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从生产性、生活性、社会性基础设施来界定我国的基础设施指标,运用两变量VAR系统实证分析了1978~2004年福州市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州市城市经济增长与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正向协整关系,但与社会性基础设施具有负协整关系.但我们从方差分解中也发现,社会性基础设施对经济的作用日益强大,成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与培育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出发 ,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与投资、劳动、消费、居民收入的相关性 ;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 ,其经济增长低于平均水平的原因 ,对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米娟 《全国商情》2008,(8):15-16
本文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及其优势、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和现代服务业集聚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服务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向城市集聚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相比,当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运用截面数据回归对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论显示: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具有不同的增长水平,城市经济增长也存在"中部塌陷"问题.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密集度、对外开放程度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并反映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将拥挤效应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生产函数,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得出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据此给出了一个估算最优城市规模的简单模型的结论。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城市的最优规模是可变的,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应该适度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及其优势、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和现代服务业集聚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服务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向城市集聚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晰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和结构变迁的影响,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2—2011年广西各市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动态测度,运用信息熵法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和结构变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广西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增长幅度较大,提升速度较快,城市间的相互追赶效应较弱,技术前沿面的前向移动效应较强。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显著地抑制了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但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迁无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0年~2010年31个省市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构建门槛回归模型,探讨户籍管制下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户籍管制的确构成了城市规模的发展瓶颈,过高的户籍管制导致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而过低的户籍管制则影响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结合样本分布的时空特征,指出户籍约束而非过度城市化导致了现阶段城市规模的低效率集聚.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应该通过户籍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制定合理的户籍管制政策,防止户籍管制过低或过高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深圳经过26年改革开放,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深圳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随着经济问题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发展的土地代价过高表明,需要考察经济增长效率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跨期响应,动态地评估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绩效。基于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效率的互动机制,采用面板VAR模型,动态地评估了中国省际层面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效率的互动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会抑制经济增长效率,但长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效率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不显著。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效率的改善取决于自身的完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其并无显著影响。应重视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并增加经济增长效率在官员考核指标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柯布——遭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理论模型,提出职业教育通过促进就业和人力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并利用珠三角2005-2011年九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作用仍然有限。研究结论同时也显示,如果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要求不协调,则会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对山东省1985-2009年城市分维数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进行实证计量研究。发现该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衡,高位次城市垄断功能不突出,中小城市发展较好,而且通过检验还发现该省城市规模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2—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一体化、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市场一体化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则表现出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更有利于核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市场一体化表现为无差异的影响;在促进经济增长影响方面,市场一体化与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着相互替代效应。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应重点落足于推进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以及完善城市组织规划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引言:南宁,一个奔跑中的国际化城市,随着东盟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逐步显露出东盟未来文化、经济、商务中心的城市雏形。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城市价值集中体现的综合集群建筑却依然是凤毛麟角,这显然与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定位不符。为满足城市需要,阳光100在民族大道与凤岭的交汇处,以代言南宁形象的地标建筑,完善的国际复合商务配套,倾力打造了“复合商务·国际风尚中心”阳光100上东国际,在南宁的综合集群建筑之中分外引人瞩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 ~1988年,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取决于新增城市数目和原有城市市辖区面积的扩张,到1989 ~1998年,城市聚集经济、城市市辖区面积变动、和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1999 ~2008年,已经进入了一个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新时期.总的来看,影响中国城市人口增长既有经济因素,又有诸多的行政和政策因素,譬如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户籍制度、不同时期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等.从发展趋势的角度看,经济因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政策和行政因素的效能在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分析表明,所有制经济多样化程度越高,混合市场的经济产出越高。采用中国25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以四种经济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的平方和构造所有制多样化指标,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多样化所有制结构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经济确实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长,国有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全国普遍性,但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以及外商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推动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但目前混合市场的发展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应在合适的地区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7.
导读:2014年我国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快于乡镇经济,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继续提高,受全国经济总体态势的影响,多数城市经济增长继续放缓。总体看,2014年我国城市经济继续呈现趋同态势。今后,在适应“新常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和城镇化成为“稳增长”最大潜力的形势下,我国城镇化、城镇建设和城市经济还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研究中将土地看作与资本、劳动同等的生产要素,基于湖南省13个市州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土地要素对湖南省各市州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要素投入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根据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估计结果表明,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为0.4036,其对湖南省城市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6.93%,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另外,研究表明资本依然是推动湖南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劳动力的贡献较低,反映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全要素的贡献仅次于资本的贡献。针对相关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增长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问题的研究,认为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单调递增。新增长理论对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经济增长总量中,到底集约型增长部分是多少,粗放型增长部分是多少,如何把前者从增长总量中分离出来,是人们迫切想知道的问题。本文解决这个问题后,具体分离计算了中国改革开放后20的经济集约型增长量,初步分析了它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