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作莲  魏雯  智敏 《开发研究》2021,(1):98-103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随着疫情逐步被控制,疫情对"三农"的不良影响逐渐得到缓解和克服,但是疫情给财政支农带来了新的挑战,财政支农必须保障粮食绝对安全,支农任务更加繁重、财政支农须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农业不确定事件更为频发的背景下,为稳住"三农"压舱石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支农政策.要优先保障支农支出、提高财政支农效率,不遗余力地加大粮食安全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财力支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2.
试论当前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方向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恩华 《理论观察》2007,(3):122-123
我国现行财政支持"三农"的政策总体框架是良好的,但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其转轨缺陷也日益突显出来,急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针对我国当前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支持"三农"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60年的财政体制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但始终没有跳出集权一分权一集权的循环往复,并且财政体制改革出现"一收就死,一放就乱"历史怪圈.文章试图通过回顾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分析财政分集权循环的内在逻辑及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已由理论概念转变成现实行动,国家财政分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文献与经验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证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呈现边际递减;存在一个最优财政分权点(或者至少存在一个可判断的最优财政分权区间),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在控制影响经济增长的其它变量后,得到68.58%是我国的最优财政分权点,这一结论也得到了现实的印证。希望这一结论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追求财政分权与集权的制度博弈中,给政府决策财政分权尺度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CSSCI数据库1999-2015年义务教育财政研究相关文献,文章运用Cite Space软件定量及可视化分析该领域热点主题和知识基础,并结合对相关文献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观点的评述,系统性地构建起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框架体系。根植于"财政分权"理论,热点主题紧密结合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及公共政策导向,围绕"充足"、"公平"和"效率"三维视角,对"政府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职能"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研究,并循此框架,提出该领域今后研究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6.
隋广军  蒲惠荧 《改革》2012,(3):145-154
台风灾害一直是威胁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构建承灾体的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的社会经济易损性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的社会经济易损性空间分布不均匀。台风灾害频发的沿海地方政府应通过制定防台应急预案,构建全面的应急预警体系,建立统一的自然灾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公开机制,引入政策性金融工具建立灾后恢复、补偿的财政保障机制,从而构建一个专门针对台风灾害的应急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德 《改革与战略》2004,(12):32-34
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急事件频繁发生,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构筑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系,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文章从建立新型政府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制,健全运行机制,推进团队建设,加快保障法制化步伐,强化保障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探讨和提出了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有实体、机动保障有实案、持续保障有实力"的新型政府应急后勤保障体系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土地财政"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客观的评价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得出结论认为,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破除"土地财政"。开征房产税则是破除"土地财政"的一个重要政策举措。在此基础上,本文说明了征收房产税的长期宏观经济效应,验证了开征房产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政府财政透明度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为我国打造"阳光政府"创造了部分条件.但我国政府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真正全面提升财政透明度尚需一个过程,而且提升财政透明度不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全部,还需要真正的预算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柳文娟 《特区经济》2012,(10):134-136
近年来,"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在我国的大部分省份得到试行,成为我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热点。本文在分析"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考。建议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不搞一刀切,建立地级市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强省级政府对市县区域发展统筹的指导和协调,以此保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1.
许敏 《特区经济》2009,(9):289-291
目前,我国城市应急联动模式实质上只是政府系统内部相关部门的协同运作。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是"危机治理"的应有之义。在协同式应急联动模式的基础上,围绕"危机治理"的理论精要,以探寻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在调度中心、事件现场的参与路径和方式为重点,在把握社会应急主体的介入和政府应急资源与社会应急资源的整合、互通两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危机治理"视野下城市应急联动模式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王海颖 《特区经济》2015,(2):119-123
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一般认为,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机制可以提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福利水平。然而,随着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政府官员并非大公无私的前提变化,省级政府基于自身政绩考核和升迁的需要,而将有限的财政资源优先安排给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基建支出,从而挤占了教育支出。本文利用1999——2011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度的角度探讨了财政分权对我国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和我国义务教育供给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遵循着农业可能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及世界的经济形势,通过构造抽象的生产函数,运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和边际收益法剖析了2000—2007年中国26个省际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产出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农不同的边际收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二五"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对未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方向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于媛  梁燕 《北方经济》2009,(12):19-20
金融危机带来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财政风险。虽然目前财政风险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但对财政风险的研究终究是关于财政的"收""支"比较,或者说是资源与责任的比较。根据国外的财政风险矩阵,财政风险可以分为直接显性财政风险、直接隐性财政风险、或有显性财政风险和或有隐性财政风险。根据财政风险是否反映在财政预算中,可以分为可测财政风险和不可测财政风险。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可能性使防范财政风险成为当前我国财政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的"精准扶贫"进入新的阶段,在新形势、新政策下研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扶贫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扶贫政策的变迁,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和同质性、异质性需求理论引出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必要性,从而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构建"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和创新扶贫方式实现路径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16.
于媛  梁燕 《北方经济》2009,(6):19-20
金融危机带来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财政风险.虽然目前财政风险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但对财政风险的研究终究是关于财政的"收""支"比较,或者说是资源与责任的比较.根据国外的财政风险矩阵,财政风险可以分为直接显性财政风险、直接隐性财政风险、或有显性财政风险和或有隐性财政风险.根据财政风险是否反映在财政预算中,可以分为可测财政风险和不可测财政风险.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可能性使防范财政风险成为当前我国财政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的主要财政收入,近年来不断被我国地方政府所重视并加以利用。尽管"土地财政"确实能够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各项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土地财政"的过度运用必然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以及经济问题。倘若不正确运用"土地财政",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如何正确运用"土地财政"这一问题,让"土地财政"更好地发挥出其相应的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地财政"的概念,并对"土地财政"的原因作出简要的分析,在结合地方政府在运用"土地财政"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更好地发挥"土地财政"的作用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政府对应急管理日益重视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应急响应过度现象频繁发生,迫切需要对应急管理绩效进行科学评价,优化应急响应行为,避免过度应急或应急不足现象的出现.构建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应急管理绩效评价的关键.本文在介绍了应急管理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特征和意义的基础上,依据"3E"原则从适度应急响应视角构建了应急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合理性、效率性、效益性3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了18个二级指标,并详细阐述了每个指标的意义,为应急管理绩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显示,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支出经历了一个支出项目由单一到多样、支出规模由小到大、支出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太仆寺唯一正项支出的购买马匹,在太仆寺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呈持续下降趋势,至嘉靖末已丧失主体地位,至万历中后期其地位已无足轻重。太仆寺的各项非正项支出,实质上是太仆寺对中央其他部门的财政接济,其在太仆寺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变化与正项支出刚好相反。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表明,太仆寺的财政渐由马政财政转变为朝廷的"应急财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且对明代中后期的国家财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投入。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政策投资领域方向、财政农业支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财政农业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回归模型,提出优化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对策与建议,促进农村与农业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