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消费市场在消费规模和结构全面升级的背景下仍存在消费降级现象。基于消费者选择理论,对消费升级以及消费降级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消费领域整体处于升级阶段,局部受收入预期、消费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外生因素影响出现消费降级。为了实现全方位高质量的消费新发展,就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实行创新发展战略,释放居民消费动力。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回顾我国居民消费的历史性变迁,分析当前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的复杂局面,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对于绿色消费的研究多囿于对个体心理变量的分析,有关现存消费模式与绿色消费关系的研究鲜有涉及,导致培育绿色消费缺乏经济与社会基础。本文结合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的情况,利用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认为绿色消费作为消费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都会在不同维度上助推绿色消费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消费不足在不同收入阶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高收入阶层表现为消费欲望不足,低收入阶层表现为支付能力不足。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通过城市化实现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升级,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及新产品科技创新,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并通过刺激居民消费欲望促进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4.
为明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在检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后,应用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模型考察1990-200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对不同省域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空间相关性。因此,消费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消费引导的空间作用机制,及其对不同省域的差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消费成为趋势。那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升级是驱动效应还是抑制效应呢?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实证表明: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但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和区域非均衡特征;受居民消费意愿水平调节,数字经济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消费意愿水平以0.6259、0.7193为门槛值,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消费升级是增强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关键。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多样性从而促进消费升级;但这种作用受家庭内部数字金融能力的影响,并且表现出群体性差异。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视角探讨了数字金融能力促进家庭消费升级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力显著提升了家庭消费升级,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数字金融能力在提升家庭总消费水平的同时,也推动着家庭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机制研究发现,收入多样化是数字金融能力促进家庭消费升级的重要途经,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收入多样化水平越高其对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力对农村地区、低收入水平和中西部地区家庭的消费升级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刘锐 《消费经济》2013,(1):38-42
本文首先从新界定的消费金融的内涵着手就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利用《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1999-2010年的数据,用面板广义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镇居民消费变动与消费贷款变动有正相关关系;居民消费变动与保险总支出变动关系不显著,但与消费型保险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金融资产占有对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发展对于异质性消费群体的影响备受学界关注.本文基于城乡居民消费质量对比,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电子商务发展是否能够诱发城乡居民消费质量的"追赶效应",以及这种"追赶效应"在数字普惠金融调节下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质量.短期内,电子商务发展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我国居民消费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率却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趋于扩大化,这使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消费之间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也对可持续消费的代际公平消费与代内公平消费形成了挑战。为此,各级政府应转变经济发展思路,以推进居民公平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建立健全居民可持续消费的责任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导向作用,确立居民公平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导向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从住房公积金“隐藏”的收入视角探讨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住房公积金显著促进了居民生存型消费和发展享受型消费,且对后者的影响程度更高;(2)从异质性上看,住房公积金对低收入群体和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3)从影响机制上看,住房公积金通过家庭住房的财富效应成为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认为在改革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背景下,要高度重视其“隐藏”的收入功能,在持续发挥好其住房保障功能的同时,也需充分释放其在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方面的政策外部性。  相似文献   

11.
丁萍 《商业时代》2022,(5):53-57
本文通过采用我国1990-2020年的数据样本,实证研究了边际消费倾向与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关系.结果显示,总体上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对居民消费潜能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不同收入渠道的边际消费倾向对农民消费潜能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且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渠道的作用强度明显较高;不同区域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对其消费潜能的影响也存...  相似文献   

