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消费品。为使商品不被损坏,保障其卫生质量,方便人们购买、携带和保存,食品大多被包装销售。食品包装销售必须有标签。标签是食品的“身份证”,它对人们选购和消费食品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法国,与其它日常消费品的标签相比,食品标签制度更为完善。其主要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食品安全法草案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包装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诊断功能。同时,草案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包装不  相似文献   

3.
1高值食品的定义和市场概况全球高值食品市场非常复杂,并且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在食品市场的零售环节,几乎所有出售的食品都是高值食品。高值食品可分为两大类,即由单种农产品组成的基于农产品食品(例如肉类、水果、蔬菜、鱼、牛奶、糖等)和用多种农产品作原料混合生产出的加工食品(例如酒、软饮料、早餐谷物食品、烘焙食品等)。加工食品都是食用方便的包装食品,上面注有公司标签,而基于农产品食品出售时则通常没有公司标签。高值食品也可分为三大类,即新鲜食品、包装食品和饮料。加工食品包括包装食品和饮料。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加工…  相似文献   

4.
现在市场上,“绿色食品”琳琅,但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真正获认证的“绿色食品”只占2~3%。因此,消费者选购“绿色食品”应特别注意:食品外包装要同时印有绿色商标标志、“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字样的文字和批准号;除包装标签上印制内容外,还应贴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一印制的防伪标签,其编号应与产品标签上的编号一致;绿色食品标志证书自发证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上方的太阳、中心的蓓蕾和下方的叶片组成,标志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购买“绿色食品”应注意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某地区市场上常见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标志现状和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于2016年调查某地区的10家大型超市中360种食品的营养标签标志状况,并随机抽取268名消费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识度。在360种包装食品中营养标签的平均标志率为46.94%,标志率较高的为婴幼儿食品(100.00%)、保健食品(83.93%)、乳制品(81.58%)。在被调查的169种食品标签上均包括营养成分标志,其中标志营养成分数量在3及以下的构成比最高为42.01%,有109种(64.49%)食品标签中出现营养信息产品。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标志知晓率为69.03%、关注率为62.31%、信任率为19.03%、理解率为22.76%。我国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及执法力度,并且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对营养标签标志的认知及理解。  相似文献   

6.
阐明食品加工和包装设备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及其重要意义。介绍两种新型包装食品机械“石英红外线食品烘烤-收缩包装食品机”和“蛋卷-封口包装食品机”,并就其原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4日至6日,由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举办的三大专业食品展览首次同期汇聚沪上,引起了业界关注。同期举行的三大专业食品展分别是“甜食及休闲食品展览会”、“世界食品中国展览会”、“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机械展览会”。其中“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机械展  相似文献   

8.
受食品工业飞速发展的影响,加之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预包装食品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预包装食品营养消息的主要来源,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作为消费者,希望能够透过食品标签对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了解,从而更加合理、科学的选择与自己口味相符的食品。问卷抽样调查表明,食品营养标签的使用行为一直受到营养知识、收费环境以及消费者个人特征等诸多因素影响。为提升营养标签的实质性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拟定相关法规,加强对消费者阅读营养标签的培养,督促生产厂商尽义务尽责任,全面推动食品营养标签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防伪技术适用于有价证券、证件、公文、票据以及各类香烟、酒、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商品的包装及标签防伪。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高质量包装印刷品的要求,包装印刷业近年来开始了大范围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0.
某县某副食品经营部因销售有擦掉标签标识代码的易拉罐啤酒而被该县市场监管局以“涉嫌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案”立案查处。经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该案中啤酒内包装啤酒罐体底部,上排有20211103C2字样,下排数字或字母代码已经被擦掉,导致该批啤酒的制造商名称和厂址等无法识别,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情形,应当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这对执法人员遇到类似案情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际市场》2005,(1):65-65
200年11月23日“2004杜邦中国包装奖“在上海颁奖。“杜邦中国包装奖”分设“食品”与“非食品“两大类,面向整个塑料包装供应链的创意与革新,从塑料包装设计到技术、从包装生产加工企业到终端消费者。“2004杜邦中国包装奖”得到了业界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参评作品102件。  相似文献   

12.
选购食品时,消费者常常被包装上标注的产品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弄得头疼。那么。选购食品时怎样鉴别标签的真伪呢?一般来说。下面六点可帮你有所辨别。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城市都设有进口食品专柜,普通民众足不出国也能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但并不是所有的进口食品质量都是安全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购买进口食品时,到底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才能买得更安全、更安心?消费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和挑选进口食品。1.看包装上的中文标签。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经过检验检疫后进口的食品都贴有正规的中文标签,标签的内容不仅要与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净含量和固体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制造、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在中国国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出口国厂家就已经贴好,一种是人关后由国内总经销商贴好。如果买到所谓的"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签,则是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外来食品,其在原材料使用、加工过程、储存、运输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检验检疫》2005,(8):58-58
2005年6月21日,为保护人类健康,防止欺诈行为,巴西卫生监督局制定关于食用预备食品和预制食品的混合食品的技术法规。该技术法规对消费者不在场时包装的食用预备食品和预制食品的混合食品制定了鉴别和最低质量要求,包括标签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光彩》2000,(2)
据专家分析认为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消极性包装”的生产已临近尽头 ,下一步将向“积极性包装”的方向发展。所谓“积极性包装”是指通过包装使被包装食品与环境相互协调而产生所需的效果 ,其作用是既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质量 ,同时又能提高包装食品的质量。现在 ,世界上一些大的助剂生产商和包装生产企业正在开发一种新型活性包装材料 ,在传统的塑料薄膜中加入氧吸收剂制成。这种新型薄膜可以吸收容器内的氧气、乙烯和其它因食物变质而产生的气体 ,将这种薄膜与其它阻隔性好的薄膜制成复合包装材料 ,可使被包装食物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6.
文松 《北京工商》2003,(10):22-23
如果把食品包装形容成是为食品遮风挡雨的“衣服”,那么附着在食品“衣服”上的标签可以说就是消费者购买食品时的“指南针”。然而,近年来部分食品上的“指南针”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凸现出形形色色的问题,食品标签滥用已影响到食品质量和安全,消费者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案情 2012年3月,某工商局执法人员对辖区某酒业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经营的部分进口葡萄酒无中文标签。某工商局查证以上事实后,认定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十二)项规定:“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下列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进口的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18.
食品标签是预包装食品的身份证,是对食品形态、成分、属性等内容的描述和说明。目前我国一些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由于其产品单一,贸易国家相对稳定,为了节省标签设计费用和安排包装印刷的方便,通常会设计通用型出口食品标签用于几个国家的出口。这种做法虽然能理解,但现实中却存在不少弊端。  相似文献   

19.
去年1月,张先生在某电子市场购买了一台“新科宇”电脑,回家后打开包装,发现刚买回的“新科宇”品牌电脑的主机箱后背,贴着一张质量认证标签,上面标的生产单位是”北京市康元盛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且保修卡、开据的发票均是这家公司。再看包装、生产许可证号下标着的企业名称是”北  相似文献   

20.
信息平台     
《中国检验检疫》2007,(3):57-58
欧盟食品营养及健康标签法规1月19日已生效欧盟关于食品营养及健康声明的第1924/2006号法规2007年1月19日已生效,某些一般条文将由2007年7月1日起实施。“高纤”等营养声明以及“钙令牙齿更坚固”等健康声明,须有获广泛接受的科学数据支持才可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准确的食品营养健康标签及广告,一律禁止。关于减轻体重的预期成效和个别医生推介的声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