文首先提出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即金融相关比率,然后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再以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了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历年数据实证了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应提供怎样的农村金融支持,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安徽省1986-2005年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安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granger原因,据此对进一步推动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强它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山东例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山东省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农村金融信贷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农村储蓄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负效应。应采取增加农业贷款的支农力度,强化财政支农的力度,以及避免农村资金倒流等措施,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马建军 《乡镇经济》2009,25(10):54-57
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县域经济,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县域经济DEA的实证研究,发现县域经济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显著因果关系。同时,依据DEA分析数据,提出发展江苏省县域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进行Ganger因果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建立农民收入与支农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具体研究各财政支农项目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不仅是农民收入变化的原因而且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每增加1%,农民收入增加137.7元;在各项财政支农项目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农村救济费,再次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贡献率最小的是农业科技3项费用.最后,文章对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圣元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88-192
回顾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民收入增长理论。对江苏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农村金融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民收入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农村金融发展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通过建立截面数据的一元回归方程得出不同区域的农民收入标准值,进而分析金融发展对收入促进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