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南通市青年职业见习计划运行始于2006年,至今已有4个年头。2006年,为切实帮助市区失业青年和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和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南通市市区青年职业见习实施方案》,标志着市区青年职业见习制度的建立。为更好地把市区青年职业见习工作推向深入,2008年9月,成立了市青年职业见习工作协调小组。  相似文献   

2.
八面来风     
《中国就业》2023,(1):60-63
<正>禄丰市职场“练兵”“见习”提能近年来,为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能力,云南省禄丰市人社局持续做好做优就业见习工作,组织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进行岗位实践锻炼,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群体就业创业。为持续增加见习岗位满足见习需求,禄丰市人社局积极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等设立就业见习岗位,对参加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就业见习的见习单位,按政策规定,见习满3个月后,按失业青年1000元/月、  相似文献   

3.
2002年2月20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隆重举行职业见习计划启动暨“职业见习基地”揭牌仪式。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蒋以任在揭牌仪式上称赞“职业见习基地”是一件很有新意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正>就业见习政策实施以来,通过政府主导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高校等机构的积极参与,就业见习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见习政策更新迭代速度相对滞后,就业见习规模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本文从政府、企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角度调研就业见习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以期找到激活青年就业市场的途径和方法,助力就业见习制度持续有效运行,减轻失业青年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5.
肖红梅  周水根 《企业经济》2007,(10):124-126
青年就业是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从个体来看,青年就业是青年实现职业理想的唯一选择;从社会来看,青年就业是青年享受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拟通过对中国青年就业的九个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寻解决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2002年初,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推出就业援助行动计划,失业青年培训见习补贴计划的试行方案,并率先在浦东新区等区县开始组织试点。培训见习补贴方案的推出引起了企业界和青年失业人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市第二批68家职业见习基地又揭牌了,这是本市职业见习计划启动以来的一个阶段性的重大进展。上海市常务副市长蒋以任参加了揭牌仪式。他说,职业见习计划将取得“三赢”。  相似文献   

8.
春华秋实,当214名在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见习基地的见习生喜获《上海市职业见习人员见习证》时,第一批接受培训的青年见习人员圆满完成见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上海劳动保障》2002,(3):39-40
为帮助本市失业青年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尽快实现就业,决定在“十五”期间对本市失业青年实施“培训见习补贴计划”,现提出如下试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微笑北京和谐先锋2009北京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新春联谊会”日前举行。会上透露,为缓解就业压力、拓展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见习渠道,北京企业建立了一批北京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首批31家企业将提供1194个见习岗位,帮助青年积累实践经验。另外,北京团市委当日还从市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中筛选了100余家单位1000个见习岗位提供给寒假留校大学生,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实力。同时,北京共青团还带动留校大学生参与青檬夜校开展的创业培训、青年宫开展的心理减压培训等科教文化活动,为留校大学生提供能力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段时间的就业见习,可以明确求职方向,调整自身定位,避免择业的盲目性,如果在见习单位表现突出,还会直接被接纳为正式员工。这是当初设置就业见习制度的初衷,也是许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的主要原因。邯郸市峰峰矿区从2009年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并于2010年招录应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41人,见习岗位均设置在区内机关事业单位。经过一年多时间,见习生已经见习期满,许多人被用人单位聘用,有的则满载收获离开见习单位去打拼自己的事业。去年12月,该区100名高校毕业生将进入第2批见习岗位,开始他们为期一年的见习。  相似文献   

12.
杨景亮  韩天祥 《活力》2023,(4):196-198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当前部分高校的培养教育与课程指导仍存在针对性不强、实战性较弱等问题,基于素质冰山理论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大学生从显性、隐性两个维度提升职业素养,优化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青年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3.
粮食购销分公司按照集团“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加强对青年教育,把青年放到艰苦的岗位上锻炼”的要求,通过青年职业生涯导航及见习经理制度,使培养青年人才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在35岁以下的青年中有担任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助理、见习经理的,有下基层挂职锻炼的,通过配备导师,建立见习经理手册、入党联系人等形式,帮助青年夯实基础、尽快成长,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青年人才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2年9月22日,宝山区职业介绍所和区团委在宝山区业余大学合作举办了首届社区青年人才招聘会,主题就是“改变就业观念,通过多种渠道,促进青年就业,找到人生坐标。”  相似文献   

15.
青年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要事项,青年失业人员就业问题近年来也逐渐凸现,如何看待和有效解决这一事关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则呈当务之急。以下是对于长宁区青年失业人员的调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不等不靠,主动出击”。闵行区职业介绍所积极联系用工单位,挖掘用工信息,努力为青年求职提供就业岗位,在最近一次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招聘活动中,成功推荐了32名男性青年上岗就业,为今年的闵行区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增添了有色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社会职业人士心态现状入手,结合就业环境对职业人的影响,分析职业人职业心态所存在的问题,探讨职业人职业心态在现今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以自身职业发展和所在企业人员职业发展为视点,探讨职业人职业心态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为可持续职业发展必须做的一些转变。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25):287-288
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是帮助指导青年创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公益实践,多年来在帮扶青年创业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是一项有效的扶持青年成功创业的公益模式。该模式的实践经验表明,作为公民社会的表现形式之一,公益组织是国家(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补充。本文将对YBC模式的成功经验进行解析,进而得出公益组织的特征以及存在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量农村和外来劳动力涌入城市求职就业,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快速增长。当前,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信用度不高、规模层次低、规划难等问题。如何加强对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就业服务体制,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是劳动保障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而又现实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保障》2015,(2):28-29
职业生涯规划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职业的同时,社会也会对每个人有一定要求,因此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既要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也要择世所需。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的职业目标是成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要素,而青年人在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