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外企业文化》2006,(10):76-79
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去跟进一个客户,在这个客户身上,我花费了很多心思。随着对他的逐步了解,我也越来越有信心。可当我向他推销保险的时候,他却断然拒绝了。历经千辛万苦却以失败而告终,我失望的想:他应该是那种顽固派,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购买保险的。我觉得再花过多的功夫在这位客户的身上无疑是在做无用功,所以也就没再多和他联系。  相似文献   

2.
团队中常有一些这样一批非常优秀的伙伴:人家愁找不到客户,他们不愁;人家签不到大单、他能签;人家请客户吃饭请不到也请不起,他却很从容地被客户宴请。不明就里的人就说:他有关系、而后感叹一声:人家有背景,我不能比!事实上如何呢?对此我做过专项调研,所得结果与外人所说的恰恰相反,他们的保户来源并不完全凭关系前来,更不是凭自己家人担任什么职务,而是在工作中结缘惜缘,是经营客户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核心问题:如何根据自身情况给客户提供附加值服务?如何通过附加值服务获取客户的进一步信任? 当事人档案:张湘雯,女,25岁,某合资保险公司代理人,从业五个月时间。 问题陈述:虽然入行五个月了,但我觉得保险这个行业有太多要学习的东西了。最近我就碰到这样一个难题:随着五个月的努力,我终于突破了零的记录,开拓了一位非缘故的客户,随之而来的便是客户的服务问题,而现在很多代理人将客户服务的重点放到了附加值服务上来。首先我想请教各位专家,这种服务观念是否正确?另外我最近看过业界名人蹇宏的客户服务方法:他把个人收入的一部分重新投入到客户服务项目中,他的客户服务内容广泛,免费拖车、代购机票、车票,提供饮食、医疗资讯,帮助介绍保姆、搬家公司、代请家教等等,听说当时在深圳,他与近40家酒店、茶馆、汽修厂、家政公司、搬家公司、诊所、婚介所等服务机构签订了合同,凡是他的客户一律可以享受打折服务。但是蹇宏这样做有他的资本,他已经是一名成功人士,这些方法对我这样刚人行的小卒子是望尘莫及的,那么像我这样的情况,要想给客户提供切实可行的附加值服务应该如何去做?希望专家能给我指点迷津,多谢指教![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5年前,周林刚加入中国平安人寿做业务员时,每天早晨出门时心里都感到茫然:我应该怎样去面对客户?我应该怎样赢得客户的信赖?我的客户需要什么?我能给我的客户什么样的帮助?……一连串的问号在他的心头萦绕,那时勤奋的他,每天都按经理说的,一天要拜访15位客户,可结果是事倍功半,他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相似文献   

5.
待人之道     
王玫紫 《经营者》2010,(17):95-95
进店的不见得能成为客户,但客户肯定会进店,任何人进店,服务都要保证同一水平。如果销售顾问接到三个客户投诉,我就请他自动走人。  相似文献   

6.
核心问题:所谓“第三者”,就是在展业过程中半道杀出来的“程咬金”。他的出现影响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但是只要有市场只要展业有障碍、有竞争,“第三者”就永远存在着,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第三者呢? 当事人:友邦深圳分公司 高琪 疑难陈述:我觉得保险行业在业务活动中,有些现象类似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第三者”插足。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我在与客户谈业务时,会有人对客户投保泼冷水,说消极的话进行干涉。因为这些人都是客户的亲朋好友,所以对客户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很强,致使客户改变了态度,本来可以签下的单泡了汤。还有时候,不知何故,我发现我一直跟进的客户随我的竞争对手而去,这种“第三者”插足更让我头疼,明明有投保意向的人成了别人的客户,我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溜走。因为这些“第三者”的存在,我非常懊恼,有时候心情也因此变的浮躁。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这些“第三者”,我能防止这些“第三者”的插足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朋友在某集团公司做部门经理。有一回,一名客户经他手签了一桩大单,为了表示感谢,这名客户特地送了一对价值不菲的瓷器给他。按公司规定,部门经理是绝不允许收客户礼物的。朋友想拒绝,但又不想让对方难堪,于是他高兴地收下了并说:“谢谢你!希望以后多合作。”  相似文献   

8.
核心问题:在遇到客户要求退保的时候,应该如何正确、妥善地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如何为客户分析,打消客户退保的想法? 当事人: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 黎玟 疑难陈述:前不久我帮一个客户办理了退保手续,一提起这件事情,心里真的不好受。这位客户是做生意的,一家人生活很殷实,两年前,我和他大谈一通保险理念之后,他非常认同,便买下了年缴保费4万元的保险,缴费期为20年。谁知去年他的生意不太好,投资也一直不顺利,今年他希望能投入更多的资金扭转这种局面,于是找我办理退保手续。以前缴了4万元,如今只拿回不到两万元,他很不高兴,无论我怎么觎释,他也不搭理我了。后来我想,也许许多保险代理人都遇到过客户退保的尴尬,每个客户退保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我想听听各位同仁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也想通过贵刊向保险业的精英请教,在客户提出退保这样棘手的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莹莹到位老客户那里“玩”,三言两语,客户说,他爸出差了,今下午孩子还要开家长会,这可怎么办?“客户”开服装店,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唯一的伙计,就一个人,走不开。莹莹说,你要放心,我给你看着店面,或是我替你去开家长会。客户说,那最也不客气了,反正孩子你也了解  相似文献   

