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全域旅游是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旅游特色小镇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它是全域旅游的最佳载体和重要依托。全域旅游时代对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溱潼镇是江苏首批入选的以旅游为主导的国家级特色小镇。文章通过调查发现溱潼小镇旅游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与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相违背。基于全域旅游的内在要求,提出溱潼小镇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休闲体育旅游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日益红火,特色小镇休闲体育旅游也不断升温。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本文对特色小镇的涵义、产生,以及特色小镇休闲体育旅游兴起的原因等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紧跟时代步伐,突出特色小镇中的休闲体育元素;深化思想认识,重视特色小镇游游憩空间的功能等特色小镇休闲体育旅游元素融入对策,旨在为包括江西在内的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使特色小镇休闲体育旅游产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旅游业的发展由点状分布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向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而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建设特色小镇的通知提出,特色小镇将秉持以特色产业为导向,依托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打造其某一特定区域范围的小镇。花卉旅游属于生态旅游的一种,花卉产业作为从第一产业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提供了美化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资源。花卉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了旅游特色小镇中的业态创新,文章针对花卉旅游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了旅游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中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是宁夏全域旅游"大景区"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维度和实施抓手,协调发展好该组旅游共生单元对实现上述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旅游共生及协同发展理论为视角,在梳理总结宁夏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指其存在全域"红-绿"文化旅游共生顶层设计不足、"共生"基础设施不完善、"红-绿"文化及共生价值发掘不够、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以及共生关系协同发展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提出做好红绿文化旅游共生系统顶层设计,完善旅游"共生"基础设施,挖掘"红-绿"文化及共生价值内涵,开发"红-绿"文化体验性产品以及打造智慧乡村旅游平台等举措,以便在"红-绿"文化旅游共生单元协同并育中实现乡村振兴与区域旅游共生系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对产业发展特征、环境与竞争力、体系确立、主导产业发展原则等调查分析,提出特色康养小镇产业建设要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为理念,依托自然环境资源、确立好功能分区,夯实产业基础、拓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巧用本地传统元素、打造小镇特色文化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海南省提出了“大区小镇”旅游规划和开发模式。本文就“大区小镇”的模式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总结分析了其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乡村旅游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特色小镇"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目前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本文以牡丹江"互联网+"特色小镇下城子镇的文化旅游为研究内容,结合牡丹江及下城子镇所在区域和产业资源特点,探讨对俄贸易背景下的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发展和建设的路径及具体策略,为牡丹江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也为全国各地其他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国家和广西实施的全域旅游战略背景出发,分析了凭祥市开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和凭祥市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的问题,并从体制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打造、特色小镇建设、边关风情带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凭祥市全域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暴向平 《北方经济》2011,(11):69-70
一、内蒙古室韦旅游小镇建设意义(一)促进呼伦贝尔市旅游业提质增效室韦乡是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组织中心。建设室韦旅游小镇可为区域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旅游流的合理流动以及区域旅游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中山翠亨国际旅游小镇建设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山翠亨国际旅游小镇与循环经济的相关性,提出了中山翠亨国际旅游小镇的构建体系,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2012年,大连旅游行业多措并举,实现了产业规模快速发展,乡村旅游跃升发展,旅游节庆繁荣发展,智慧旅游创新发展,旅游服务优质发展——温泉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围绕建设温泉旅游第一大市这一目标,着重推进温泉"5区、12小镇"建设,温泉旅游产业建设规模、项目体量和接待能力成倍增长,"投资和消费双驾马车"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18,(21):22-23
艺尚小镇立足“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抓机遇、扬优势,努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时尚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足球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分析足球特色小镇产业化建设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寻求城乡发展平衡,形成足球小镇特色,发展产业项目业态,注重生态文明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吸纳社会主体参与,才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足球特色小镇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共生理论引入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竞合分析中,分析了区内旅游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发展现状,认为区内旅游共生单元具有良好的共生基础和适宜的共生环境。提出要政府从打造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追求最大共生能量、构建稳定共生界面三个方面加强区内的旅游竞合程度。  相似文献   

15.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平台,要求在有限的空间里融合产业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形成生态宜居、产业集聚和休闲旅游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是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镇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探讨商贸物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策略,结合护安镇特色小镇综合规划实践,深入分析小镇的产业特色及产业开发与建设现状,提出产业发展定位及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策略。以期为西南地区特色小镇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背景下,探讨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智慧小镇的建设,以南浔古镇作为实地营造案例,通过深入分析南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南浔古镇非遗智慧小镇文旅融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旅游与非遗智慧小镇融合的发展路径:深度挖掘非遗文化,打造线上线下双融合的智慧文旅新体验;通过AR技术重现非遗技艺;打造线上非遗体验平台,辅助文旅发展;建设智旅平台,推动智慧小镇的形成和发展。在传承、发展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丰富古镇旅游项目,提升游客体验感,助推当地经济建设,为后续相关的文旅融合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消费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涌现出一批极具特色的旅游形态。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目的地正以欣欣向荣的姿态日益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特色村镇的旅游发展经验,以招远淘金小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当地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的开发管理现状进行具体研究,最终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萝北县名山镇的旅游名镇建设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建设情况,深入研究剖析在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在名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发挥自身的俄犹风情小镇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探寻扩大名镇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特色化小镇已成为推动城镇建设的重要手段。小城镇经济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两大热点的迅速发展,刺激了人们对二者结合建设的聚焦和关注。文章以庆元香菇小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借鉴国内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庆元香菇小镇以"香飘四逸购物地、科工联动长寿地、乐享文旅宜居地"的"三地合一"定位,描绘"菇区集聚、香飘四园"蓝图,以期为中国小城镇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福建省乡村旅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将乡村旅游综合体作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提出建立共生机制,通过完善环境诱导机制,强化动力机制,减缓阻尼机制,来构建乡村旅游综合体,促进各共生单元的合作发展,形成乡村旅游综合体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并最终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