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四化"同步发展和顺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文章首先对四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功能定位进行具体分析,发掘其个性,其次探索几种典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最后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照新  赵海 《改革》2013,(2):78-87
随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我国将形成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具体来说,要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新型经营主体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推进经营主体多元化合作、加强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提升经营主体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浙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这为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路径,确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2020年4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提出“推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由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农业经营创新论坛”,围绕新形势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必要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挑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组织形式及特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容以及农业经营制度变革方向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增强其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是关系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要有切合实际的措施为保障。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创新扶持办法,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加强规范指导。  相似文献   

7.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更是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重点任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求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只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手段,发展现代化农业也只是"富裕农民、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手段。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政府规范和监管力度,避免政策错位与实践畸形,要根据当前国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相对于传统小而分散的小农而言,是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创新性的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机遇,本文梳理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发展困境,就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支持体系,提升支持效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生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维发展形式和现实观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楼栋  孔祥智 《改革》2013,(2):65-77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四化同步"发展、农产品价值链升级、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有其理论基础。应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金融扶持、优化农技服务、完善基建配套等方面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黑龙江省穆棱市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孔祥智:四化同步 推进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孔祥智教授指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之策。我们应该按照党的十八大和一号文件的要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摆在了我们面前,成为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根据当前已存在的各类文献资料,加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一步研究,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与特征入手,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存在的主要类型,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培育包括农业龙头企业等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课题组对江西赣州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赣州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前农村的现实情况,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认真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农村市场主体,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三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重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通过在土地流转、设施农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保费补贴、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奖补,不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该《规划》是指导2020-2022三年各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中专门谈到了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之一的家庭农场。说到家庭农场,大部分国家都是针对农场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而言的,即家庭经营的农场,不论它是大农场还是小农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基本特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磊 《北方经济》2015,(12):71-73
随着“四化同步”战略的部署和落实,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而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基础,家庭农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形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尽管各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过程不同,但是在所有农业发达的国家,家庭农场都是农业的基本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7.
苟露峰  高强 《山东经济》2015,(2):112-11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选择。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也逐渐凸显,表现出发展速度快、经营方式灵活以及辐射带动明显的特点,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对胶州市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调查分析,指出应规范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扶持力度、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和注重品牌服务等举措,同时还应加大扶持力度,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强化规范管理以及发展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理论认识与构建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加快推进时期,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关键路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构成的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特征的经营组织体系;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为载体,同步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发展多元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聊城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加快。2012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达到116亿斤,  相似文献   

20.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提出了五大支持政策和四大保障措施。《规划》的实施,必然会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