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5W1H"方法,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以镇安县为例,提出构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视和支持;整合优化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建立考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
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决定性的因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培育新型农民的职业自豪感,提高他们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引领作用;完善新型农民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动态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培育体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培育更多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够顺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科技信息》2019,(30):66-69
金融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现代金融专业理论与实务、信息技术及数理工程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开发、设计新的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文章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MOOC+SPOC+翻转课堂+CB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以适应金融企业的职业需要。  相似文献   

4.
石凯含 《魅力中国》2014,(26):288-288
在传统的大众媒体环境下,我国农业科技传播面临着许多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机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农民迫切对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基于手机媒体的新型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在这种大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手机媒体的新型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环境,提出了技术、受众者、政策三方面的基本可行性,然后针对基于手机媒体的新型农业科技传播模式进行了深度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研方式,从结构——主体视角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机制。首先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的社会结构基础: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社会结构、国家与农民、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变迁;然后分析了既定结构下由外来小农、传统小农、工商资本下乡和大学生构成的主体在既定社会结构下转化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式;最后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两个阶段:传统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职业农民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是未来农业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6.
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人力匮乏问题日益严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执行,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执行中政府工具选择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提出政府工具选择优化的对策,为该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君怡 《中国经贸》2014,(10):91-91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各项政策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开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试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但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的认识不到位、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培训条件较差、培育机制不健全,培育对象不精准,培育效果不佳、农民面临较多风险,其成长环境有待改善,运行管理机制有待优化、培训项目、内容、模式不能适应改革创新的需求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高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具有很大优势、其有效的培训模式包括:学历教育模式,校地对接模式,短期集中培训模式,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培训模式,专家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咨询模式,通过科技推广、校地共建联合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部署,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本文以增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实践情况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试和学员访谈等方式进行实践研究,总结开展培训的有效策略,为增城区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农地撂荒、明日谁来种地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根本出路.受众群体弱质化和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市场非均衡化、培育机制缺乏科学设置与规范、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缺陷,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困境所在.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教育机制与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科学的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机制,以及健全职业农民培育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从"效率驱动"转入"创新驱动",但是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造成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突出表现为企业的真实技术需求挖掘比较困难.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是加强各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研发、生产扩散以及开展技术转移的各环节联系,提高创新密度(包括知识的传播能力与速度),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显示出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农村和农业在我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务工,农业生产后继缺人的现象日趋严重,只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大潮之下,作为西部农业欠发达地区大,农业人才需求量大、人才断档严重,因此尤其需要结合自身现状,挖掘出一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  相似文献   

15.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平台,具有先天优势,从农业产业化理论及农业产业化价值链角度构建培育路径,以提升其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水平。为此,政府要重新比较优化培育模式;社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意愿;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而现在"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农业、农村的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到农民对于培训的需求现状,以及目前河北省某些地区应对该问题采取的措施与经验,从而针对如何进一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愿意的影响因素,通过甘肃深度贫困地区260名新型职业农民调查问卷数据,利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培育认知、培育经历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家庭年均纯收入、是否以务农为主、培育前是否有相关经历、培育方式的了解程度、期望培育时间、期望培育师类别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愿意有显著影响。提出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支持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网络环境下知识传播的新问题与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立足于新网络环境下知识传播产生的新问题,通过对网络出版传播和传统出版传播的比较研究,以及对网络出版传播规律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提出基于非线性资源网格的交互式传播模式,即网络知识整合传播模式,是解决新网络环境下知识传播新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设计出相应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赖玲玲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62-168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和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梳理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村电商发展的胜任力特征要素,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对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村电商发展的胜任力特征要素进行认同度、平均重要程度和标准偏差的分析,构建纵向以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态度、个人品质三个层次,横向以关键核心胜任力、核心胜任力、重要胜任力和补充支撑胜任力四个维度为基准的胜任力模型,共包含22个胜任力要素。  相似文献   

20.
在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项目尤其重要,同时,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素质业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以创业胜任素质模型理论为依据,通过使用关键事件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实地调查,并且利用统计软件spss和lisrel对胜任素质进行实证分析及检验修正,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胜任素质模型,进而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提升路径,为政府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