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是指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的制度.由于独立董事特有的独立性,使得独立董事一方面可以有效制约控股股东和经理层,遏制内部人控制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凭借专业知识及独立判断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化、透明化程度,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因此,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严复海 《发展》2002,(8):41-41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股权高度分散化格局的出现,使上市公司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公众公司。大量的中小投资者由于股权分散、加上信息的非对称性,使他们对公司决策缺乏影响力,对公司经营不能有效监督,处于十分无奈的地位。如何防止内部人控制及大股东操纵、完善董事会的职能与结构从而重树投资人的信心成为全球范围内企业所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强化董事会的职能,确保董事会运作公正、透明的必要性。董事会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被内部人所控制,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根据…  相似文献   

3.
王静 《辽宁经济》2005,(1):81-81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产权结构形式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固有因素 上市公司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分层授权并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产权控制模式.他们是不同层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却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投资者与债权人及政府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随着公司股权的不断组合,一方面,股权高度集中而产生了单一控股股东并垄断了董事会,中小股东的权益愈加受到侵占;另一方面,股权分化致使股东控制弱化,经理层通过影响董事提名反过来控制董事会,"内部人控制"更易造成股东权益受损.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倾向更加明显且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浙江省的上市公司为例 ,就独立董事和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正逐步加强 ,在董事会结构调整的博弈过程中 ,内部人没有占优。独立董事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但是控股股东持有过高的股权比例是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我们支持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但是同时应该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改革。研究表明 ,在中国二元体系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将导致两个监督机制的冲突 ,完全照搬英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可能并不是中国二元体系下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采用的是二元体制,即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上市公司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欲形成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独立董事行使双重监督权的"三元体制"。但是,新设计的"三元体制"非但没有达到监督、制衡的作用,而且多一个渠道增加了代理成本。要想真正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治理绩效,应从整个公司治理架构上重新配置和行使控制权。  相似文献   

6.
宋成珍 《改革与战略》2007,23(12):49-50,126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采用的是二元体制,即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上市公司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欲形成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独立董事行使双重监督权的"三元体制".但是,新设计的"三元体制"非但没有达到监督、制衡的作用,而且多一个渠道增加了代理成本.要想真正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治理绩效,应从整个公司治理架构上重新配置和行使控制权.  相似文献   

7.
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司董事会的决策水平,有利于公司的专业化运作和公司战略的科学化,而且有利于减轻内部人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制衡;不仅有利于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且也有利于树立公司形象,增加公司价值。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通常由技术专家、经济学家、会计师、法律工作者、证券从业人员和大学教授等来担任。从表面上看,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的运作之外,所投入的精力较执行董事少而且年薪丰厚,因此成为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向往的职业。但是收益和风…  相似文献   

8.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 《上海经济》2001,(3):44-46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亦称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是指公司制企业中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董事。由于独立董事不像内部董事那样直接受制于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因而有利于董事会对公司事务的独立判断。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一方面可以制约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中小股东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经理层,遏制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出现。此外,独立董事能够以其专业知识及独立判断促进董事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违规造假案水落石出,更让投资者意识到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性。作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独立董事在证监会的倡导下走向前台。独立董事最早出现于美国,其法律依据是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一些公司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其目的主要在于防止内部人控制。目前,独立董事制度不仅在西方各国备受青睐,而且逐渐成为完善公司治理之通例。1988年,我国H股公司率先按香港联交所的要求设立独立董事。1997年12月中国证监会…  相似文献   

10.
一、美、英等国独立董事的概念和人数 为防止董事会受少数人或内部人控制,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上市公司开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所谓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美国较多使用的是外部董事概念,而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则主要使用非执行董事概念。独立董事不同于代表董事。代表董事是指某些大股东、不动产  相似文献   

11.
安林 《上海国资》2014,(5):70-71
国资委需从"选、育、用、流、载"五方面重新审视外部董事管理外部董事制度,是200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为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进一步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所推出的一项重要创举。外部董事,是指由非本公司员工的外部人员担任的董事。其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关职务外的其他职务,不负责执行层的事务。国资委之所以推出外部董事制度,主要是想破除以往国有企业董事会全部由企业内部人控制的格局,特别是想通过"外部董事"  相似文献   

12.
委托代理关系与独立董事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 《湖南经济》2001,(9):46-47
一、完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为何要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通常的议论和解释有二:一是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深入的分析需要解剖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是我们研究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西方国家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是因为股权非常分散,以致没有一个股东能够对公司进行有效控制,结果自然是经理层“说了算”。我国上市公司则一般都有控制股东,其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来自国有股权主体的“虚置”,国有股权代表的“缺位”,国家作为最终所有者缺乏对上…  相似文献   

13.
路霞 《魅力中国》2011,(20):30-30
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该制度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功能运作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功能运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一般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我国上市公司也是如此。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人控制”现象还更为严重。“内部人控制”的结果是损害股东利益,特别是小股东利益。为了维护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完善公司冶理结构刻不容缓。为此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琳琳 《发展》2004,(1):53-55
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两种监督机制,独立董事制度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元制"模式,即在股东大会下只设董事会,董事会既行使决策权,又行使监督权,为了防止高管人员控制董事会,进而控制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的非执行董事,亦称独立董事.独立董事除了董事身份外与公司没有任何契约关系,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客观判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公司治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一方面可以制约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中小股东的行为 ;另一方面可以对公司的经理层进行监督和约束 ,以减轻“内部人控制”问题。本文在对独立董事主要职能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性、个人情况、组织结构、选拔机制、职权行使、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七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评价指数的基本分析框架 ,并且进行了初步的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外部董事如何真正发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资委在央企推行董事会试点工作,以及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以来,数千名外部董事(包含独立董事)进入了央企董事会与上市公司董事会。本文所称的外部董事是大概念,包括独立董事在内。外部董事要提高在董事会治理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除了在主观上要树立董事的责任感,不甘于做“花瓶”董事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外部董事只有在与公司董事会成员、经营团队成员,以及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模型和实证手段,分析了独立董事是否会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价格的制定。按照本文的模型显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比例如果高于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比例。将减少公司被折价出售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公司制度下董事会的独立性是指董事会成员在进行决策时,能够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而与其委托人--公司的所有者利益保持一致.这种独立性使董事会能够及早采取行动预防有损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发生,即便这样做有可能会损害当前总裁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因此,在公司董事会中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削弱内部人在董事会中的控制力,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成为当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独立董事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由于独立董事与执行董事、经理层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独立董事的作用难以充分有效的发挥.虽然各大公司都在加强公司董事会独立性的建设,以谋求公司的长远发展,但独立董事占大多数的董事会作出错误决策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独立董事的信息约束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独立董事信息获取能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蒋剑虹  林倩 《中国经贸》2011,(12):199-199
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讲即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过低的流通股比例,过高的国有股比例;内部人控制董事会,监事会的效果难以发挥等。所以.本文从财务重述造成的虚增盈余现象出发,对国有公司的治理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