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问题的思考———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为例程弘赵俊贫困问题是困扰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消除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不仅对甘肃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根据省委统战部的部署,九三学社甘肃省...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区域性扶贫开发始于三西地区,“三西”之两西在甘肃。甘肃的贫困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的深切关注。解决甘肃的贫困问题,关系到甘肃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扶贫攻坚的全局。从1983年的三西建设开始,到今天,甘肃的扶贫开发已走过了15年的历程。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甘肃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近日,就扶贫开发的有关情况,记者在兰州采访了分管扶贫工作的甘肃省副省长贝小苏。记者:多年来,甘肃的扶贫开发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经过15年的三西建设,曾经是“贫困甲天下”的中部干旱地区已发…  相似文献   

3.
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中国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治理城市贫困关系到稳定大局,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角度出发,结合甘肃省具体情况,对我国城市贫困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县域之间差距悬殊、产业层次较低、城镇化进程缓慢、质量效益不佳、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八个着力"的要求,针对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原则、途径和对策措施,认为在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牢固树立并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对甘肃省农村妇女经济生活状况调查的资料,就贫困对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妇女的经济生活状况改善对其权益的实现有促进作用,但贫困依然是甘肃省大多数农村妇女必须面对的生活境遇.贫困不仅是制约农村妇女教育地位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直接影响农村妇女各个方面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是关系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探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成因、解决方案、措施和政策等几方面内容出发,对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客观全面地认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反贫困与信息贫困、信息援助的关系,针对农村地区的信息贫困问题,分析了反贫困语境下图书馆面向农村地区开展信息援助的必要性,通过研究农村地区信息贫困的成因及其影响,最后提出了在反贫困语境下图书馆面向农村地区提供信息援助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甘肃省各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将甘肃省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与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及甘肃省的经济状况作为参照,分析了制约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及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对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展状况如何决定着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甘肃省为例,紧扣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对甘肃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了系统评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适宜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正处于边缘化危机中,并存在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甘肃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地区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产业发展等状况又面临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对甘肃省边缘化问题的几点现象进行分析,从空间经济理论、区位理论出发对甘肃省避免边缘化提出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和致贫的诸多条件及不利因素在贫困家庭内部—代代传递下去的一种状态,突出表现为子女在童年或成年后仍然重蹈父辈的贫困覆辙.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甘肃省的贫困尤其是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仍比较突出,这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与扶贫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国敏 《开发研究》2005,(5):14-17,9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村贫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同时并存;农村贫困向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粮食主产区集中;农村特殊群体的贫困发生率高;“三无农民”成为新的贫困群体等。因此,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城镇化率和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投入,是我国新阶段解决农村贫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与保障,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小额信贷,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贫困农户解决贫困问题,对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探讨如何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农村小额信贷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到1993年,甘肃省还有400多万农村人口处在温饱线以下,约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20%。从分布情况看,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寒阴湿地区、干旱缺水地区、高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气候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导致了这些地区的长期极度贫困。  相似文献   

15.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是当前我国扶贫攻坚亟待攻克的堡垒,也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现状,提出了信息贫困锁定假说:第一,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存在严重的信息贫困问题;第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信息贫困与当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治理等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路径依赖,陷入贫困锁定状态。基于信息贫困锁定假说,分析了互联网对于破解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信息贫困锁定的内在机理和实现形式,并针对我国互联网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制定互联网扶贫规划、充分发挥知名平台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普及进程、完善互联网扶贫监管体系、完善互联网扶贫的融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荣建民 《发展》2000,(9):21-22
反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就一直在努力解决贫困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斗争从一个层次深人到另一个层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至今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本以甘肃省农经和贫困监测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制约甘肃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面向新世纪的扶贫战略及其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贫困问题正在成为目前中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西部地区的贫困现象已众所周知,那么,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个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了呢?  相似文献   

18.
《老区建设》2009,(3):58-59
甘肃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实施特殊政策加大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力度的意见》提出,在今后4—5年内,甘肃省将采取特殊政策,集中财力推进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民族地区特困片带1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达到全省平均增长速度。最终目标到2020年,这些民族地区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发展的主要“瓶颈”制约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赵晓阳 《发展》2022,(1):84-85
"十三五"以来,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甘肃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省农业发展连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甘肃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结合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对信息管理在特色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有利于信息管理在特...  相似文献   

20.
以甘肃省广河县为例,分析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的实践情况,梳理在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发现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当地企业带动就业,增加就业机会;脱贫经验助力贫困农户脱贫。以期为今后的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的发放与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