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农民工的新生主力军,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多,他们的市民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及现状的分析,找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社会、经济、制度及自身身心素质等深层次障碍,提出一些合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3.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代农民工的主体提高文化素质是其发展的根基,所以加强对农民工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在工作与生活中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不断其提高职业素质、文明素质等,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研究对加快当今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新生代农民工较之于第一代农民工有更大的融八城市的热情与愿望,其在心理预期、价值观念、消费观、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优势都为其市民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存在着社会制度不健全、社会环境不和谐、政治参与渠道不广、自身素质欠缺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制约.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需要政府、社会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户籍制度等条件限制,其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况。2010年中央明确提出"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新生代农民工的根本出路是市民化,本文拟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行SWOT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开始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以及他们在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做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社会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他们受到社会遗传影响和冲击最大.从社会遗传的环境载体上看,他们本应受到更多的城市社会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遗传的意义被人为地强化,传统社会身份的固化与滞留阻碍了他们的身份转变与心理认同,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困难重重.从社会遗传角度分析,政府、社会和企业应该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城市社会遗传提供有效的途径,推进他们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文章基于对大连市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生存现状的研究,从制度障碍、定居成本障碍、自身观念障碍和素质障碍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所在。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是辅助新生代农民工加快市民化脚步的学习方法之一。为更好地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特殊群体需求,移动学习应方式多样,张扬个性化;内容丰富,设计简单化;时间地点灵活,讲求便利化。同时,政府层面确保政策到位、网络后台提供综合资源、职能部门培养优良师资、用人单位保证员工移动学习条件、市民提供移动学习情感支持、农民工自我保持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持久,各级层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优化移动学习,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前,作为环境弱势群体的农民环境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文章着重从确立环境权,调整国家公共政策,完善环保机构,建立权利补偿机制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保障农民环境参与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民环境权益保护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大力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背景下,农民的土地权益屡屡受到侵犯,且诱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应该看到,当前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进城农民社会保障的获得并非必须以退出承包地、宅基地为前提。需要对要求农民放弃土地的有关政策做出修正,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允许进城农民享受集体财产权益,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民市民化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社会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职业过于单一,进城农民在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这三个维度上都难以达到与城市人口相当的水平,这是进城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选择提升进城农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创造新就业机会的路径选择来促进进城农民的职业分化,进而实现进城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权益是劳动者权益中最基本的权益。探索和研究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不仅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而且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就业农民工权益、市场制度缺陷对农民权益的损害、对农民工就业权益损害的重要表现及保护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政策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其制度困境主要为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残缺,推动地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主要有实行农地产权制度多元化,促进农地产权主体明晰化。同时,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明确农地使用权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16.
17.
18.
"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既有别于传统的农村社区,也有别于现有的城市社区,其治理机制亟需创新,公民治理理论提供了路径参考。"村改居"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需要确立公民治理的理念,培养具有"积极公民资格"的社区居民,不仅要为社区居民在公共服务中表达意见提供各种渠道,更要引导社区居民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1999~2009年地方财政及2008年浙江省县级财政的收支数据,证明现行财政体制是城市政府对农民工实行条件准入的制度因素。要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应根据非竞争和非排他的程度,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公共支出责任;地方财政的征税对象应由GDP转变为财产价值,因为GDP对居民数量边际递减,而财产价值对居民数量边际递增。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农业正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现代农业要求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进行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农地流转模式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的一贯方针。借鉴别国模式,结合我国实践,进行模式创新,可以多方位促进农地流转健康发展。农地信托流转模式既是土地制度的创新,又是经营体制的创新,符合新时期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有利于土地资源资本化,形成多元、长期的农业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