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常态背景下建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长效机制是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新常态背景下,就业供给有增有减而就业需求却持续提升,在此背景下高校对学生实践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对学生就业与创业观念的引导不足、对学生创新与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大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培育体系滞后市场需求、政府扶持与高校支持政策难落地、市场的就业难与招工荒现象并存的被动局面。基于现实状况与未来趋势,高校应该从教学模式、观念引导、协同扶持三个层面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长效机制,以期促进我国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持续提升、经济韧性逐步增强,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晖 《特区经济》2014,(11):149-151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拉动就业规模萎缩的背景下,大学生毕业数量增加引发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创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调查新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课程体系与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协调表现,提出创新指导理念,更新指导教材内容、完善指导教师甄选制度、开展就业指导科研等措施,有益于政府和高校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提升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3.
邵瑜 《发展》2009,(4):92-93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人才市场供求不平衡;二是高校塑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三是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四是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完善就业市场,拓畏就业渠道;其次,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再次,建立和完善就业工作体制和机制;最后,大学生要更新观念,不断培养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的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经济增速逐步换档、经济驱动快速转变,由于就业综合能力偏弱、从业资格缺乏、适应能力偏低,财经类专业大学生陷入就业竞争激烈、层次偏低、发展欠佳的就业困境。基于国家宏观就业环境,考量企业中观发展需要,结合个人微观职业路径,高校应该探索财经类专业协调教学模式、强化高校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构建校企协同的联合培养模式,最终完善财经类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其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真正帮助财经类大学生化解就业压力并找到合适自身的就业岗位,提高高校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与稳步实行,中国经济正逐步转型,各领域正逐步引入互联网,创新产业模式.在"互联网+"大发展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机会,创业上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本文从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着手,以"互联网+"给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两方面对当前就业环境进行深刻分析,挖掘"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特点及优势,从大学生自身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高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地方政府给予优惠扶持政策和社会以及企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给予支持等方面,四位一体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短期来看,虽然就业基金还不能解决绝大多数的就业难题,但在毕业生度过大城市生存缓冲期并尽快走上工作岗位,以及毕业生诚信体系构建方面,将大有裨益。2013年对于中国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年份。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增加有限的宏观经济背景,近700万的毕业生面临的正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数据显示,2013年是1949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这为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探析了经济新常态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达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创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工业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企业为压缩产品成本,不断缩减人力资源规模,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明显减弱,就业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本文从海西州当前就业形势、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工业经济特点等角度出发阐述了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等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近期撰文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着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要素市场化程度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分配失衡等现实迫切挑战,制约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个人来说,就业是立业之基。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现,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时间进入2013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再度发生井喷,这是否会对就业形势带来新的冲击?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背景下,大学生将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年”。那么宁波的情况如何?带着这个疑问,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林雅莲。  相似文献   

11.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成为企业和高校备受关注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加强与岗位的匹配能力,不断促进高职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文章立足于高职院校实际,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校企合作对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分析方向,以期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女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传统文化的偏见,用人单位的局部利益驱使、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尖锐、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形成女大学生困难就业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采取完善法制建设,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增强自身的就业应对能力等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女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传统文化的偏见,用人单位的局部利益驱使、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尖锐、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形成女大学生困难就业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采取完善法制建设,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增强自身的就业应对能力等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吴翼泽  朱莹 《新西部(上)》2010,(5):157-157,156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对此,高校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当前毕业生充分就业;高校、政府、企业和家庭要共同努力,积极建立服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长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企业用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并存凸显了区域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均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需要,在此背景之下,教育部提出了依托顶岗实习实现人才规格提升,促进就业能力的创新举措。本文以此为背景,提出了产业发展、顶岗实习、就业能力三者相结合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在调研行业发展所需人才、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顶岗提升就业能力效果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三者联动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期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意见。  相似文献   

16.
祝玮炜 《新西部(上)》2010,(6):155-155,157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与面临的困难,促进大学生就业应采取的措施是:调整专业结构,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就业指导体系;努力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是当前所有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就业理念支配着择业行为,反映了社会现象。文章认为,为进一步促进就业理念优化,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高校需正视当下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通过充分调动自身教育资源,推动改革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新方案,最终建立起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晓晔 《特区经济》2014,(6):235-236
贫困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的新生力量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业能力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分析了阻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原因,呼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通力合作,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依托,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并提出了实施策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对策: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就业市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高校教育改革步伐,增加学生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有多方面原因,本文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这一背景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教育资源不均等、农村大学生自身竞争力不足是主要影响,因此,需要探讨新的就业出路,本文从国家政策的扶持、社会、企业的帮助、学校就业指导三个外因以及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竞争力、就业与创业并重这三个内因来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