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文章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高校图书馆的经济价值进行深入评估。研究利用OLS回归方法,考察学生身份、学科、性别和生活费四大因素对于图书馆的支付意愿和补偿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生对图书馆的依赖性显著高于本科生,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的学生更愿意为图书馆资源支付,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支付意愿更强烈。这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资源配置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强调了满足不同学科和年级学生需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济学一般认为品牌价值是一种无形资产或非功能性的附加价值,来源于企业能力、广告宣传、营销活动、消费者主观感受等,或者将品牌作为一种竞争优势,认为品牌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创造溢价收入或实现增值的能力.本文认为,品牌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虚拟价值,是在品牌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广告宣传、营销活动、商业服务、品牌管理、社会生活等全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实现和增值也有贡献;而品牌的自然属性是一种满足人们心理对产品质量、品质、安全、知识、艺术、尊贵、时尚等文化性(信息态)消费需要的一种虚拟使用价值,是品牌价值的载体.品牌是一种物化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容介态. 相似文献
5.
对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一、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无形资产评估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环节、加速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建立公平分配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经济法规的实施、扩大企业影响、企业加强管理;二、无形资产评估目的与目标:确定交易价值;三、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八个影响因素:无形资产的收益因素x1;无形资产的时间因素x2;无形资产实现的风险因素x3;无形资产实施的环境因素x4;无形资产保护的法律因素x5;无形资产的成本因素x6;无形资产的转让方式与转让次数x7;无形资产价格支付方式x8;目的在于确定无形资产评估参数,提高无形资产评估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尹国平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4,(2)
当前大量的商业模式创新是以虚拟价值为核心的,较为典型的模式包括:跨界虚拟价值定位、流程标准化、交叉补贴、虚拟价值寻租、商业模式资本化等。以虚拟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反映出虚拟价值定位与实现的一些特有规律:关注消费者的新生活诉求、人气规则、信息态规律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水、虚拟水贸易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际普遍关注。虚拟水贸易是一个复杂实物的综合体,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因素。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对中国推行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黄劲松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3)
品牌的虚拟价值作为一种重要的虚拟价值在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体系中被大量提及.本文从外在可见性和诉求差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品牌虚拟价值的构成,并定量分析了品牌虚拟价值的作用.结果显示:(1)品牌价值由虚拟价值和实物价值构成;(2)品牌实物价值对品牌虚拟价值有显著的影响;(3)品牌虚拟价值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大于实物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李小宁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4):29-37
从古典理论到新古典理论,经济学完成了从客观价值论到主观价值论的转换,但是主观价值中的"心理需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重新发现了"心理需求"的重要理论意义,因此广义虚拟经济研究有可能丰富和推进现有的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三种价值论的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劳动价值论存在四大问题:一是社会必要劳动量难以计量;二是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倍加比例难以准确确定;三是无法解释自然产品为何也具有价值、价格;四是存在价值归属上的理论悖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不能全盘否定,但资本、土地不能“创造”价值,只能“生成”价值。边际效用价值论所揭示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正确的;应当正确看待用效用衡量商品价值;事实上,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具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2.
信息环境与公允价值的股价相关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研究了不同信息环境下公允价值的股价相关性。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股票定价,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准则制定研究的重要方面。2006年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按照新旧准则编制两份年报提供的数据,文章采用Ohlson模型分析了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与股票定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环境对公允价值在股票定价中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影响,即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的增量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彭斌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7)
如何让城市真正成为人们有希望、有梦想、有尊严的美好家园,城市应如何发展才能避免或缓解并最终消除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诟病?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命题。人类唯有选择绿色发展路径,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城市升级,才能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真正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实现人类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绿色发展与城市升级的实现离不开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发展条件。绿色发展与城市升级的关键就是寻找平衡区域发展中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协调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首先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贡献,这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和尺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产权关系和商品经济原则,是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贡献在现实经济关系和法律上的体现,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这两个方面都有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力因素按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方式可以被划分为物质生产因素和非物质生产因素,其具体构成可概括为十个方面。同时,农业生产力因素的构成并非杂乱堆砌,而是由特定的农业生产力因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下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是类型、层次和指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17.
对我国社会游资的绝对量与相对量进行跟踪分析,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乃至经济安全的必要保证.本文的分析得出我国社会游资量自1997年以来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这种下降的趋势并不代表我国各项经济措施得到了很好的完善,还需要我们在监控机制、消费者的消费取向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利用分量回归方法对2001年~2005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资者可以对不同资源的价值增值效率区别定价.并且在股价较低时,人力资本有较大的定价能力.随着股价的上升,虽然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定价能力都有所增强,但物质资本的定价能力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垄断和自然垄断的自行终结与演变之质疑——与王廷惠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是供求双方决定价格并交换商品的机制,是经济主体活动的场所。市场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垄断,对市场秩序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当垄断导致市场失灵时,是完全依赖竞争消除垄断,还是在一定时期内实施相应的政府规制以矫正市场失灵,这是经济学中一个争论不休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政府在行使其职能的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文章针对市场过程理论关于垄断和自然垄断终结与演变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从而探讨政府在面临市场失灵时应该如何作为才能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减少经济不公平,以及保障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企业竞争优势跃迁的动力要素及其耦合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分析组织学习、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和动态能力等要素在企业竞争优势跃迁过程中所发挥的动力作用,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耦合性,揭示了竞争优势转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