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志婵 《改革与战略》2021,37(10):115-124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广西茶产业帮扶具有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茶叶品牌建设逐步加强、茶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有力等优势.文章基于南宁横州市和梧州苍梧县茶产业帮扶的实践,总结提炼出广西茶产业帮扶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人口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资金整合与投入不足、茶叶质量安全保障不够强、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茶叶品牌影响力和单位产量产值有待提高等问题.广西茶产业帮扶要重点从以下方面推进:提高茶叶企业竞争力,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茶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大财政支持整合力度,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和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桂茶大品牌战略,提高茶产业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2.
陕西茶产业发展面临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紧迫任务,表现为茶叶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失衡,供需不匹配;市场营销滞后,市场占有率低;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茶叶走出国门,为推进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契机。"一带一路"地区蕴藏的巨大茶叶市场潜力有利于茶叶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一带一路"战略所致力推动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投资贸易便利化和文化交流互鉴,将有利于降低茶叶贸易成本和陕西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紧抓机遇,要着力推动茶叶产品结构优化,破解茶叶农业残留问题,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拓展茶叶产业链,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加快茶旅一体化发展,弘扬创新茶文化,以茶文化引导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15,(8):16-19
2004年9月20日,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有两千多年种茶历史的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召开。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其他国际性茶叶组织、相关国家政府茶叶部门、茶文化团体、茶叶学会团体、茶叶研究机构、茶业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在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本着茶文化、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和目的,发表了《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2015年3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即将拉开帷幕,让我们再次重温《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记住我们出发时的初心。  相似文献   

4.
普洱市有100多万茶农,然而由于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普洱市茶叶生产集约化水平低,茶叶数量、质量稳定性差,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茶农的增收。因此,如何让茶农以茶立业、以茶致富,在推进茶产业发展中,普洱市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加快茶产业发展,为茶农增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积极探索以茶叶基地为载体、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关键、以创新生产组织形势为突破口的现代茶叶产业发展新路子,推动传统的  相似文献   

5.
普洱市思茅区为解决茶产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的茶树资源分散和茶叶生产企业"多、小、散、弱"等问题,积极建设绿色有机标准化茶园,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路子,实现全区茶产业"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湄潭县享有"西南茶乡"的美誉,茶业已经发展成该县的主导产业,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湄潭县茶农、茶叶经销商、茶叶消费者以及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实地调研和政府人员的座谈,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结合对湄潭茶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政策的分析,得出湄潭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优势。并针对以上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湄潭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茶产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茶叶的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福建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与产业组织形式已经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如何增强福建荼产业的竞争力已经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福建发展茶产业有着自身独到的优势,尤其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就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提升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最终达到稳步提高福建茶产业区域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贵州的支柱性农产品,在“农业数字革命”时代,探究贵州茶产业数字化转型对实现贵州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引领意义。基于数字经济视角,探究贵州茶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以下问题:规模经济效应不足,茶叶产出效率低;数字化转型仍处初级阶段;数字化基础薄弱,复合型人才欠缺;缺少品牌竞争力,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贵州茶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统筹推进茶产业制度建设,为数字化发展规范制度供给;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茶叶产出效率;引进培育数字化相关专业人才;借助大数据构建茶产品品牌优势,以加速贵州茶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屏山县茶农的实地调研和政府人员的访谈,判断屏山茶叶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威胁,通过对屏山茶叶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环境的分析,分析屏山茶叶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升茶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全县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破坏、资源缺乏、产效不高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部茶产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西部茶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西部茶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茶产业资源、茶消费文化、茶产业扩张效应方面看,汉中发展茶文化休闲旅游是可行的。针对目前存在的资源挖掘与整合不够、市场发育不成熟、茶园茶场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的问题,建议汉中市整合乡村旅游与茶文化资源,打造茶文化休闲旅游产品;培育茶产业龙头企业,构建完整的茶产业链条;加强"汉中仙毫"名茶品牌的旅游扩张化效应;提高茶休闲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张焱  冯璐  李勃 《科技和产业》2020,20(6):80-84
茶叶是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云南茶种植农户基本特征,茶叶生产经营现状,以及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描述性统计,了解到当前云南茶种植农户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加强云南茶叶市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技能培训和职能教育、提高茶种植户风险意识来全面推进云南茶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前言四川茶叶直播带货模式的出现,将传统茶产业与电子商务结合,为川茶的销售拓宽了渠道,提高了茶叶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促进了四川省茶产业的发展。随着消费者对直播的互动性、娱乐性、便利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直播电商用户的比例不断提高。直播带货以更直观的产品讲解,更优惠的价格,更多的福利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在这一背景下,四川茶叶也通过直播带货进入更多消费者的视野。为推动销售渠道创新,  相似文献   

