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利率机制创新,就在于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放开利率管制。基于这一认识,作者进一步就我国如何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若干对策性思路。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早是从货币市场化开始的。1996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同业拆放利率。1998年放开贴现、转贴现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从此,我国在货币市场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利率。在推行货币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我国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也实行了逐步的、有限度的、稳步推进的市场战略。我们提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利率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伴随着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化的。实现资金利率市场化,不仅能够比较灵敏地反应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关系,起着价格信号的作用,而且能够不断地调节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起着经济杠杆的作用。在目前物价持续走低、资金供大于求、资源相对过剩、银行风险增强的环境下,放开利率不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是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较好时机,并已进入我国金融改革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长期实行管制利率制度,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利率,但是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还不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还是实行管制性的利率,很大程度上还足政府行为。管制利率制度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式要求.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要求和充分发挥利率经济杠杆作用等方面均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宋丹 《经济师》2008,(9):206-206
我国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利率已经逐步放开,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转型时期,传承了历史的特殊金融体制,一方面中央银行对于利率的管制不可能一下子放开;另一方面银行的业务比较单一,收入来源狭窄等,这些因素都阻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所以只有渐进的、适应性消除了这些阻碍因素,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跟随利率市场化的脚步看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生产要素价格的合理化和市场化被重视起来。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资金价格(利率)的市场化已经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放开,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帷幕正式拉开。利率市场化遵循改革的总体思路被确定为: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5,(12)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等多种利率的管制,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根据资金的供求情况自主决定利率的高低。文章从利率市场化概念着手,分析其含义,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并梳理改革进程,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对其的影响,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额存单重启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又更进了一步.从贷款利率正式放开到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利率市场化只差存款利率市场化最后一步.大额存单可实现部分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存款利率正式放开的过渡产品.大额存单有助于利率市场化,是国际经验的借鉴以及根据我国国情所做出的选择.通过大额存单及其市场建设,“自上而下”政府推进和“自下而上”市场选择能够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利率根据国内和国外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由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决定利率水平,它反映的是资金真实价格,这就是利率市场化。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革我国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即放开外币存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和客户协商研究;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这是我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迈出的实质性一步,而且可以相信,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还将进一步扩大。尽管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在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放开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回购利率以及现券买卖利率。目前,所有国债、金融债券都是通过市场化招投标的方式发行,但是银行存贷款利率仍属于受国家管制的官定利率。日前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项决定的出台,是利率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步,表明我国的贷款利率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市场化。但是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是,我国金融业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机制性的问题,因此,利率市场化将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产生冲击和挑战。有鉴于此,金融机构应针对利率市场化对业务经营产生的影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龙安  沈杰仁 《经济师》2001,(1):157-157
2000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要坚持渐进式改革,分步骤推进,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至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终于掀起了“红盖头”。一顾名思义,利率市场化就是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使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从而引起其上下波动,通过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利率政策效应来影响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我国目前情况看,…  相似文献   

12.
阮锋儿 《经济师》2001,(2):114-115
从2000年9月下旬开始我国实行新的小额外币存贷利率市场化,这是我国为了在“入世”后五年内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之一,它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了很好的铺垫,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在国际化、市场化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外资能产生积极影响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主要目的是使我国的利率水平、利率结构和利率体系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使国内金融市场外币资金供求变化对外币存款利率产生影响,及时调整利率水平,吸引…  相似文献   

13.
吴斌 《当代经济》2003,(10):46-46
一、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渐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在今后两年内应继续按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次序,在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金融市场的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支农再贷款利率等层面取得重点突破.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要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结合再贴现利率调节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促使其均衡发展;国债利率可以率先实行市场化;同业拆借利率则应通过扩大拆借网络和交易量,逐步发挥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的作用;金融市场的债券利率和股票发行利率也应率先完全放开;同时,可选择市场基础较好的部分地区,进行人民币大额定期存款利率浮动和贷款利率上限管理的试点工作,争取5年内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利率管制为核心的金融压制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中国政府正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呼之欲出。本文从理论上阐述利率的市场化涵义,指出实行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放开的进度比较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相对于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整体步伐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还是较慢的,并且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逐步显现出一些制约因素,客观上阻碍了利率改革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理论上尚须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其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黄璜 《经贸实践》2016,(8):9-10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市场化对证券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由,由实行利率管制逐步演化到利率市场化。探究我国利率市场化与证券市场动态变迁的实质性关系,阐明我国利率市场化作用于证券市场的机制、改革进程及风险防范,对建构科学、健康、有序的证券市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漫议窦仁政利率市场化不宜盲目推进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和长远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目前这一阶段,利率市场化的各种措施不宜盲目出台快速推进。其理由如下:1放开利率的负作用较大。我国近年的名义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但剔除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最为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行多年,其中,债券、票据和货币市场的利率都已实现市场化,目前需要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是指银行利率的市场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的管制,取消各个金融机构贷款利率Q7倍的下限限制,由备金融机构根据市场情况及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并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等政策。  相似文献   

19.
和振华 《新经济》2014,(17):45-45
2013年7月19日人民银行完全放开了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对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进行金融创新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梅 《经济问题》2004,(10):60-62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资金配置要求有宽松的条件,这就促使各国放松对利率的管制.目前,各主要金融中心都放开了对利率的管制.我国利率改革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通过分析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不同利率效应,提出我国深化利率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