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一、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生态采伐 1生态采伐的原理与假说。(1)经营的林分与天然干扰所形成的林分越相似.乡土树种和生态过程持续的可能性越大。(2)森林与之有机体对生境的需求表现在:①保持在不同生态系统和景观中斑块的大小,演替系列、林分特征和结构的多样性;②保持在景观水平上的各生态系统之间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森林及相关有机体的扩散与迁移;③提供有效的森林面积,以保持森林内部的生境条件和防止过多的边缘生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以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合成产品数据MOD11/1KM和MOD13Q1获取的陆地表面温度(Ts)和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构建TS-NDVI特征空间,在此基础上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湿度指标,结合实际反演验证大兴安岭地区2008年3月~4月16天的土壤湿度与森林火灾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将TDVI纳入森林火灾保险费探讨范畴.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1)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大面积森林遭到破坏,如何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是时代赋予的"必答题"。森林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有自己的生态环境评判标准,当前的森林认证体系是2001年启动建立的,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森林的开发利用水平,更好地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文章从森林生态服务认证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森林生态环境认证标准,并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的理念,进一步探索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保护流域森林植被建立绿色防洪堤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98 年我国洪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分析森林植被的防洪作用, 包括防止水土流失、江河淤积、净化水源、改善水质、削减洪峰、调节水量等功能, 最后提出建立生态防洪堤坝的措施, 其中包括天然保护工程、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坡地改造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和绿色防洪堤坝建设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森林植被防灾学现在处于初创时期。尽管过去有不少森林植被防灾作用的研究,但大多是单学科的研究,而很少有综合的、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这就限制了人们对森林防灾的机理及防治效果的认识。有关的资料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较多,当代的较少。为适应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把森林植被防灾学的研究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发挥森林植被防灾学这一门新兴学科的作用,我们认为目前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7.
8.
森林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国家对林业政策支持之间尚有一定距离,需要国家采取扶持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9.
论适宜的森林旅游环境与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工作以外重要的娱乐休闲生活去处的选择。在森林生态环境中获得舒适的生态旅游,在舒适的生态旅游中寻求和谐的生态环境,以达到生态旅游人与生态旅游环境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森林与森林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森林为载体体现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全面理解城市森林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对加强我国城市森林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潘东燕 《经济纵横》2008,(11):48-49
W企业是山东的一家大型零售连锁企业,这几天,公司人力资源部王经理对于公司的绩效管理非常困惑:2007年,公司为了强化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引入了某国内一流高校的咨询团队,耗时一年做了科学细致的绩效考核体系。但是,新的绩效考核体系虽然使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是,却迟迟不见明显提升员工绩效。  相似文献   

12.
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颁布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借助长江大保护战略颁布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长江大保护战略对长江经济带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大保护战略颁布持续促进了长江经济带重污染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与授权,但更多的只是策略性绿色创新,并非实质性绿色创新,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重污染企业均进行了策略性创新,其中,长江大保护战略对处于财政压力较大地区与政治关联等级较高的重污染企业作用显著。机制分析发现,长江大保护战略通过对长江经济带重污染企业施加环境合法性压力与外界关注压力,进而促进其开展策略性绿色创新。研究结论对利用国家战略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杨浩  卢新海 《经济地理》2022,42(3):103-112
基于县域地均粮食产量和植被初级生产力等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曲线、重心迁移模型和双变量Moran′s I指数等方法,探讨2000—2018年长江中游地区粮食生产力(GPC)与植被初级生产力(VPP)的动态演进过程和时空交互特征,并进一步解析两者之间存在的权衡与协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地区GPC值不断提升且县域内部差距不断缩小,VPP值虽然略有波动但增减幅度总体较小。(2)从全域视角看县域GPC重心不断向东迁移,平均迁移速率约为1.20 km/a;VPP的重心落在江西修水县西北部,其重心位置呈现上下微幅波动和基本原地打转的特征。(3)GPC与VPP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特征,其中“低—高”区域在研究区中部偏西的位置呈南北走向集中连片分布,“高—低”区域主要坐落在外围山地丘陵多的欠发达县区,“低—低”区域则集中分布在武汉市周边县市区,“高—高”区域较少且分布较为零散。(4)研究期间GPC与VPP的权衡/协同态势表明,正向协同类型占据区域主体地位,但仍有少数单元区面临粮食增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叠加压力。未来可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举措来促进两者最...  相似文献   

14.
去年12月初,监管部门就基金公司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向基金公司以及托管银行下发通知,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的资产管理业务呼之欲出。国内的基金公司开展专户理财,普通投资者应该了解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由于森林覆盖率极小,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致使耕地减少,质量下降,农业生产力降低;人口的激增,致使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小,粮食紧缺,形成:人口增加-粮食不足-土地拓垦-森林消失-水土流失-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笔者提出了若干对策指施。  相似文献   

16.
汤鹏飞 《时代经贸》2007,5(11):82-83
长江经济带在自然地理条件扣区域经济上具有产业集群的良好基础,不过其产业集群发展中却存在着区域经济差异、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主导产业集群等诸多问题.为了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唯有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和战略转移,以及加强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7.
马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9):140-146
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一致认为知识、技术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知识都具有相同价值。然而,在经济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中,学者们一直关注知识投入和产出的计量分析,却忽视了知识质量评估。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1985-2015年专利数据,测度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知识复杂性,并对知识复杂性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探索知识空间分布与其复杂性的关联。研究发现,知识复杂性在长江经济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具有最复杂技术结构的城市不一定是专利申请最多的城市。联合发明专利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当创新合作主体位于不同城市时,复杂专利比非复杂专利更难实现知识流动。  相似文献   

18.
7月3日.在深圳市召开的全市就业工作会议上.新任深圳市代市长王荣说.“农民工”的概念已发生变化.深圳“农民工”这个概念将会消失。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变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基因库,水、碳、养分及能源储存调节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气候变化后森林第一性生产力也会发生变化,气候变暖有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林产品贸易与森林生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日益成为世界主要林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国,人均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森林生态十分脆弱、林产品贸易与气候关系被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背景下,文章从林产品贸易与森林资源的关系、林产品贸易和森林生态安全的关系、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的关系及林产品贸易和碳排放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有关林产品贸易和我国森林资源及生态关系文献的研究概况,之后从理论创新、数据类型和概念界定、方程设定和回归估计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特点,最后从林产品贸易和森林资源、生态关系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前提、研究视角、研究范畴等方面做了评论,并且从国际贸易学、生态学、系统动力学、系统论等研究技术和方法、Ec—Re—En系统模型设计、耦合理论和仿真技术等方面,对我国林产品贸易安全与森林生态关系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