14.
周丹 《魅力中国》2011,(14):49-49
中国是茶的故乡,陕南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植茶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在历史上陕南茶产业也出现过繁荣期。陕南茶产业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下,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发展,提升茶的质量和竞争力,形成独自特色的茶产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1日,中国临沧第二届茶文化博览会凤庆分会场重点推出了“锦秀茶祖祭祀”活动,吸引了云南省内外50多家新闻媒体近300名摄影记者聚焦凤庆,中国香港、台湾及马来西亚等国内外茶人和旅游爱好者近千人慕名而来。凤庆县人民政府还邀请了茶叶界的著名专家、学者、茶文化爱好者,以及众多茶产业代表参与。  相似文献   

16.
资金是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云南茶叶面对国内外激励竞争、同行冲击的状况下,基于云南四个州市的实地调研数据,探究茶农茶产业发展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以及进行区域比较,并根据茶农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低,获取生产投入资金渠道单一,贷款难且需抵押物的制约农户资金筹措的短板,提出通过培育茶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拓展资金筹措渠道、支持金融机构推出更多支农惠农信贷业务等推进茶产业发展和提高茶农收益。  相似文献   

17.
多少年来,中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茶叶品牌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8.
北京人喜欢喝花茶,2003年开始转换成绿茶口味,这个现象不能排除“非典”的影响.接着铁观音受到更多人的喜爱.2005底云南马帮驼普洱茶进北京.掀起普洱茶热。随着茶叶市场产销两旺,北京茶叶店、茶馆猛增。马连道茶业一条街迅速发展壮大,产生了茶产地直销的聚集效应.形成品牌。不仅市场体量加大.周边楼市价格也飞涨。浙江、武夷山等茶产地纷纷接洽推广。八大处公园由于从2002年举办中国园林茶文化节,弘扬茶文化而成为茶业界不可或缺的茶事平台。尤其云南马帮进京抵达八大处,更使其声名远播。2005年10月.云南马帮在北京举行的”希望工程云南普洱茶慈善拍卖“会上,一筒七子饼普洱茶竞拍出了160万元的天价.每克普洱茶价格大大超过了黄金价格。北京张一元、原长厚、吴裕泰等老字号纷纷抢滩市场.老舍茶馆推出五环茶艺宣传奥运。更香、天福等茶业品牌逐步崭露头角。消费市场的态势拉动了茶产地的发展。来自云南茶叶主要生产区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等地的消息,2005年的茶叶收购价格同比上涨了3信.据悉.广东等地的茶叶商贩突然大范围到云南茶叶主产区大量收购茶叶.是当地茶叶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加工原料。常年一级晒青茶每公斤15元左右.2005年最高卖到45元.二级晒青茶从原来的每公斤10元至12元提到30元左右:普洱茶原料产地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乔木毛青春茶.最好品质的卖到了每公斤300元左右。茶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一是名优茶生产迅速发展。全国名优茶年产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两万吨.已增长到去年的20余万吨.约占全国当年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名优茶总产值则达到804L元,占至l全国当年茶叶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充分体现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威力。二是茶饮料、茶食品等茶叶深加工迅速发展.去年实现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大关。三是在茶与健康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茶营养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大量出现。然而.市场持续升温.由于利益驱动.造假者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茶叶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茶叶名牌的树立.降低了中国茶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茶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内代表和象征之一。虽然以地域命名的名茶成百上千.但在国际市场.我国却缺少相应的名牌产品。从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上了解到.有名茶无名牌、同一产地品质参差、出口额大幅下滑.正成为中国茶产业的隐忧。中国茶叶呼唤能走向世界.冲出”世界味道”的名牌。  相似文献   

19.
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业资源日益减少、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蓝色农业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要推进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吴剑 《宁波通讯》2012,(10):46-47
许久以来,人们说起绿茶,首先想到的总是西湖龙井,它在宁波市民的消费选择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是宁波茶不如杭州茶吗?宁波茶叶有哪些优势呢?这些年,宁波在弘扬茶文化,助推茶产业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呢?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第六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市林业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林宇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