10.
谭启永说做保险要有经营理念,保险营销员就是批发零售商人。他说:“我是代理人,我代理的产品称为保险。保险公司批发给我,我零售给我的客户。”他能成功,是因为他有三条基本的营销原则。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保险的白海龙有5000多名客户,这么多客户是怎么得来的呢?从他的从业经历中,我们发现,他总是善于从寻常小事中,挖掘出积累客户的窍门,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为公众免费提供擦皮鞋的服务就是其中一个,擦皮鞋就擦出了客户积累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商人     
关于江南春,有好几个段子,都是围绕他口若悬河、舌灿莲花的。比如说,他早年一年拜访300个客户,每周都在飞机上度过,据说后来因为他的演讲任务实在过多,公关就把他的讲话汇编成视频,当江南春讲不过来时,视频就在客户面前滚动播出。我还算幸运,赶上了客户来拜访,放的不是视频,而是真人亲自出镜。从江南春身上,我算看到了什么是中国式的商人——对于赚钱这件事,他们有天生的直觉。比如江南春正跟这个做母婴用品的客户兴奋地描述他在台湾超市看到的场景:年轻的夫妻都在疯狂地抢购奶粉,母婴市场将会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市场,在这里能发现很多机会。他还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在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文化》2005,(12M):77-80
核心问题:又到一年年底时,如何借此时机来跟进与服务客户呢? 当事人档案:王勇,男,从事保险工作近一年。 情景回放:我现在有个跟进快四个月的客户,随着对他的逐步了解,我对这个客户也越来越有信心。[编按]  相似文献   

14.
一“嘀铃铃──”刺耳的电话铃声响起。深更半夜的,谁来电话?我疲惫地睁开眼,伸手接过话筒。“江经理,徐伟跳槽了……”耳边传来业务员葛莉的声音。“什么,跳槽?”“江经理,你能否挽留一下,他手里有许多客户,况且和国泰医药公司王总又熟,这一走,对公司会有损失啊。”徐伟是公司市场部经理,掌管着全市各药店、商场的营销,而国泰是全市最大的医药公司,下属28家连锁药店,法人代表王利民和徐伟关系非同一般。“这小子,我待他不薄,他却……”我睡意全消,“算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吧。我就不信他有多大能耐。”这徐伟…  相似文献   

15.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1,(20):96-98
“你说慢一点,我应该可以听懂。”施耐德电气集团总裁兼CEO赵国华对记者说。他不仅有个非常本土的中文名字,他那一口比较流利的中文,也让很多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的跨国公司大佬们羡慕一这让赵同华在与中国客户交流时多了许多便利和米切感。他每次来中国都要去拜访很多客户。即便新疆乌鲁木齐参加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他也没忘顺带见几家客户。  相似文献   

16.
待人之道     
要让客人感觉像到了一个亲戚家,没有受到冷遇,他感觉在店里很舒服,才能成为真正的客户进店的不见得能成为客户,但客户肯定会进店,任何人进店,服务都要保证同一水平。如果销售顾问接到三个客户投诉,我就请他自动走人。  相似文献   

17.
周礼 《数据》2012,(3):55-55
29岁那年,为了养家糊口,他来到了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业务员。虽然这份工作并不理想,很多年轻人都瞧不上,但他仍然干得十分卖力。因为他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做出成绩。为此,他每天早出晚归,周末的时间也不休息,想尽一切办法多拉客户。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企业文化》2007,(10):77-80
核心问题:如何提高回访质量?如何通过回访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当事人:谭微,某保险公司代理人,半年前进入保险行业。 疑难陈述:我进入保险行业半年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业绩有很大的提升。然而,我发现在保险行业并不是卖出了保险,所有的工作就结束了,你卖出的保险越多,你的工作将会越多、越复杂,因为后续的服务还有很多很多,客户回访就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知道,做好客户服务是做好保险销售的根本,而客户回访是客户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我发现,当客户在我这里投保后,我却不知道如何与客户交往下去,回访的时候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以什么样的话题切入。越多客户在我这里买保险,我就越担心客户回访做的不好。我该怎么办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贼精与憨傻     
我在一家外企做业务主管时,手下有两位业务员的业绩最为突出。一个是浙江女孩。她能文会武,善解人意、擅长公关,贼精。跑业务之前,她列出客户的名单,建立一个个小档案,将客户的简历、脾气性格、特长爱好一一记录在案。和客户接触时,她并不急于谈生意,而是和客户闲聊。喜欢足球的,就和他聊足球;好书画的,就和他侃书画;总之,句句说到客户的心坎儿里。如果客户有什么难处,她会竭力地帮对方排忧解难,一来二去,大家就成了朋友。水到渠成之后,她会“不经意”地提出要求,就这样,一个个堡垒被她攻破,单子一份份签下,她理所当然地成了公司的金牌业务…  相似文献   

20.
《中外企业文化》2004,(4M):75-76
经常会有新人问,面对客户时我如何才能打动他们,让他们愿意购买寿险产品?抱着要打动客户的心理,有些新人总是使尽混身解数,旁征博引,在客户面前喋喋不休。但最终却发现客户对你的话并不感兴趣,而且过于冗长的谈话已使他产生了厌恶情绪,你很难再预约到下一次的见面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