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产业区带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玉  孙慧  吴昌南 《财经研究》2005,31(9):71-79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区位商分析法和市场占有率指标,对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54个子行业的资源配置状态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在内部结构和能力上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和强互补性,提出了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产业区带概念和构建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产业区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甄俊柱  刘宏 《经济师》2010,(1):277-279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根据2004年到2009年辽宁省统计局编制的《辽宁统计年鉴》,分行业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都存在规模经济,除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外,总资产的弹性均大于企业个数弹性,在利润中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现状进行了剖析,引入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和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影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未来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缓慢,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制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用区位商和贸易比率理论,通过对安徽各产业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以现代农业,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以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原材料产业,以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为主的食品轻纺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为安徽的特色产业。安徽要大力发展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产业,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属于战略性产业,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实力。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发展是多元协同创新的一种模式,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影响。依据相关年鉴数据,从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入手,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及地位。最后,结合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改进机制,提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实施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发展的“三步曲”模型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属于战略性产业,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实力。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发展是多元协同创新的一种模式,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影响。依据相关年鉴数据,从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入手,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及地位。最后,结合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改进机制,提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实施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发展的"三步曲"模型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集中度测量研究——以成都装备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多集中在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系统、中小企业集群方面,对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对集群集中度测量方法比较的基础上,选取区位商法对成都装备制造业集群集中度进行测量,发现除交通运输制造业集中度比较高之外,其总体产业集群优势较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及相关文献,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协调能力4个方面评价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先进性,并选取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对珠江西岸及所选对比城市装备制造业进行实证研究,结合珠江西岸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调研结果,提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与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网络的山东汽车制造业集群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从《山东统计年鉴》中获取的山东省近十年来汽车制造产业相关企业的数据,应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和Pajek软件,从其数学统计特征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和聚集系数出发,对山东省汽车产业进行了研究,在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结构模型以及体现在网络上的动力学行为三个逐次深入的层面,分析了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汽车制造业向更高一级形态演进优化的规律,以期为山东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同时,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考察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得出的相关研究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对山东省汽车产业链条发展趋势预测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耦合的视角,通过对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逐层分析,提出了装备制造业的耦合网络结构。在对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中经济要素归类后,将集群网络分为核心制造层、产业配套层和服务支持层。并对耦合网络各层内经济要素间以及各网络层间的耦合机理进行了着重分析,接着阐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耦合层内(间)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装备制造业战略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一半以上,调整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是实现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首先依据IPCC提供的各种终端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提供的平均低位发热值计算了我国终端能源的16种碳排放系数,并据此计算出制造业产业在1993 -2009年间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以制造业碳排放量及其强度的年度变化趋势为聚类依据,将1993 -2009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其制造业发展模式的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以2004 - 2009年的制造业各行业的碳排放负荷系数和经济贡献率为主要分析依据,将制造业30个行业划分为重点发展型行业、升级发展型行业、规范发展型行业和约束发展型行业4个类型.  相似文献   

13.
陈旭升  岳文俊 《技术经济》2013,(3):13-17,40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自身状况、产业市场环境、技术提升行为以及创新成果产出4个维度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构建了产业组织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产业组织各要素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将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确定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自此我国高技术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从1995年到2002年,除就业人数一项指标从448万降低到423万外,2002年的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品牌竞争力对产业集聚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该研究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以陕西装备制造业为例,实证研究了品牌竞争力各要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品牌竞争力各指标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仅品牌定位能力对其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运用区位商及向量自回归(VAR)方法,测算我国国防科技产业主要省份航空航天制造业区位商,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度,将选取的代表省份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与地区生产总值进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比较研究,得出了航空航天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程度。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对陕西省促进航空航天制造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业佳 《数字经济》2021,(11):34-38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崛起标志性产业,也是各国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市场的重点突破领域.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成为支撑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基石.本文通过分析近期《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中装备制造业上榜企业情况,结合近年来我们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研究积累,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几点政策建议,以期业内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运用区位商及向量自回归(VAR)方法,测算我国国防科技产业主要省份航空航天制造业区位商,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度,将选取的代表省份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与地区生产总值进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比较研究,得出了航空航天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程度。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对陕西省促进航空航天制造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趋势.利用产业集中指数和产业集中率指标,对1994~200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及其变动进行测度,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体上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高,集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地区.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湖南省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湘西为研究样本,采用区位商及空间基尼系数对湖南省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度进行综合测度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湖南省装备制造企业综合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