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揽子货币制应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薇 《财经科学》2003,(6):61-64
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制。但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们有必要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重新选择。实现人民币自由浮动是汇率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从钉住制向自由浮动制的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近期而言,人民币采用贯穿于目标汇率区中的钉住一揽子货币制是一种现实且合理的汇率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东亚国家在东亚金融危机前、中、后不同阶段汇率制度选择的变化,发现东亚国家或地区汇率制度以“钉住美元”为主线,基本符合东亚经济特征。汇率波动存在传染效应,汇率制度缺乏合作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浮动恐慌。东亚汇率制度演变的基本结论是:东亚各国或地区能否抵抗货币攻击,与采取的汇率制度密切相关。东亚各国或地区的汇率制度需要根据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变得困难且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建雄 《经济师》2003,(6):39-40
文章从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出发 ,结合货币危机理论 ,论述中国的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人民币继续钉住美元还是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 ,中国资本项目 (账户 )开放和加入WTO后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提出应增加汇率和汇率机制的灵活性 ,扩大浮动范围 ,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及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自卷入金融危机以来,不断招致其汇率制度败的批评。危机前,泰国、马来西亚行的是钉住自己组合的货币篮子的率制度,印尼、韩国及新加坡原本实行弹性制的管理浮动,菲律宾已实行汇率的独立浮动,但实际上这些国家的货币却与美元保持了长期固...  相似文献   

5.
钉住货币篮子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慧 《经济评论》2007,143(1):106-112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汇率机制改革公告,决定将事实上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变为参考货币篮子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主要研究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的定义、篮子中货币最优权重的选择、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适用性、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的运行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最终得到的结论是,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适合我国目前的状况,在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货币篮子的近一年时间里,美元在货币篮子中所占比重仍然很高,但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倩  王玉 《经济经纬》2012,(5):58-62
笔者通过情景实验模拟出东亚各国货币在钉住美元、钉住G3货币、钉住AMU、钉住G3+1等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贸易加权名义有效汇率,在考察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东亚区域汇率协调机制进行构建。东亚各国(除中国、日本外)在各自货币篮子区域内核心货币的选择中,可以考虑将人民币作为锚货币之一,而且人民币的权重逐渐递增;待条件成熟后,区域内经济、贸易、投资联系较为紧密的次区域可以考虑采用钉住共同货币篮子汇率制度,条件完备时在全区域内推行共同货币篮子制度。在汇率协调的不同阶段,人民币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其客观经济基础,潜在的美元危机使退出钉住美元变得迫切。从国际经验看,选择钉住一篮子货币或爬行区间难以化解已有的升值压力,也不完全适应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近期人民币汇率改革应选择有管理浮动,通过制度安排让汇率动起来,通过政策调整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2005年7月以来东亚地区货币的汇率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具有较强的汇率相关性并导致汇率行为的集群性,“实际”汇率制度正逐步走向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而金融海啸后美日欧汇率结构的变化会通过这种集群性特点改变东亚现有汇率特征与行为。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内钉住篮子货币仍合适,但政策协调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存在着明显弊端,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民币汇率由钉住汇率转向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从现在起到未来的一两年内,是人民币走向浮动,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取向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的中心论题之一。其中,用钉住一篮子货币来代替单一钉住的汇率制度的呼声颇为高涨。在此背景下,本首先对相关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度的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试图从中寻求值得我国设计一篮子货币时可借鉴的成果和经验;进而根据我国国情来设计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方案;最后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此汇率制度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近期选择与改革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薇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3):9-13,108
本文运用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的数学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讨论了货币篮子的目标设定和权重选择等问题,模拟了1994~2004年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结果表明,1994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在大部分时期偏离模拟均衡汇率轨迹,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失调.其中,1997~1998年为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期,1999年往后的时期人民币汇率转为明显的低估,尤以2002年最为严重,而且低估程度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本文给出的政策含义是,就近一阶段而言,人民币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是一种现实且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东盟主要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与汇率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中,汇率制度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汇率制度的选择决定着汇率波动的趋势;而汇率制度的变迁往往会导致汇率异动的出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选择适宜的汇率制度,谨慎地处置汇率制度的变迁,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盟主要国家汇率制度安排的次佳选择是:由单一主要货币钉住汇率制转向货币篮子钉住制,对货币篮子实施动态调整;根据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管理模型,制定各国汇率波动的区间。  相似文献   

13.
朱忠和 《时代经贸》2010,(24):199-20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采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形式,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从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核心机制“钉住一篮子货币”入手,评析了钉住一篮子货币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特点和区别,并提出应对一篮子货币的潜在风险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许艳梅 《经济论坛》2006,(11):98-100
一、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货币体系(EMS)汇率制度的固有缺陷。欧洲汇率机制ERM规定,EMS的成员国货币均确定与埃居的法定比价;在体系内部实行可调整的“钉住制度”,对美元等第三国货币实行联合浮动。然而,由于当时欧洲各国经济指标有着巨大的差异,各国难以采取协调一致的货币财政政策,因此,ERM指望通过各成员国进行联合干预从而实现ERM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此外,ERM与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而美元主要是通过德国马克对欧洲货币产生影响。由于马克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一级,其一直与美元存在激烈的竞争,由这种竞争引起的马克与美元的长期波动会明显的带动欧洲货币单位对美元的波动,并通过中心汇率体系传导给各成员国,引起整个ERM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钉住一篮子货币与参考一篮子货币两种汇率制度的区别,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在分析了新加坡汇率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自由货币区理论提出的一国选择汇率制度的参考标准,比较了中国与新加坡在各标准的不同之处.最后指出,中国不应该简单的复制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而应该根据本国的国情考虑真正合适的汇率制度.为了稳定汇率市场的预期,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才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祺 《经济论坛》2005,(21):40-42
自1990年开始,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钉住(Inflation Targeting)作为货币政策框架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工业化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开始采用这种新的货币政策制度。随后智利、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巴西、捷克、芬兰、以色列、波兰、南非、西班牙、瑞典、韩国和泰国也相继加入这种制度。通货膨胀钉住制度下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表现出与其他货币政策框架(如货币供应量钉住、汇率钉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目标直接指向通货膨胀,而在一般意义上,通货膨胀与产出并称为一国政府管理当局的最终目标;其次,在实行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所有国家,不但强调货币政策目标本身的透明度,同时也非常强调货币政策实施程序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我国的基本汇率。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虽然官方宣称的是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是因为在作为垄断买方的货币当局的经常性干预下,人民币的基本汇率总体上没有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IMF在《各国汇率安排与汇率管制(1999)》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进行了比较,接着论述了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最后就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二是认为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存在着三点弊端,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民币汇率由钉住汇率转向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并认为,现在起到未来的一两年内,是人民币走向浮动,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进行了比较,其次论述了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最后就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二是认为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存在着三点弊端,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民币汇率由钉住汇率转向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并认为从现在起到未来的一两年内,是人民币走向浮动,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采用"参考-篮子货币"的形式,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从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核心机制"钉住一篮子货币"入手,评析了钉住一篮子货币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特点和区别,并提出应对一篮子货币的潜在风险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