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在推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约束明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四川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辽宁振兴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环境历史欠账较多,一度以拼资源、拼能源的方式来换得经济的增长。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下,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日渐显露,环境对资源索取和废物排放的承载能力也日益达到极限。据统计。全省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左右。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辽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辽河治理、碧海行动计划、城市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实施,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出了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认为河南省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工业经济,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经。提出河南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明确五个主要任务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优化调整工业结构、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付出了大量消耗有限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沉重代价,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对西部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正日益凸显。为缓解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必须实行战略调整,但由于目前西部地区所处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定位及现行资源税等原因,其战略转型面临不少难题。  相似文献   

5.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小微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环境承载力有限,致使其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本文以此为依据,分别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进行详尽分析,指出辽宁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需在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下进行,最后,将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以基准形式纳入主导产业选择过程中,并依据基准的综合分析,选择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七个产业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辽宁省工业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6.
张亮 《发展研究》2012,(4):44-46
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正在由弹性约束向刚性约束转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促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具体应该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着力加快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构建绿色经济产业体系;提高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深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培育绿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才能以科技为先导,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经济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战略任务,我国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又直接影响着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本文首先对城市化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路径选择.包括推进集约型城市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推进和谐城市化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深化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否定了把经济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割裂开来的传统发展方式,强调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工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在尊重自然界自身发展的前提下来谋划工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工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环境,按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完善市场准入和产业监管制度,加大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建设,构建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政策体系,彻底转变过度消耗资源与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所组成的行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非参数环境生产前沿方法研究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上海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研究结论表明:上海的真实GDP增长率在1997-2004年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是2005年出现结构转折点,其后处于缓慢增长态势,近年来在能源、环境约束下,上海的真实工业GDP增长率水平向全国低值水平靠拢;从总体平均水平来看,上海工业效率近十余年来有所提高,尤其是对于具有高技术的行业和轻工业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对于传统的重工业的效率在2006年都没有显著的提升;上海工业增长动力可划分为技术效率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要素投入效应,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是上海工业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柳州市是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的重镇。当前,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仍然是柳州市的总体发展定位,然而,重点开发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加速的城镇化势必造成更加尖锐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依据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工业城市柳州市重点开发区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制定实施绿色发展策略,对于推进重点开发区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提高技术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业的资源环境负荷,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多赢,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采用SBM模型,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对1998-2008年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工业的环境效率展开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总体上,在资源环境约束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全国SBM环境效率微降;从静态观察,地区尤其是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协调性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从动态观察,沿海与中部地区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性变化不大,而东北与西部地区均出现了阶段性下降。究其原因:经济结构重型化、工业企业规模过大制约SBM环境效率的提高;生活水平提高、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则有利于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口分布不合理,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是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渐突出的重要成因。协同推进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城市建设,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将城市经济活动控制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是化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能源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高,节能减耗压力大,治理污染任务重.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其内涵和目标决定了它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当结合陕西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通过加强科学规划、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低碳经济试点、改善土地利用、加快人才培养与自身能力建设,大力推进陕西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转方式、调结构"是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十二五"规划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立足区域实际,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基层党委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三次产业分类忽略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已不能准确体现可持续发展时代产业升级和换代的发展趋势,急需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文在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三次产业分类的局限性,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五次产业分类方法:资源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环境产业。该产业体系既全面和完整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又能够体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李广杰 《商周刊》2011,(2):44-44
山东工业传统产业比重高,受行业发展惯性的影响,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难度比较大。应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增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人口分布不合理,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栽力约束日渐突兀的重要成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并以生态城镇建设为准绳,将城市经济活力控制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栽力范围内,是化解资源环境承栽力约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农村工业化面临环境资源约束.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必须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循环经济,而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经贸实践》2014,(6):28-30
柯桥区(原绍兴县)2006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和践行“以亩产论英雄”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工业企业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深化和细化。“亩产论英雄”导向、约束、评判等机制,倒逼企业紧紧抓住“亩产效益”这一核心,增强“寸土寸金”意识,提高单位产出率,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