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也就是说,人们的市场行为,既需要法律的约束,也需要道德的约束。遵守法律可以使商家避免遭受巨大损失,遵守道德则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经济生活)的成本,从而保证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一)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约束的原因之一是: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相比较,是成本非常低而效率非常高的一种约束。法律约束需要支付很大的成本,警察、法庭、监狱等都需花钱去建立,而道德约束却只须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道德的目标是扬善,意在唤起人们内心向善的力量;法律则旨在抑恶,对罪恶的动机形…  相似文献   

2.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目的是为了逃避财务监督和群众监督,谋取小团体或个人利益.我们要用道德约束使人不愿设"小金库",用法律约束使人不敢没"小金库",制度防范则是使人无法设"小金库",从而最终实现杜绝"小金库"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咱们国从打还没什么法律至少是没有法律思想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强大的约束体系——道德。孔夫子是道德大家,提倡内省。就是自己琢磨,就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即尧舜,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后来到伟大领袖的年代,提倡学雷锋道德完善,曰:六亿神州尽舜尧。数千年来,道德完善的旗帜高高飘扬,引导着市井阡陌穷乡僻壤及高楼华  相似文献   

4.
一、道德的"制度性"特征道德的"制度性"特征表现为道德本身就是制度,或道德是一定制度下的产物。道德是由道德规范、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及实施机制等构成的有机体系,因此,它既是社会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又表现为社会的道德行为,是社会的实践活动:既是制度本身,是社会制度体系中非正式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定制度约束下的人类行为。因此,在制度的层面上,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道德的内容,一是作为制度本身,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的非正式约束,表  相似文献   

5.
崔占香  谢中聪 《价值工程》2008,27(1):112-114
自SA8000问世以来,我国在贸易领域已经不能回避与国际劳工标准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由于资本的现实稀缺性,加之缺乏应有的道德和法律约束,使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职工权益保障出现了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诸如,"血汗工厂"问题、童工问题等。其中,某些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遇到的共同问题。文中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审视SA8000,研究SA8000的影响和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道德人"、"经济人"与"社会人"概念的演变 从社会经济与伦理道德发展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推崇道德至上,用伦理道德规范经济活动.当时社会的经济思想从属于伦理道德思想,"道德人"成为社会的主导,从商服务经济被社会所轻视.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重农轻商"、"重农抑商"思想的道德根源.  相似文献   

7.
最近频频曝光的"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事件,无不突显当前企业的道德危机。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时期,某些不良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就会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相似文献   

8.
引领道德教育,树立行业新风 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可以从对企业领导和从业人员的道德、法制与价值观教育三方面着手. 一是把"道德讲堂"活动做实做好,探索食品道德教育机制.厦门市质监局结合日常巡查把"流动道德讲堂"开进食品企业,通过分析发现的问题普及法律和道德观念.从6月8日至今,共举办8场"道德讲堂".此外,还将采取聘请专家建立讲师团、举办食品安全道德沙龙、编印食品安全道德教材、开展食品安全道德模范评选等措施,探索建立由监管部门、企业、社会各界参与的食品道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治庸问责"制度最早在武汉市的政府部门中大力推行。政府通过构建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从而改变以往慵懒与散漫的工作作风,以实现我们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同样的,"治庸问责"机制也可以运用到整个金融监管体系当中。用"治庸问责"制度去约束金融监管者,让每一位金融监管者都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且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最终实现整体金融环境的良好、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村规民约是村民以法律为依据,以道德为标准,以乡(镇)规民约为参照,根据本村的实际,让村民共同讨论,经村民会议制定,报乡(镇)政府备案,由村委会监督执行的一种民间行为规范。它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了本村全体村民的意愿和利益,是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群众性、规范性和一定的权威性。在法律的强制力、约束力和道德具有的约束力之间相互弥补,具有相对的制约力。在地方法规不健全,经村民会议特殊议  相似文献   

11.
正著名法律教育家孙晓楼先生曾说,法律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社会的常识才可以合乎时宜地运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的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法律专业知识技能与法律道德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基本条件,二者共同构成高校法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全国各大高校的法学专业作为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承担着培养知法、懂法、守法、执法并且有道德、有良知的法律职业后备军的重任。只有提高了法律职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才能提  相似文献   

12.
法国作家雨果曾在他的著作《笑面人》中说过:人心的波动是无限的,一个人也可能像一只船一样触礁沉没。而道德则正是把握这只人生之船的舵。也许有人会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只要有法律约束就足够了。诚然,法律可以严格规范人们的某些言行,却无法规范人们的所有言行以及思想活动。君不见大洋彼岸的美国,拥有令人称羡的发达经济和严格法律,但同时也拥有令人震惊的高犯罪率和令人心寒的种族歧视。这些问题,仅靠法律就解决得了么?而爱国之情、邻里之谊、自强之志,又岂是一纸条文可以涵盖的呢?因此,道德作为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法基础知识1、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中,"期限"是必然到来的;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中,"条件"是可以成就也可以不成就的。《合同法》进一步规定:附条件的合同,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相似文献   

14.
论法与道德     
法与道德都是约束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从理论层次上讲,道德比法律对社会成员的约束更广泛,法律比道德约束的更加明确具体且更具有强制力。从古至今,两者之间的冲突也没有少过,在今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建设中,只有充分协调法与道德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院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存在诸多问题,广告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内容失范,不正当竞争,新闻化设计和表达,发布渠道混乱.这些行为违背了法律与道德原则,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也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从强化内部管理机制与改善外部约束机制两个方向来阐述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底线断想     
近年来,"底线"一词很是走红,频率极高地进入人们的视线。比如,社会底线,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为人做事的底线等等;比如,"突破了这个底线","什么底线决不能逾越","那个底线一定要守住"等等,不一而足。"底线"究竟是一条什么线呢?查遍《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甚至是《辞海》,竟然没有"底  相似文献   

17.
肖艳玲  王长青 《价值工程》2011,30(22):142-143
声誉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而背信和欺诈是声誉丧失的主要原因。建立基于道德和法律监督基础上的声誉约束机制是避免背信和欺诈、形成合作伙伴相互信任的重要保障。论文在明确选题背景的基础上,介绍了声誉的本质及其价值,分析了有限次博弈和重复博弈情况下声誉约束对企业信任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博弈结果的分析,阐明在声誉约束下的信任保障机制的建立,并探讨了声誉约束机制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一、道德规范在提升会计社会公信力中的作用 道德与法律通过对人行为的约束或激励,要求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具有指导人行为的作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均离不开德治与法治.提升会计社会公信力也不例外.然而,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因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法律不可替代的凝聚和整合作用,故我们认为,提升会计社会公信力,完善法律制度虽必不可少,但强化道德建设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孙志强 《活力》2008,(4):18-19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长,商无信不盛,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一切美好情感的珍贵原色,是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诚实信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程度在与日俱增。目前,随着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依法行政的不断深入,诚信机制建设已成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许多食品医药企业,将诚信经营作为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法则铭记恪守,并以此约束自身行为;  相似文献   

20.
从法律发展史看,在法律制度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关系主要靠非正式约束(如习惯)来约束,即使在现代社会、法律也只占整个行为规范的一小部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仍然由非法律行为规范来约束。非正式约束包括意识形态、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这些非正式约束对法律的实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法律意识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法律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即使对一个决定勇于改革创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某些固有的习惯也有可能取得优势地位或以“指导思想”的形式构成法律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或实际基础。对法律意识的注重正是由于法律意识对法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