12.
孙心怡 《商业观察》2024,(11):112-116
网络零售在数字经济发展下已成为销售供给的新形态,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构建经济新发展格局、激发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意义重大。基于网络零售与居民消费的内在关联,文章构建了网络零售与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网络零售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线下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提高社会保障、促进行业内竞争是实现网络零售带动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网络零售对城乡居民消费促进作用东部要高于中西部,表现出东-中-西的梯度特征。据此,文章提出应巩固培养新兴消费增长点,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并构建多样化消费生态,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化,以期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对我国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收入分配因素在内的宏观社会消费函数,来分析收入分配对我国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收入分配是通过影响不同人群的预期而导致其消费倾向发生不同的变化趋势作用于我国居民消费的。西方消费函数理论都是从微观角度的个人消费函数出发分析消费行为的,用的都是局部分析方法,本文从更一般的角度,在考虑收入与消费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宏观社会消费函数来考察收入分配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宝娣  汪磊 《商业研究》2011,(1):107-112
以收入、政府消费性财政支出和闲暇等变量引入效用函数,推导出不确定条件下的居民消费动态方程,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变动的主要因素,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政府消费性财政支出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但各变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服务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一般比较明确,但这些驱动因素在不同时空对服务消费增长的效应不同,造成这种增长效应的差异源于不同时空条件对服务消费增长动力机制的影响。本文基于四川省的数据,挖掘制约我国服务消费动力机制充分发挥的问题,提出落实新型城镇化、促进收入有差别增长、培育服务消费热点与产业升级相衔接、理顺服务业发展秩序、提高服务消费质量、创新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来促进服务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1-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食物消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粮食、油脂类、蛋类、菜类是城镇居民的重要必需生活品,其需求量对价格反应不敏感,刚性消费特征明显;奶类仍是低收入户的奢侈品,不同收入组间肉禽类消费支出弹性没有差异;肉禽类、酒类和奶类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相对比较敏感;粮食、肉禽类等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影响较大,但其影响程度随收入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肉禽类、酒和饮料、干鲜瓜果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有较大影响,而粮食、肉禽类、菜类等的需求量受其他食物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蔬菜在居民日常消费农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居民消费对蔬菜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供求关系。本文基于中国CMDS数据库中的居民消费数据和蔬菜价格数据,建立半参数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2008-2021年间全国36个重点城市(所有省会城市和一二线城市)蔬菜价格波动及消费价格弹性的空间差异,明确蔬菜价格变动与消费价格弹性在不同区域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不同城市由于所处经济地理区域的不同导致在蔬菜价格波动方面存在差异;消费价格弹性是蔬菜价格波动空间差异性的关联因素,但其影响同样存在方向性差异,36个重点城市中除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外,蔬菜价格波动都与当地居民消费价格弹性具有显著关联。基于此,要确保“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重视蔬菜主产区和其他地区的蔬菜资源均衡调控、建立良好的储备轮换机制、完善蔬菜流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着挤出效应、挤入效应。本文在典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引入凯恩斯主义中的当期绝对可支配收入研究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发现中国居民消费率与政府消费率、可支配收入占比之间存在阶段性的协整关系,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加强的挤出效应;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共生,互为Granger因果;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动态效应开始为挤入,后为更强挤出。如果在新经济增长阶段中国政府消费职能从推动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产品过渡,中国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作用也将从挤出变为挤入。  相似文献   

19.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振兴中国居民消费,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实现改革与政策协同推进,促进全体居民消费和农民等低收入重点群体消费并重,坚持短期振兴消费与长期促进消费相结合。推动消费复苏与升级,要着力稳定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鼓励新型消费,增强消费活力;完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需要实现由投资导向型发展思路向收入和消费导向型发展思路的转变,一个具体的制度性关键是引导税制设计实现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通过消费者“用脚投票”效应去评价企业,真正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均衡发展。数字消费是数字技术与消费行为的耦合,涵盖以数字商品和数字化商品为主的消费对象,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发展的新特征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促进数字消费发展,要着力下沉拓展市场,发挥数字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推进数字消费制度建设。我国农村家庭消费具有消费差距小于收入和资产差距、低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讨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从心理账户的视角构建了消费预期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模型,并分析了心理账户灵活性的中介作用。通过对全国范围内收集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分析,本研究发现宏观经济预期、收入预期和物价走势预期等消费预期维度都正向影响着居民消费意愿,而突发事件预期则负向影响着居民消费意愿,并且心理账户灵活性在消费预期和消费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此外,不同的消费预期维度以不同的强度影响着居民心理账户的灵活性,进而影响其消费意愿,其中,突发事件预期对居民消费意愿的负向影响程度要强于其它消费预期维度的正向影响,因此突发事件预期是导致居民消费意愿偏低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居民消费意愿偏低和变动的心理成因,并为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