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继峰 《特区经济》2012,(9):110-111
在各地区碳市场试点方案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碳市场建设中如何考虑直接排放权和间接排放权?本文认为,为了确保试点地区碳市场的减排影响力能够延伸到电力需求侧,不仅应该把这两种排放权同时纳入碳市场,而且应该纳入同一个交易体系,实现彼此交易。这既拓展了碳市场的影响范围,也恰好适应了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制下,电价调整受到碳价格影响较小的特点。同时,本文根据经济学分析对如何设置间接排放权给出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永盛 《产权导刊》2016,(7):54-56
北京作为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2013年11月28日正式开市交易,现已构建起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制度,顺利完成了两个年度的履约工作,试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更好地总结推广试点建设经验,充分挖掘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潜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方地区低碳发展,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跨区域交易试点建设,北京市相继与河北省承德市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正式启动了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3.
胡雅月 《特区经济》2013,(10):174-176
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在国际气候变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出现的新型市场,自2005年启动以来,二氧化碳交易市场的市场架构日益成熟,交易规模和交易金额越来越大。该市场目前主要分为以项目为基础的交易市场和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市场.存在着以EUA为代表的大量碳金融产品。碳市场的价格受国际能源价格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煤、石油、天然气的价格和寒冷或炎热天气会对价格形成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碳排放价格取决于碳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供求总量所引发的预期碳排放量稀缺程度。欧盟政府管制政策、能源价格及气候变化诱使碳排放市场参与者对碳排放量稀缺性的预期发生变化,因此碳排放价格呈现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5.
童鑫 《产权导刊》2021,(8):24-27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这是我国在全面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伊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对我国下个阶段在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变革、能源结构深度调整、生态系统动能高效提升等方面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为笔者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和市场发展背景的梳理、国内试点省份碳排放权发展概况的研究、全国碳市场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产权交易机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碳金融衍生业务,碳排放权远期交易能助力企业碳排放的战略管理、盘活碳资产的内在价值、赋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然而,在碳市场中推行碳排放权远期交易,不仅可能面临信用风险、价格风险等风险问题,碳排放权远期交易本身亦可能与履约清缴、价格涨跌幅限制等制度产生冲突。因此,本文建议围绕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碳排放权远期交易的制度构建,包括引入保证金措施、引入强制平仓措施、引入现金交割措施等,进而为碳排放权远期交易的落地和推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科学量化我国碳中和进程,并考察相关政策效果,总结分析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本文首先从区域总体、人均和能源消耗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各省份碳中和进程的指数体系,总结了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并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省级经验数据,深入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推进我国各地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碳排放和碳吸收(即碳汇)两端产生积极的政策效果;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效率两个渠道促进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健全中国碳市场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证证据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郭薇 《产权导刊》2014,(1):50-50
正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于2013年12月26日上午正式启动。天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在迎宾馆会见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一行,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客人来访表示欢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津渡及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会见。黄兴国在会见时说,国家将天津列为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是对天津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对于加快推动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  相似文献   

9.
随着2012年五省二市碳交易试点的正式启动,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探索碳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对于我国碳交易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和对比国际上现存4种碳资产价格形成模式(C&T、碳税、B&C及项目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和碳资产定价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诚 《产权导刊》2018,(3):31-34
自2012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研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的主要障碍,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中国碳市场行将启动之际,研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效应,对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文章基于国家-时间-可再生能源种类的三维面板数据,利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EU ETS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EU ETS显著促进了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在EU ETS的三个阶段中,第三阶段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效应更加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免费配额比例的不断下降、配额分配方法从历史法向标杆法的转变有效放大了EUA的价格信号。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权交易促使企业通过碳市场对碳排放配额进行公开交易,是促进企业低碳发展的一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手段。波特假说认为,合理而严格的环境规制可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这会改变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最终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外生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碳排放权交易有助于促进企业提升劳动收入份额。(2)当碳市场激励程度越大、企业面临的环境规制行政处罚力度较小、减排设备的研发资金更充分时,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强。(3)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通过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这一路径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而全要素生产率未能同步提升也是导致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因素。研究结论为企业科学合理地设计碳资产管理模式,促进企业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劳动者工作积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目标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研究不同地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制定差异化政策有重要的意义.基于1997—2019年我国的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混合回归模型(PRM)和固定效应模型(FEM)分别对我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东中西部的人均碳排放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差异化的禀赋条件,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也是不同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均能源消费、能源结构、清洁发电量比重、城镇化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符合环境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但东中西部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却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只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中部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主要受人均能源消费的影响,西部地区清洁发电对减少碳排放有积极的影响.针对不同地区对碳排放量影响的异质性,从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的碳金融活动非常活跃,跻身这一阵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7个试点省市之一,《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碳金融时代的开启,未来还将有快速的发展。而碳金融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得到了丰富和演进。实体企业应在观念和知识储备等方面提升自己,积极加入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中。社会也要大力发展碳金融的现代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区域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降低了试点区域的碳排放量。经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引起试点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来促进碳减排,加快了试点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了清洁低碳能源的消费比例,减少了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通过协同减排效应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发挥了协同减排作用,减少了二氧化硫等其他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之后,湖北也加快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步伐。9月初,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总监施逊涛证实,注册资金1个亿的湖北碳交易所将于近期揭牌。自2011年国家发改委明确七地开展试点工作、鼓励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先试碳排放权交易以来,各地纷纷出台碳交易管理办法,多个省市的碳交易市场正在形成。然而,中国碳交易还处于前期摸索阶段,虽然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但现在看来仍然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7.
近期,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征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明确了碳排放权初始计量的有关会计政策.本文在对国内外排放权初始会计计量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对我国碳排放权初始会计计量政策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之后,湖北也加快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步伐。9月初,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总监施逊涛证实,注册资金1个亿的湖北碳交易所将于近期揭牌。  相似文献   

19.
5月21日,深圳市政府宣布,将在今年6月18日正式启动碳交易(即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中国碳交易试点正式启动。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批准北京、上海、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我国要在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场雏形,"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全面开展交易。另一试点上海市表示,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5月21日,深圳市政府宣布,将在今年6月18日正式启动碳交易(即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中国碳交易试点正式启动。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批准北京、上海、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我国要在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场雏形.“十三五”期间在全同全面开展交易。另一试点上海市表示,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