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省份据统计,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35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世界平均水平的1/25;人均用水量18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位居全国末位。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新疆地处西北干旱缺水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省区之一。乌鲁木齐又是全国最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1/4。目前,乌鲁木齐市人均水资源量为500立方米左右,已属于重度缺水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快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配置资源最重要的信号,也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社会进步和发展都与水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严重缺水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价格杠杆——国家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来引导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的手段。本文以水价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中价格杠杆作用来阐述其与节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奇 《商》2013,(13):340-340
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而且是支撑人类经济发展,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水资源的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地区之间的水资源量也存在差异,导致水资源浪费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另一方面,由于可被利用的水资源量极其有限,而我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又不注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导致水资源的价值没有被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性,修建水利工程,搞好水利建设,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深化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今年伊始,阶梯水价制度在全国开始提速。国家发改委网站于1月3日挂出消息称,发改委、位建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15年底前,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实施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一直以来,我国长期对水、电、油、气等基础资源产品实施计划性低价格。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推进水资源价格改革,建立科学的水资源价格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水资源价格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改革还不彻底,仍然存在水资源价格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低廉的水资源价格不仅无法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还导致了粗放型用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快推进水资源价格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干旱缺水、灾害频繁的农业大国。干旱历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天津、北京、宁夏、河北、山东等地的人均水资源量与极度干旱的以色列相似。同时,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上严重不均衡。占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8.
从山东省十七地市水资源利用现况出发,选取降水量、地表水资源总量、地下水资源总量、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地均水资源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耕地水资源占有量等十项指标建立指标体系,以2009年为水平年,应用密切值法对山东省十七地市进行了量化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山东省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做了初步分析,根据所表现出的问题给出了应对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的现状与价格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标 《中国物价》2001,(9):23-26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体的70%是水,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水是最基本的物质资料,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产。关系国计民生的水极端重要,又不可替代。有国际著名人士预言:如果说人类20世纪的战争,是为了争夺工业的血液-石油资源,那么21世纪的战争则是为了争夺人类的生命之源-淡水资源。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的现状与价格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标 《价格月刊》2001,(10):7-8
本文立足于水资源的现状,从价格的角度作一些探讨,以期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 一、水资源的特性及现状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体的70%是水,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水是最基本的物质资料,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产.水如此重要,而水资源的现状又如何呢?一言以弊之: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一、导语 2012年以来,广东严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益、纳污总量实行严格摔制。继2011年12月出台《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后,2012年2月又率先在全国印发了《广东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下达了各地级以上市“十二五”期间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首次对各地市政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考核,从制度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支持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价格改革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才真正启动的一项重要的市场化取向改革,近10年内加大了改革力度。水资源价格改革主要包括水资源费和(自来)水费价格两部分,这一改革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更关乎民生,所以这项改革登场伊始就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任何一步推进都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应。目前,我国水资源价格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已从局部试点转为全面铺开,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4月29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主持召开了《全国水价改革与节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刘江主持,陕西省赵正永副省长在陕西分会场做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农业水价改革积极促进节约用水和全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报告。赵副省长在报告中总结了陕西在水改工作中的经验。他说:陕西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年均缺水量20亿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和42%。其中主要产粮区关中地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380立方米和25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和1/6,远远低于绝对缺水钱。干旱年份全省粮食减产达10多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宝贵资源,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都要饮水,因而水质的好坏一定程度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现代文明水平,水安全保障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在水量结构、水质以及防治水害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现状、供需状况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得出其水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针对这种局面,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日益增加,药物费用的逐年上涨已经成为妨碍世界各国卫生事业向前发展的巨大障碍。现在,全年医疗保健总费用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多数欧洲国家约7%~9%,日本约14.9%,美国约占14%。如何利用有限医药资源,合理控制医疗保健费用,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张硕 《商》2012,(22):103-103
保定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我国平均水平的7%,尤其是近年来水资源供需形势日益严峻,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保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本文综合运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了十二五期间保定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保定的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导刊》2013,(22):23-25
我国的现实国情是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量大;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十分粗放,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很大,产能过剩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人均煤炭、耕地、水、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的资源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40%、28%、17%、7%和7%;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日的迅速增长和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的空前扩大,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战略问题。对于城市而言,供水问题既突出,又尖锐。城市供水价格将决定着水库、输水渠道、水厂、管网、污水处理等各方投资收益,决定着居民、农民、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事业单位、特种用水行业等各方利益分配格局,决定着市场供求关系。一个完善的、合理的水价体系与机制决定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的开发利用 西安属资源性缺水城市。据对2001年及其前数年的水资源状况分析,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21.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7.27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水资源总量为26.66亿立方米。2001年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383立方米,分  相似文献   

20.
近来,有关水、电、气等公用产品价格即将调整的消息不断,而从官方的一系列举动来看,国家调整水、电、气价格,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心意已决。改革时机成熟 10月28日到29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召开的“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所谓“资源价格改革”,就是合理地调整和改革国内煤炭、石油、电力、土地、水等重要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以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其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