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主题的集体学习上讲到:“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诸多的科技人才来讲是最大的精神鼓舞,更是对象我们陕西铜川市制药厂这样的广大国有企业的技能人才来讲,无疑更是激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促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具体措施:黑龙江省要有效吸纳人才,增加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资金投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机制体制,为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良好平台和政策支持,以解决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推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高校人才管理和科技创新中起重要作用,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决定了高校的管理和创造效果。以广东8所高校为例,基于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对高校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校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文化缺乏、法制观念薄弱,知识产权相关教育不够;不同学科、不同工龄的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掌握存在较大差别;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但运用能力薄弱。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高校人才管理和科技创新中起重要作用,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决定了高校的管理和创造效果。以广东8所高校为例,基于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对高校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校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文化缺乏、法制观念薄弱,知识产权相关教育不够;不同学科、不同工龄的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掌握存在较大差别;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但运用能力薄弱。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各国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对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中国也认识到了这一趋势,对科技创新才能越来越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风也随之兴起。创新可以引领科技发展,而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由此可知,科技创新人才对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宝贵的。因此,中国若是希望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广东省首批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广州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核心动力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形成了人才资源的集聚效应、创业平台的品牌效应、人才服务的生态效应、创新成果的井喷效应,在聚集创新资源、创新驱动发展上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研经费投入快速增长,国家相关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益也有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科研财务助理作为财务管理与科研活动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必将在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立足于学校科研财务助理岗位,结合调查问卷研究分析了当前科研财务助理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旨在为学校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提升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线上线下的调研,从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竞争合作意识、风险投资机制等方面全面了解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广东省人才开发现状,在对人才政策、《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的深入研究基础上,基于人才开发的三个层级及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剖析广东省人才开发的影响因素,探索设计创新驱动背景下广东省人才开发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笔者首先探讨了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其次,分析了辽宁传统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化、创新制度、文化、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产学研合作、产业信息化、集群化、制度体系构建、文化创新和创新人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辽宁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创新是核心要素。完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健全高科技人才引进机制,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发挥全面改革试验区示范作用是打破辽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瓶颈,促进辽宁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郭烨 《电子商务》2016,(5):73-7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也是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而跨境电商人才却大量短缺。高校应该如何培养符合创新驱动战略的新型复合型的跨境电商人才?本文提出以赛促学、鼓励创业、校企合作、加强师资建设等方面促进跨境电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自我完善和优化来实现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文章从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以及制约因素展开论述,阐述了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创新激励保障制度、提高人才素质、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开放式创新模式等优化途径来实现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新驱动发展是江西省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为GDP增长迅速、创新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好等,具备较强的科技发展潜力。劣势为政府观念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小、科技人才短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等。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扬长避短,在正确认识创新驱动战略中政府的作用,合理定位创新驱动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定位,围绕资金、人才、创新成果转换与保护等创新要素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林  聂晶  刘静 《商业时代》2007,(26):113-114
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分析江西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包括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创新人才、科技人员分布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稳定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和缺乏对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随后提出了推进江西省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工业设计产业的崛起依靠具有高度专业性和高学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是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人才驱动",创新多元产业联盟是加速产业形态由"温州制造"到"温州智造"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高技能人才在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生产效率提升和企业竞争力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经过长期的大力培植,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建设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创新引领作用的发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未能更加有效地支撑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创新驱动的内涵和创新驱动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行阐述,以中船澄西某车间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在创新引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给出在船舶修造企业中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武汉市财贸学校抓住这一契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生,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的驱动发展,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才为发展基础,建立以创新为主要发展条件的新型发展新态,在当前,拥有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对于促进国家在世界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虽然我国的科技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创新型的人才却仍然缺乏,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建立创新型人才保障机制,包括国家上下各级政府、各重要企业、众多高等院校、广大的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建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协同保障机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建立的培训人才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要对创新型人才实施积极的引进政策,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机制,构建一个更加完善并且更适宜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姜鸿飞  闫君 《商场现代化》2010,(24):136-137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全新战略构想。高等学校创新驱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支持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针对蓝色经济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型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等问题,给予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依托高校科研人才聚集优势,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筑服务发展网络,全方位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企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实体,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互联网+时代,创新驱动和人才驱动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国企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发掘人才资源,吸引优秀人才加入,通过人才的智慧和努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人才”视角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思考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